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所考察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失真仪和失真源的频率响应问题,大失真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失真仪定义值和实测值对应的测试误差问题,用随机谐波相位标准失真源检定平均值失真仪的读数公式问题,失真仪波形误差和电压表波形误差的区别和联系,随机相位标准源的高频加载不平衡误差和共模电压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标准”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和误差分析,着重指出进一步提高“标准”的精度和频率范围的主要措施。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采用径向线失谐的方法,来消除高频座本身的谐振,成功地解决了以高精度、宽频带(10兆赫~几千兆赫)实现电压测量这样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本文还叙述了“标准”的特点、重要性和主要用途,最后叙述了确定“标准”的精度问题,着重提出了一种和NBS功率计对比的方法以及高频电压测量中的两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谐波误差分离技术是一种新的误差分离技术。它是在对多步法误差分离技术测量精确度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它可以分离开主轴系统误差和工件圆度误差在1~500Hz内的全部谐波误差,进行数字滤波和降低分度指示台分度精度的要求。全谐波误差分离技术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精密主轴或工件圆度误差的测量,测量精度可由10~(-9)m级提高到10~(-10)m级。  相似文献   

4.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是深空探测器导航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深空探测器的VLBI观测通常采用差分单程测距(DOR)信标和双差单程测距(Delta-DOR)测量体制,精确地测量深空探测器相对于河外射电源的角距.相位杂散是影响Delta-DOR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针对这项误差研究了一种基于伪随机噪声调制方式的新型...  相似文献   

5.
空间预警系统的视线测量误差建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为一种天基测量系统 ,由于基准点不准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空间预警系统的视线 (line of sight)测量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文章先从整体上把系统的误差源分为两部分 :预警卫星定位和红外传感器校正。然后从这两个误差源出发 ,具体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 ,通过合理的简化 ,分别建立了独立的子误差模型 ;进而 ,基于子误差模型建立了系统整体误差模型 ,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6.
齿轮全谐波误差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轮全谐波误差分离技术是一种新的亚微米级测量技术.在一台光栅式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上,它用三点法误差分离技术能分离开仪器轴系测量链的系统误差(包括测量蜗杆误差、光栅传感器误差、轴承回转误差等)和被测齿轮的全谐波误差.因而能满足5级或更高级别的齿轮测量要求.在对上述误差进行谐波分析后,可找出仪器及被测齿轮的误差来源.这就提供了进一步提高仪器测量准确度的可能性,从而使新一代超精密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的测量不确定度可以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微波六端口技术是七十年代初期(1972年)由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的G.F.Engen和C.A.Hoer提出的一种新的微波测量技术。十年来,发展很快。到目前为止,理论上趋于完善,应用上日益广泛。通过它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功率、衰减、阻抗、相位、复数电压比、复反射系数、有源和无源电路参数等等。这一技术的出现引起了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近年来,我国有些单位进行了这方面的研制工作,并陆续有文章发表。为使读者能系统地、全面地了解这一新的测量技术,我们将手头所收集到的有关文献资料,汇编成追溯性的目录索引,以便参考、查阅。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遗漏、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指正。在编辑过程中,曾得到卢荣润、黄伟嘉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8.
空军为着满足其各种先进战斗机的需要已提出建立精密惯性导航及高准确度定时频率源系统。作者曾提出,采用改进的多频环形激光陀螺仪(RLG)同时作为陀螺仪和钟的方法。这种部件采用附加了检波器的多频环形激光陀螺仪(RLG)。检波器用以检出两拍频信号(各为约582MHz),再经必要的电子线路以产生5MHz的钟信号。激光钟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和具有冗余的特点。对于已配备了RLG导航仪的飞机,只需另加检波及输出的电子部件,就可实现钟的功能。RLG导航仪在附加上数据采集和设备维修这些设备后所增加的费用是很少的。由于在三轴导航仪中配备了三个钟,因而具有冗余的特性。本文是去年频率控制年会上所介绍文章的继续。所采用的环形激光器是Raythton RB-25型非平面He-Ne激光器,其光程为25.69cm。去年报道的最佳数据是从作为工作样机的RLG的68号激光器获得的。估计两个主要误差源为(1)由海森伯格不确定性原理所决定的量子极限;(2)法拉第转子引起的频移中由温度引起的漂移。现在的工作并不是设法通过增加激光功率或提高腔Q来减小量子极限,因为改善量子极限,需要研制新的激光器。由于经费有限,目前尚未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现在主要是致力于改进法拉第转子的频移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性。在新的电子系统中采用一个检波器测量顺时针拍频,另一个检波器测量反时针拍频,将两拍频相加后再分频至5MHz。环形激光陀螺钟是一种传递型频标,因而在使用前必须调节到参考频率源的频率上。现在可作为参考的方法有:全球定位系统(GPS)、联合作战信息发布系统(JTIDS)、雷达技术及直接与一时间标准相连接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多径干扰是天线测量中普遍存在的环境干扰,它通常是由待测天线附近的设备对测试信号的反射所引起。针对天线定标中的多径干扰问题,提出采用数字吸波体反射抑制(MARS)技术对天线接收信号进行模式滤波,将信号中的多径干扰分量进行分离并滤除,进而降低测量环境中的多径效应。推导了相关公式,在天线平面近场测量系统中对该技术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实验中采用分布于待测天线附近的多个角反射器模拟环境中的反射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测量环境中多径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待测天线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平均增益误差小于0.1dB,提高了天线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
多径干扰是天线测量中普遍存在的环境干扰,它通常是由待测天线附近的设备对测试信号的反射所引起。针对天线定标中的多径干扰问题,提出采用数字吸波体反射抑制(MARS)技术对天线接收信号进行模式滤波,将信号中的多径干扰分量进行分离并滤除,进而降低测量环境中的多径效应。推导了相关公式,在天线平面近场测量系统中对该技术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实验中采用分布于待测天线附近的多个角反射器模拟环境中的反射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测量环境中多径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待测天线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平均增益误差小于0.1dB,提高了天线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非整数(多位数)频标频率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误差分析及主要技术指标。频率测量范围从1~80MHz,系统的不确定度α<5×10~(-11)/s。该系统还可以同时进行多台频标的自动测试(配上计算机和多路射频开关)。  相似文献   

