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台湾海军、空军在10月14日于屏东加禄堂外海进行武器系统验证,验证的武器包括“幻影”战机、“米卡”导弹射击、“小檞树”导弹射击、“海龙”潜艇SUT“战雷”射击等三项;次日,海军并在相同地点举行“联兴”90号联合两栖登陆演练,三军总共动用3000余名官兵参加,规模是近年同类演习较大者。这次的武器验证备受注意,实弹射击的三项武器都是在“汉光”19号演习中,因故取消射击和未精确命中目标的武器系统,所以军方决定另外实施武器验证,颇有贯彻陈水扁“打不中再打、打中为止”的味道。  相似文献   

2.
原计划于5月中下甸于宜兰利泽简举行的“汉光”19演习火力展示,由于受到当时SARS肆虐全台.这项演练就在举行预演后紧急喊停,延至9月SARS疫情消失后举行。不过好事多鹰,原定于9月13举行的操演又受到中度台风“杜鹃”袭台而再度顺延至9月l4日。在9月4日当天台湾的陆海空三军在陈水扁的亲自校阅下,完成新一代兵力整建后的三军联台攻击演练。演习当时空军的空中作战精准炸射,海军的制海演练远程作战陆军的反登陆演练万弹齐发,是近年来少见的火力展示演练。而演练中,三军近年整建完成的新一代兵力精锐尽出,并且以实兵实弹的方式在民众面前演练。军方上一次进行三军联合攻击演习为1998年在屏东恒春保力山和车程海边进行的新一代兵力火力展示。且当时为营造两岸和谐气氛仪举行过一次预演,后就由肘任参谋总长的唐飞宣布取消。这一次结台“汉光”。19演习的三军联台攻击演练也是近5年来台湾军方进行的最大规模实兵操演。  相似文献   

3.
FACG-60是台湾海军首艘自制的新一代导弹快艇,由台湾的造船发展中心自行设计规划,并于2001年由左营“后勤指挥部”开工建造。本艇由台湾海军旗津造船厂负责承制,2002年10月3日下水命名,并于2003年4月1日移交台湾海军“海蛟”大队实施测验评价。该艇在测试评价阶段,就参加了2003年度的“汉光”19号演习,并在当年的9月4日的台湾三军联合攻击演练中发射“雄二”导弹,击中20千米外的“阳字”号靶舰。“光六”计划的首艘艇定艇号为FAGC-60,并于2003年10月1日在台湾海军左营基地举行服股仪式。  相似文献   

4.
台湾军方年度三军联合作战演习——“汉光”20号三军联合作战演习由半年前的兵棋推演开始,历经高司兵棋推演与实兵验证两个阶段。其间由其它媒体坡露在兵棋推演阶段,台湾仅能抵抗敌军5天半的攻势。在“汉光”学习的同时,大陆在东山岛兴行三军联合攻岛演练,较劲意味浓厚。“汉光”学习原计划在8月25日、假屏东县车程乡保力村的保力山三军联训基地,进行陆海空整体作战演练,由陈水扁亲校,不过因“爱丽”台风,攻台延至9月上旬实施。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美军对伊拉克开战之际,台湾也正在展开已筹备3个月的三军联战演习——“汉光”19号,这次演习俱有五大现象。  相似文献   

6.
三军在2003年度的最大规模演习“汉光”19号可谓是多灾多难,先是因为SARS肆虐而披迫顺延,接下来又是一个杜鹃台风,好不窖易等到“天灾”过去,没想到在最后的火力展示项目,却发生“标准”导弹打错靶,鱼雷断线等等意外,太陆的媒体嘲讽“妄图分离国土的险恶用心当场遭受打击”,台湾的媒体大作“尹清枫亡魂作祟”。军方惨遭两面夹击.真是“塞”到最高点,“衰”到无话说。不过,除了“运气”与“神怪捣乱”的成分。“汉光演习暴露的光怪陆离,台湾军方近年来的一些作风的确要负部分责任也实在应该趁着这一次出丑的机会好好检讨检讨。  相似文献   

7.
台湾四周环海,最近由于护渔以及经济海域争议等问题,海域安全引起大家高度重视,因此“汉光”21号系列演习中,海空联合操演也是重头戏。  相似文献   

8.
2005年“汉光”21号演习移至台湾中部作战区,地点选在空军清泉岗基地。清泉岗基地位于大胜山顶,控制清泉岗机场后,东可控制台中盆地,西可控制清水与沙鹿一枝的海岸,是台湾中部最具价值的战略制高点,并几经美军提点,这是台湾中部最容易遭到空降与占领的机场。  相似文献   

9.
台湾军方为了验证三军联合作战各项战术演练的成效,今年度的汉光16号演习已从8月起逐渐展开,这次汉光演习分成数个部分,首先是8月29日在衡山指挥所举行高司电脑兵棋推演,由陈水扁、唐飞及各部委要员参加,其后战略及战术层级的兵棋对抗陆续展开,9月中旬以后则实施动员召集及实兵对抗。  相似文献   

