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士元 《国际太空》2000,(2):18-19
继1999年9月23日,美国"火星气候轨道器"在即将进入预定轨道前烧毁后,原定同年12月3日在火星着陆的"极地登陆火星探测器"也下落不明.美国航宇局2000年1月18日宣布,放弃寻找和回收"极地登陆火星探测器"的努力.至此,美国这一轮火星探测计划宣告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2.
火星探测将是21世纪头十年世界航天的重头戏,美国和俄罗斯都制订了火星探测计划。美国在1976年海盗号成功着陆火星之后,1997年又发射了探路者和火星漫游车“索杰纳”。人们对开发火星的热情越来越高。 鉴于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耗资巨大,在火星计划中,为节约巨额资金和减少宇航员的风险,将首先由火星车作为先遣部队和开路先锋,率先登上火星。  相似文献   

3.
火星探测的主要目的 各国火星探测计划中都包括查明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一任务。不管美国人还是俄罗斯人,他们都把目光集中在寻找火星生命上。从美国火星探测器奥德赛发回的图片分析.现在火星上肯定有水,而且数量大得惊人。为什么科学家如此关心火星上有没有水呢?原因很简单,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这是我们地球人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成  相似文献   

4.
前哨 《太空探索》2004,(3):18-21
美国总统布什于令年1月14日在白宫宣布美国新的载人航天计划:在2008年发送机器人到月球进行探测,2015年将美国航天员送上月球,在月球建立基地,并以此为跳板.在2030年进行人类的火星飞行,将美国航天员送上火星。  相似文献   

5.
火星是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因此是目前除地球以外人类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截止到2007年8月8日,人类共发射了38个火星探测器,其中美国18个、苏联17个、俄罗斯1个、日本1个、欧洲1个。总共有18个探测器成功对火星进行了探测,其中5个飞越火星,7个进入火星轨道探测,6个在火星着陆。目前,在火星轨道上有3个探测器在工作,在火星表面有2辆火星车在工作,还有1个火星着陆器正飞往火星。  相似文献   

6.
□□美国一直重视对火星的探测,并为此制定了明确的科学目标和系统的探测计划.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探测火星的总体目标可概括为4个方面,即:确定火星上是否曾经有生命、表征火星的气候、描绘火星的地质地貌和为人类登陆火星做准备.  相似文献   

7.
1994年6月,俄罗斯和美国的科学家们汇集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双方就多国共同进行火星探测进行了磋商,并制定了被称为“火星协作”的空间开发计划。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也有意加入1998年的火星探测计划行列。这是首次由多国参加的火星探测飞行计划,引起了各国航天界的关注。1998年火星探测计划的诞生主要基于两种考虑:一是俄罗斯原定的“火星94”和“火星批”计划被搁浅,它需要对原计划进行修正和改进;二是几个主要参与国在火星探测行动上已基本达成共识,无论从技术设备角度还是财政方面来说,这…  相似文献   

8.
陈丹 《太空探索》2001,(6):42-42
今年4月7日,美国的火星探测器“奥德赛”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升空,并已向地面发回了第一个讯号。如果一切顺利,“奥德赛”将于今年10月24日抵达火星,开始对火星表面进行为期两年半的探测。这是美国航宇局在1999年火星探索两次失败后进行的首次飞行,因此格外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9.
开往火星的欧洲快车 2003年的6月是一个令全球航天界、天文界乃至整个科技界及其爱好者兴奋不已的月份,因为在这个月里,欧洲和美国分别发射了各自的火星探测器。这不是什么巧合,而是由于2003年8月27日火星与地球的相对距离最近(约5000多万千米,该距离每5万年才遇到一次),这意味着在6月份发射探测器到达火星的时间最短。所以,欧洲和美国在同一个月里使出各自的“看家本事”,其中欧洲火星探测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相似文献   

10.
“火星漫游者”将给人类带来哪些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点 《国际太空》2003,(8):8-11
□□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在火星着陆,实现了对火星较大范围的移动考察,代表了火星探测的重要阶段。时过6年,与“火星探路者”类似的火星探测方式于今年实施。美国于2003年6~7月分别发射了2个“火星漫游者”(以下简称“漫游者”)探测器。这两个“漫游者”也是自动探测车,但性能远高于昔日的“火星探路者”。其中漫游者-A于2003年6月10日发射,定于2004年1月4日到达火星,目前选择的着陆点是Gusev陨石坑,它位于火星赤道南15°;漫游者-B于2003年7月8日发射,定于2004年2月8日到达火星,着陆点是位于火星赤道以南2°的Meridiani 平原…  相似文献   