12.
全极化散射计极化失真误差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极化散射计是一种新型微波散射计,可以同时测量目标的同极化和交叉极化散射系数.一方面能够解决传统散射计在海面风场反演中的风向模糊问题,提高海面风场测量精度,另一方面交叉极化散射系数可以有效提高海面风速测量范围,解决台风灾害监测和预报问题.利用全极化散射计数据进行高精度海面风场反演,首先需要解决全极化散射计系统极化失真误差导致无法准确测量目标不同极化散射系数的问题.本文基于全极化散射计信号模型推导了极化失真误差影响下极化散射系数模型,并对极化失真误差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极化散射系数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海面散射特性假设和极化定标技术推导了极化散射系数校正模型.基于RADARSAT-2获取的不同区域海面全极化散射系数数据仿真误差影响下极化散射系数并利用该模型进行校正,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校正极化失真误差,显著提高极化散射系数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相位噪声是太赫兹波技术应用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指标,如何精确测量太赫兹波的相位噪声是太赫兹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采用太赫兹下变频技术实现相位噪声测量系统的频率扩展,搭建(110~500)GHz太赫兹相位噪声测量系统,实现对太赫兹频率源相位噪声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太赫兹相位噪声测量系统的底部噪声优越,可用于(110~500)GHz频段太赫兹频率源相位噪声的测试,在太赫兹相位噪声的计量测试、标准研制及相关产品转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相噪测试系统测量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白噪声多点注入技术的测试误差修正方法.根据鉴相法测量相位噪声时各环节的误差项分析,构建了系统的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对模型输出结果的仿真,计算了锁相环路特性、基带信号处理通路(由LPF、LNA等组成)频响不平坦特性这两个主要误差因素的修正值.同时给出了其它误差项的修正方...  相似文献   