10.
编辑室报告     
《世界航空航天博览》2004,(10):F005-F005
7月军演月!大陆在东山岛打得过瘾,台湾地区的年度例行三军联合作战演习“汉光”20号也在进行实兵验证。在此同时,美国海军也首度举行“2004年夏季脉动”全球联合大演习,在旗下五大战区进行7支航母舰队联合作战演习。“夏季脉动”虽是将美国与盟国的一系列例行演习,如“2004年环太平洋”、“2004年皇鹰”演习等纳入,但正好是美国海军对其“舰队紧急反应计划”的实兵验证,面对危机立即在30天内动员6支航母舰队,并在90天内再动员2支航母舰队,本刊特别在夏威夷采访了“2004年环太平洋”演习,提供给读者第一手“2004年夏季脉动”的现场直击。  相似文献   

11.
“富士”综合火力演习是日本陆上自卫队规模最大的年度公开演习,虽然在北海道举行的北京机动特别演习规模更大。但是北方机动演习主要是在测考部队协同作战和高司想定,不仅在演习场地的选择上都选在冷战暑期作战主要想定地域的北海地区举行,而且不对一般民众开放。相较之下,“富士”综合火力演习在性质上和台湾军方举行的“汉光”火力演习较为相近。重点放在向参观者展示军方的各种武器装备性能和宣传。因此,对一般参观者来说,“富士”综合火力演习可说如同一场真枪实弹的大型声光表演。由于演习内容不落俗套又极具震憾力,因此“富士”综合火力演习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欢迎。  相似文献   

12.
在两岸关系剑拔弩张、演习频仍之际.台湾民众更关心三军部队的建军备战实况。此次获2004年度“模范单位”的部队包括空军401联队26中队.陆军586旅坦克笫2营坦克2连以及海军“汾阳”舰.“国防部”特地邀请新闻媒体采访以让台湾民众了艇军方.其中参访“汾阳”舰部分将并同“汉光”20号演习实施.  相似文献   

13.
2006年9月13日0时2分,中国自行研制的“中星-22号A”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火箭升空25min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已顺利进入近地点207km,远地点42000km的预定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4.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A、B星(“环境一号”A、B星)送入太空,约51min后,卫星准确进入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担任此次发射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是该系列火箭的第31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  相似文献   

15.
2003年5月初在宜兰举行的“汉光19”号演习.虽是例行的年度演习.不过却因陆军电子战营所属的电子战连将首次参演,演练反登陆电于战.对来犯敌军指.管,通,情(C3I)系统进行电子干扰.验证装备性能和训练结果.而备受注意。这原本是陆军电子战连完成战备后.首次参与大规模的演习活动。不过原计划却因SARS疫情搅局.而使演习规模缩小.电子战营的参演也取消.甚为可惜。不过这亦显示,陆军在电子战整备上已告一段落.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战战斗力。  相似文献   

16.
8月26日,执行中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飞船“乘坐”专机,顺利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据悉,“神舟八号”进场后,将开展一系列的在轨测试。图为飞船发射试验队队员正在机场小心翼翼地把飞船轨道舱卸载到运输车上。  相似文献   

17.
由太空探测技术公司(SpaceX)研制的首枚“猎鹰”-1(The Falcon 1)火箭于5月27日在其发射台上成功进行了一次发动机试验,这是该型火箭2005年夏天首飞前的最后一次关键试验。在范登堡空军基地的发射台上,“猎鹰”-1火箭的主发动机被点火5分钟,达到了全部发射演习的最高点。太空探测技术公司称这是一次成功的发射演习及发动机试验,是火箭正式发射之前的最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多次延迟发射的“华卫”2号遥测卫星终于在5月21日于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场成功发射,6月4日下传第一张影像,再度为台湾太空计划立下一个里程碑。表面上,“华卫”2号升空扩大了台湾太空科学研究领域与能力,不过台面下“华卫”2号也是台湾太空计划跨入军事应用的重要一步,换言之,“华卫”2号已再度为台湾攻占一个太空新高地。  相似文献   

19.
因天气恶劣和计算机故障而两次推迟发射的“火星探路者”号飞船,于1996年12月4日凌晨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开始了其5.56亿公里的火星征程。 “火星探路者”是继21年前“海盗”号完成火星探测以来第一个在火星上着陆的航天器。按计划,它将于1997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登陆火星,同时释放一个带有6个轮子、重达10千克的名为“旅行者”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20.
1992年2月7日,“星尘”号探测器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用“德尔它”2火箭发射升空,本刊当时曾对此进行过报道,题为《星尘向着扫帚去》,如今,在太空邀游了七年,飞越了48亿千米漫漫长路的“星尘”号,终于携带着彗星“维尔特二号”的样本,于今年1月15日顺利返回地球老家,可谓“七载携尘终归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