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MX导弹第三级样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赫克力斯公司正在为空军研制的MX导弹第三级的设计。第三级固体发动机的许多部件和材料都选用了最新的技术。这些新技术包括:带有碳复合材料裙的凯夫拉49发动机壳体;二维和三维碳/碳复合材料的轻型喷管;硝酸酯增塑的聚醚推进剂(NEPE),这种推进剂比冲高、延伸率大;以及两节套筒式可延伸出口锥(EEC)。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整个发动机的性能。本文对第三级的设计及其主要部件都作了概要介绍。为了说明MX第三级的设计是切实可行的,还将MX第三级各部件设计与以前研制的发动机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前言侦察兵运载火箭第三级发动机将采用天蝎座——Ⅲ(Antares—Ⅲ)发动机。侦察兵是一种四级固体推进剂运载火箭,由国家航宇局兰利研究中心抓总,沃特(Vought)公司主要负责系统研制。1977年初,为了至少增加18公斤有效载荷,着手寻求一种高性能第三级发动机。这种性能经改进后的发动机仍必须维持原先发动机的外形尺寸,并能保持或提高原先发动机的设计安全系数。1977年3月,赛奥科尔公司承包了沃特公司的合同,负责设计、研制和质量鉴定代号为  相似文献   

3.
1978年11月28日,阿里安第三级 HM7发动机在法国维尔农试车台上点火试验时,发生意外爆炸,损坏了第三级发动机和机架。事故原因曾先后有以下几种报道:1.延迟点火引起液氢泄漏,点火时推进剂爆炸。不清楚延迟点火的原因。2.爆炸是由液氧喷注活门引起的。3.法国空间研究中心计划小组调查后得出结论:事故原因是地面安全装置中的问题,对第三级设计没有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4.
近日,Zefiro 9-A(Z9-A)发动机在位于意大利撒丁岛的试验场成功进行了首次点火试验,这是织女星火箭飞行鉴定试验前的最后第二次发动机点火试验。此次试验检验了弹道性能(压力及推力曲线)、内部热防护效率、推力矢量控制性能,以及传导热与动力环境发动机性能。Z9-A固体火箭发动机是织女星火箭的第三级发动机。发动机点火燃烧了120 s。结果验证了这种改进型发动机预期性能的提升,以及发动机喷嘴坚固性的改进。这种使用新喷嘴设计和优化推进剂加注方式的改进型发动机,完全符合织女星火箭第三级发动机的飞行特性,但为使发动机适应水平状态,使用了截平喷嘴。预计2009年2月,Z9-A发动机将进行第二次飞行鉴定试验,而火箭飞行鉴定试验计划将于2009年末进行。织女星火箭是一枚三级固体推进火箭,有一液体推进剂上面级,起飞质量137 t,能将1 500 kg有效载荷送入高度700 km的极轨,可用于发射各种科学和地球观测任务航天器。织女星小型火箭为4级火箭。其中有三级使用固体推进剂,一级使用液体推进剂。使用固体推进剂的分别为P80一级、Zefiro-23二级和Zefiro-9三级;使用液体推进剂的一级为AVUM。Z9-A发动机整体高...  相似文献   

5.
美国民兵导弹第一级和第三级固体发动机性能数据/1978年(试刊),1~6 综述了民兵导弹第一级和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性能数据。包括第一级发动机的质量验证试车数据和民兵Ⅲ第一、三级的壳体、喷管、点火器、推进剂等项性能数据。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考虑发动机设计、火箭气动特性和外弹道关系的情况下,建立了多级固体火箭总体发动机一体化设计优化模型.该模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不能保证目标函数和约束是凸集上的凸函数,存在"多峰"现象,二是设计变量含连续/离散混合设计变量.根据上述特点,优化方法选用遗传算法,并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方向的变异算子.应用该算法完成了某三级固体火箭总体/发动机十五个设计参数的优选,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2006年4月24日,雷锡恩公司和阿连特公司成功进行了标准-3 BlockⅠA导弹新型第三级火箭发动机(TSRM)的设计验证试验。此次设计验证试验在美空军研究实验室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这是BlockⅠA设计试验的第二次成功,也是首次在象征太空飞行真空环境的高空舱中进行试验。本次试验是第二次对发动机第一脉冲结束至第二脉冲开始之间的延长脉冲间延迟进行演示。脉冲间延迟增强了标准-3导弹在与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对抗中的灵活性。第三级火箭发动机用于助推标准-3导弹飞往大气层外,并携带Mk142动能弹头飞往预定目标。这次试验是一次证实标…  相似文献   