15.
一种采用了多种已有技术、具有多种特点的全自动测量系统已研制成功。这个系统为双混频时差技术的扩展而保持了它的重要特点:间歇时间为零,能进行相位差绝对测量,精度很高,能测量频率相同的振荡器并根据使用人选择的时间进行测量。对某一套设计参数来说,理论分辨度为0。2ps,测量噪声为2ps(有效值)并可在所选时间的0.1s内进行测量。由于增加了定标器以消除过去实验中发生的周期模糊(CyCle ambiguify),双混频时差技术得到了发展。在这方面,系统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分频器加上钟,对设备中被测的每一个器件的恒定相位延迟进行贮存。自动化是以ANSI/IEEE—583(CAMAC)接口标准为基础的。每个测量通道包括一个混频器,过零检波器、定标器和时间间隔计数器。一个两倍宽度的标准卡马克(CAMAC)组件中安装有四个通道。这个组件安装在一个标准的CAMAC箱内,备有控制器以便与多种计算机以及与任何IEEE—488兼容的装置相对接。现有两个系统已工作数月,一个系统每天工作24小时,从NBS时标的15个钟取得数据,另一个系统在实验室的短期实验中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用电保温取样感头和连续取样的燃气分析方法在高速气流中测量火焰稳定器截面燃油浓度分布的试验技术。测定了稳定器截面气流速度与方向,修正了气流方向对取样精度的影响。确定了测量稳定器截面燃油浓度分布的等流动取样方法。取样总误差为±5%的量级。  相似文献   

17.
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航天器相对状态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同波束干涉测量这一高精度相对测角技术对月球交会对接两个航天器的相对位置、速度(状态)影响,文章根据协方差分析理论及各测量量的模型,推导测量量关于相对状态量的信息矩阵,建立了相对状态误差协方差模型;结合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仿真轨道,开展测量误差对两个航天器的相对状态误差影响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测量误差条件下,相对位置、速度误差分别达到米级和厘米每秒级。在分析相对状态误差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重点对同波束干涉测量差分相时延整周模糊误差及时延率误差对相对状态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整周模糊度误差对相对位置误差影响显著,时延率误差对相对速度误差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星载观测平台各项误差源对视线测量精度的影响,研究了一种基于多参量的视线测量误差建模与评价方法.不同于以往卫星、相机的空间测量方式,针对卫星、转台、相机的观测结构,构建了从惯性空间到光学传感器像平面的目标成像模型及星载观测平台视线测量模型.通过推导星载观测平台视线测量误差与观测中13项误差源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误差评价方法,并在三个轴向上分析了各项误差源对星载观测平台视线测量精度的影响.利用蒙特卡罗仿真试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卫星轨道误差、卫星姿态误差、载荷平台角振动误差、内外框架转动误差、像平面目标像点的位置量化误差是影响星载观测平台视线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该方法能够科学评估各项误差源对星载观测平台视线测量精度的影响,对星载观测平台的总体设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MEMS陀螺标度因数误差分析及分段插值补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动态条件下,标度因数引起的误差是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陀螺主要误差源之一.为了提高陀螺精度,基于内框驱动式硅MEMS陀螺误差机理,分析了标度因数常值误差、非线性误差以及不对称误差的物理起因,构建了标度因数误差数学模型,提出了对陀螺标度因数按照角速度大小分段插值的补偿方法,消除了转速引起的陀螺标度因数误差.试验结果表明:MEMS陀螺标度因数误差高达4053.2(°)/h(1 σ ),采用分段插值法补偿后陀螺误差减小到79.0(°)/h(1 σ ),补偿精度比一次拟合及分段法分别提高了15.4倍和7.5倍,验证了MEMS陀螺标度因数误差模型的正确性,证明了标度因数实时分段插值补偿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英国已经使用了十来年的最高级微波衰减测量设备现在开始过时了。为了使之更现代化,近来买了两台微波合成信号源。本文叙述用这两个源研制的五套不同的测试系统。(1)0.05—18GHz 并联50KHz 替代系统.用一个感应分压器作为参考标准;(2)低漂移的串联50KHz 替代系统;(3)采用相干检波的串联替代系统,其动态范围达150dB;(4)一个用于自动校准程控衰减器的0.05—18GHz 电压比系统:(5)一个用于精密测量波导壁损耗的非常稳定的微波电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