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基于CAN总线的星载软件测试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系统硬件包括PXI工控机和CAN高速板卡,应用LabVIEW编程模拟各下位机,实现了与星载软件的通信,具有下位机的状态检测、遥测数据分析、注数数据监测和计算机内存下卸等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基于CAN总线的星载软件测试系统满足第三方测试要求,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一种在声纳站中用PC型微处理机和MCS-8031型单片机构成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和遥控系统。该系统利用PC机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丰富的软件资源及灵敏多样的显示功能,以及8031系列单片机的多机通讯功能相结合。对相距几十米甚至几百米距离上的下位机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在PC机的CRT上进行显示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汽车内部的总线数据传输进行有效的测试和监控,设计采用内置的CAN控制器PIC18F6585单片机的CAN总线数据采集硬件系统,该模块接收CAN总线上的数据,经过缓冲后,转化为串口数据发送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上的虚拟仪器软件接收并加以处理,实现与下位机通信、保存、显示数据及数据回放.应用结果表明,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的该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实时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前置机实时处理和扩展能力,研制了本机。其设计思想是以一个最小系统为核心,组成一个可用模块扩大功能的开放式前置机。本机采用多主式总线结构,可以任意组合。最小系统由一块主板与公共板组成。它最大可具有128KRAM,2个串行口,一个并行口,一个打印机接口及键盘与显示。总电流小于70mA。增加一块主板时,RAM 可扩大64K,串行口增加2个总电流小于120mA。文中对硬件、软件及其性能功能作了说明,本机在水文数据自动遥测中可获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火箭动力系统试验中,需要实时监测、显示和传输地面工艺系统和箭上状态参数.主要阐述了采用上下位机控制模式设计的工艺参数监视系统,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上位机硬件包括工控机和采集板卡,以LabVIEW语言开发软件设计,构建工艺状态总图;下位机采用PXI控制系统,加载采集板卡信息,通过光纤以太网与上位机进行通信.该系统监测参数达到300路,数据每100 ms更新一次,在多次型号动力试验中得到验证,能够准确地实现试验状态参数远距离采集、传输和显示,提高了试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Windows 9x下通信程序的设计。通过对C Builder环境下采用动态链接库技术进行通信程序设计的实例。阐述了计算机和计算机、计算机和单片机之间进行通信的常用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测量、采集等系统的上位机一方通信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光伏并网电站为背景,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并网监控网络系统,为了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下位机采用2407作为整机控制单元,硬件上详细论述了DSP与CAN的接口电路。软件设计则以CAN模块为主体,实现上、下位机的实时通讯,并开发了以.NET为框架的C#平台,进行了监控界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述了SPI总线协议工作时序和配置要求,介绍了使用SPI总线实现空间遥感相机下位机MCU与多个视频处理FPGA之间的高速通信方法,优化了电子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9.
林继宏 《上海航天》1996,(1):61-63,47
介绍了在研制SCP-1型片机过程中,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对各外设进行控制的程序编制过程。着重分析了串行口通讯协议的设置,并以吸片过程为例,具体地说明了PLC程序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小卫星CAN总线通信能力无法满足大规模星载软件在轨重构需求,文章在剖析高传输速率灵活可变数据率控制局域网络(CAN FD)总线技术特点后,提出了适用于小卫星软件在轨重构的新一代CAN FD总线技术应用方法,设计了卫星数据模型(SDM)、总线动态数据实时管理协议,进行了小卫星CAN FD总线架构设计,以及基于小卫星即插即用技术、静动态信息融合的CAN FD总线时序设计,解决了传统CAN总线协议无法适用于小卫星即插即用、高传输速率下总线通信时间占用率过高的瓶颈问题;通过设计CAN FD总线节点,对星载星务主机与下位机之间CAN FD总线通信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CAN FD总线通信协议很好地支持节点的即插即用,通信速率可以达到5 Mbit/s,满足小卫星星载软件的重构需求,可为后续小卫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