11.
美联社6月10日报道,美国将与欧洲合作展开火星之旅.此举的起因乃系双方经费欠缺,都想通过联手方式既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又继续实施原定的探测火星的计划.  相似文献   

12.
早在 2 0世纪 5 0年代 ,Wehnev VonBraun就提出过宏伟的载人火星航行方案设想。当然 ,当时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离实现他的方案相差太远。70年代以来 ,无人自动化探测器对火星的近距离探测和软着陆的实现 ,以及“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的成功 ,为载人火星航行理想的工程实现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1989年 ,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将大力支持火星探测计划 ,并提出 2 1世纪初实现人类登上火星的目标 ,此举促进了人们对载人火星航行方案的深入研究。此后 ,美国航天专家先后提出了多种方案。随着载人航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实践经验的日益丰富 …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重要的航天机构纷纷出台了各种雄心勃勃的地外生命探索计划。2003年6月3日,欧洲宇航局的新一代探测器“火星特快”踏上了火星之旅。“火星特快”上搭载的“贝格尔2”号着陆器将登陆火星,展开一系列发掘工作,在火星表面的岩石和土壤中寻找生命的痕迹。就在“火星特快”出发后不久,美国航空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美国、俄罗斯的数艘火星探测器先后启程,人类的目光再次聚焦太阳系中那颗红色的星球———火星。火星,作为地球的邻居,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也是人类重点探测的星球。长久以来,人类一直推测火星上可能存在着生命,这无疑更增加了探索火星的兴趣。乘坐飞船从地球出发,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火星,一次往返约需要一两年的时间,目前的航天技术还无法将人送到这么远的地方。尽管人类现在还不能登上火星,但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却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1962年11月1日,前苏联发射了“火星1”号探测器,拉开了探测火星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孝文 《国际太空》2009,(5):28-29
在美国凤凰号探测器拍摄了火星北极平原的大量宝贵图片并收集了一些样品后,其他国家或地区也不甘落后,正在积极规划、建造和发射新一代火星探测器,用于揭开这个红色星球的神秘面纱。在凤凰号探测器完成为期3个月的探测任务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在2011年发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以进一步探测火星表面。届时,“火星科学实验室”将成为着陆火星的个头最大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16.
陈江 《飞碟探索》2002,(6):30-31
火星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看上去呈红色,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荧惑”。它是太阳系由内向外算的第四颗大行星,也是在地球轨道外的第一颗行星。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火星在夜空中呈现砖红色,亮度可达1等。由于火星与地球的相似点甚多,并且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长久以来它一直对人类具有很大的吸引力。1965年,无人驾驶的太空船“水手4”号飞越火星后,一连串对火星的探测到目前为止仍不断进行着,接下来的几个无人轨道太空船分别由美国(水手系列)及原苏联(火星系列)发射。美国太空船“海盗”号在1976年7月20日降落火星表面,…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60年,人类就开始了火星探测活动,截至2003年12月底已经发射了30多个火星探测器.其中成功的却不到一半。但人类探测火星的信念没有动摇。2003年8月27日,火星运行到6万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人类从2003年6月~7月不到40天的  相似文献   

18.
7月31日,美国航宇局火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迈耶称,该局正在把“凤凰”火星探测器的探测任务延长到9月底,并认为到目前为止此次任务“非常成功”。按原定计划,本次探测的主任务持续时间为3个月,到8月底结束。  相似文献   

19.
1990年12月5~7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了“国际火星讨论会”,会上苏联科学院航天科学研究所(IKI)所长L.莫亨、美航宇局(NASA)艾姆斯研究所的B.哈伯利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研究所教授J.努森分别代表苏联、美国、欧空局(ESA)公布了各自的火星探测器的新构思与做法说明。苏联在火星94探测器上搭载马尔斯霍德 (MARSKHOD)94漫游者车在苏联计划1994年发射的火星94(MAR-94)上,将载有MARSKHOD94,以取代原来观测气球、摄像机及绕火星运行的卫星  相似文献   

20.
高峰 《飞碟探索》2011,(1):27-27
近日,美欧宣布在ExoMars火星生命探测计划上展开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