8.
《航讯》1983年7月13日报导:洛克希德导弹与空间公司已选定联合技术公司化学设备分部研制和试生产“三叉戟”ⅡD-5潜射导弹的第三级发动机。“三叉戟”Ⅱ导弹的设计已接近完成,这预示着该导弹第三级发动机推进装置的生产合同即将签订。洛克希德导弹与空间公司已把生产“三叉戟”Ⅱ导弹第一、第二级发动机的合同授于赫克尔斯-锡奥科尔合资经营公司。  相似文献   

9.
惯性顶级固体发动机的研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惯性顶级(IUS)全尺寸发动机研制计划包括三级发动机的设计、研制和飞行鉴定。这些发动机按不同方法组合起来,可以用来满足给定的有效载荷的能量要求。推进系统的设计已经完成,当前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完成鉴定阶段前的研制阶段试验上。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静止试车都是成功的。本文首先介绍一下惯性顶级飞行器,接着描述每级固体发动机的设计特点,最后总结了迄今为止所作的发动机各部件和整机的试验结果。在必要的地方,文中深入地分析了每项试验中哪些方面是重要的,为什么重要,以及怎样满足了惯性顶级的这些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固体火箭发动机各单项技术近二、三十年来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使发动机的技术水平有显著的提高。燃烧室结构材料几次更新,使壳体的结构重量占发动机消极重量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已由民兵第一级发动机约占60%下降到 MX 第三级的35%。而燃烧室内的绝热材料重量所占发动机消极重量是不可忽视的。MX 第三级发动机由于采用了高性能的绝热层  相似文献   

11.
固体火箭发动机集成方案设计系统SRMCAD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制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集成方案设计系统软件SRMCAD。该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结构设计,共有14个模块:即系统执行控制、系统输入、系统输出、数据文件管理、热力计算、总体参数优化、指标分配、燃烧室设计、装药几何设计、内弹道计算、药柱强度校核、喷管设计、点火器设计和质量特性计算。该系统以发动机性能方案设计为主。兼顾初步的结构方案设计,能在视窗操作系统上运行。  相似文献   

12.
固体火箭发动机CAD系统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探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CAD系统组成及结构,对系统的三大支柱,即数据库、图形库和计算方法库,作了概括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提出了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开发和应用CAD技术的技术关键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以固体火箭发动机冲质比为目标函数,采用复合形法优化技术,对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工作的纤维缠绕壳体固体发动机的燃烧室平均压强和喷管扩张比进行了优化计算。该方法特别对第一级工作的发动机总体方案优化的初步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翼槽内的火焰传播过程对翼柱型固体发动机的点火升压过程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模拟试验发动机点火试验获得的翼槽内火焰传播数据,结合翼柱型装药点火升压计算模型,分析了推进剂燃速、点火能量、喷管堵盖打开压强、翼槽部位的初始燃面等设计参数在点火升压过程中的匹配关系。分析方法对不同结构翼柱型装药发动机设计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5.
大气层内动能拦截弹脉冲矢量发动机点火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明辉  陈磊  吴瑞林  周伯昭 《宇航学报》2007,28(2):278-281,286
基于脉冲矢量发动机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在飞行末端分段设计跟踪过程控制力的方法,其中过渡段利用最优控制以使所消耗的发动机数量最小,并引入神经网络以保证工作的实时性。在飞行初段,提出用直接力来对弹道进行调姿以减小中制导段需用过载的方案,并利用最优控制的方法设计了直接力作用方案。点火控制算法基于极坐标的形式,该法可充分利用脉冲矢量发动机,且可灵活控制直接力的指向。仿真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最小的代价跟踪上外界输入,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大型固体发动机推进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讨了发动机设计总体布局与各部件匹配及协调、优化设计、推进剂性能、装药燃烧室的界面脱粘、喷管热结构设计与材料、全轴摆动柔性接头喷管和鉴定阶段发动机性能逆运算等技术问题,并总结了多年的研制经验。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逻辑,建立了评判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设计水平两级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采用给定满意区间的方法提高了可量化指标隶属度的准确性。算例表明,该方法较全面地反映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在旋转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的某些成果,其中包括含铝丁羟推进剂的试片实验和装药发动机实验以及燃速敏感性预示和内弹道预示,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供发动机设计及推进剂配方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非自燃推进剂固液火箭发动机的点火特性,并分析了点火起动程序设计、烟火剂点火器和复合固体引燃器的试验过程,结果表明;应用烟火剂点火器和预设固体引燃器,不仅能保证点火起动安全无误,而且还适用于多种非自燃固液发动机的点火 。  相似文献   

20.
从固体发动机的特征速度、推力系数、燃烧室冲量系数和喷管冲量系数等因素出发,分析了发动机工作压强对战术固体火箭发动机比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验证性地给出了两台发动机的实例比较,最后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原则与建议,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