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规格螺栓螺母拧紧力矩与预紧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大规格螺栓螺母在飞行器型号实际安装环境下,润滑条件、基体材料、安装次数对拧紧力矩与预紧力的影响,以及扭拉系数随安装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使螺栓产生相同的预紧力,有润滑比无润滑条件下对螺母施加的拧紧力矩要小,采用钢实用垫圈(30Cr Mn Si A)比铝实用垫圈(LC9)拧紧力矩要小;随着反复拧入次数的增加,达到相同的预紧力时,所需的拧紧力矩呈现递增的变化规律,其扭拉系数也明显呈递增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楔形螺纹连接结构固有的螺栓齿顶与楔形螺纹斜面线接触模式,存在无润滑状态下线面接触磨损大等现象。为有效提升反复使用工况下楔形螺纹结构连接的可靠性,开展螺栓表面涂润滑脂、螺母表面涂MoS2、螺栓表面仅螺纹涂MoS2与螺栓表面整体涂MoS2等4种润滑方式下的扭拉性能试验,对不同润滑条件下的扭拉系数、预紧力和螺纹磨损等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可有效提升楔形螺纹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和连接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润滑因素对螺纹连接预紧力影响状况的实际需求,进行了30CrMnSiA高强结构钢螺栓与TA15钛合金基体之间在多种润滑条件下螺纹连接预紧力变化的分析和试验,为TA15钛合金螺纹连接构件在润滑条件下的设计、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方针、目标与任务·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把标准化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王忠敏3-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3年标准化工作要点………………………………………………3-10从源头抓起做好航天型号电子元器件选用控制工作………………………许达哲4-1·研究与探讨·深空探测环境标准体系方案研究……岳富占等1-1钝感火工装置的发展与应用……………蒋家荣1-4方舱平面度与垂直度公差商榷…………王永清1-7谈谈航天产品分类与代码标准制定中的几个问题………………………………………王琦2-1润滑对钛合金螺栓拧紧力矩的影响……曲璇中…  相似文献   

5.
刘刚 《航天器工程》2000,9(4):27-33
主要描述了航天器结构设计中所采用的三种径向密封结构形式以及密封力的计算方法。在密封容器内压作用下,控制密封法兰两螺栓间的挠度变形,使两螺栓间法兰的间隙不大于0.1~0.2mm,从而达到满意的密封效果。同时,在密封实施过程中通过控制连接螺栓的拧紧力矩来确保密封法兰间的压紧力,通过紧固件的防松处理,提高法兰连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高压管路透镜垫连接件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镜垫联接件作为高压气体管路的重要零件之一,其密封性能关系到气体增压系统能否安全可靠地工作。本文通过连接结构力学分析,对透镜垫结构进行了密封计算并校核了螺栓强度;同时,采用接触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出了在不同拧紧力矩下的接触面上等效应力和变形分布情况,以及拧紧力矩和密封宽度、密封面积的对应关系。理论分析和数...  相似文献   

7.
对卫星上一种安装气瓶的包带抱紧结构进行了力学动态试验的分析研究,测试了包带抱紧结构组件的基频特性随拧紧力矩的变化以及随振动量级的变化,测试数据表明抱紧结构基频随拧紧力矩增加而提高,并在一定拧紧力矩下达到稳定。经过模拟星上振动环境的测试,得到了频率特性保持稳定的拧紧力矩。在三种不同量级的正弦振动下,试验数据表明振动量级会...  相似文献   

8.
楔形螺纹连接件独特的结构形式使其较标准螺纹连接件具有更良好的抗振防松性能。文章从楔形螺纹防松技术原理出发,研究楔形螺纹紧固件预紧力矩设计方法,并通过振动试验验证预紧力矩设计值下的楔形螺纹紧固件防松效果,给出不同规格楔形螺纹预紧力矩设计值。经试验验证,其中的力矩系数范围分别选0.13~0.15 (有润滑状态)和0.20~0.25 (无润滑状态下),45#钢M6和M8楔形螺纹预紧力矩值能有效紧固;可用本文方法设计其他材料及规格的楔形螺纹预紧力矩值。  相似文献   

9.
球头-锥面连接结构非线性接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球头一锥面连接结构在“安装”状态的密封情况进行接触分析,研究了密封面上的接触应力和密封面积随拧紧力矩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接触面上的应力、应变的峰值和分布情况,提出了安全拧紧力矩的存在范围,为此类结构的设计和装配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采用液体化学硼化和涂覆MoS2固体润滑膜技术相结合,对钛合金螺纹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即提高表面强韧性、降低摩擦系数和消除粘结性的方法,同时阐述了钛合金表面硼化和MoS2固体润滑膜的制备过程,并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硼化膜微观结构;利用销盘式和环块式两种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考查了改性膜层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单螺栓连接或平均受力的多螺栓连接,模块化卫星的多根螺杆连接涉及被连接件的非均匀连接刚度,各螺杆处的不同连接刚度的耦合作用与影响还有待深入分析。本文基于单螺栓的载荷分析方法,通过计算被连接件的连接刚度矩阵参数,并融入到螺杆载荷分析中,从而得到计算螺杆直径与预紧力的公式。最后,给出一个模块化卫星多螺杆连接分析的算例,计算结果显示,使用M3钛螺杆、每个螺杆施加最小1Nm拧紧力矩,可以满足此模块化卫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螺纹紧固件安装质量与拧紧力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螺纹紧固件安装质量的意义及现状,阐述了拧紧力矩和锁紧能力与安装质量的关系,以及拧紧力矩和锁紧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其测试方法,指出实现拧紧力矩量化控制应考虑的因素,以使紧固件的安装达到规范化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紧固件扭矩-预紧力试验方法,本文建立了球头-喇叭口密封结构管接头扭矩-预紧力试验原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管接头扭矩-预紧力试验,测得管接头扭矩-预紧力关系曲线及预紧力-转角关系曲线,给出了推荐安装力矩范围,并通过产品试验验证了拧紧力矩控制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密封结构能有效阻止箱体内部介质的泄漏,要求密封面具备一定的密封比压,即通过施加合理的拧紧力矩来控制密封件的压缩量。目前主要采用试验方法验证一系列拧紧力矩下的密封效果,从而获取临界力矩值并确定可靠的拧紧力矩设计值。文章基于试验经验做出了合理的假设以建立简化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金属垫圈在压紧力下的塑性变形进行仿真,通过金属垫圈发生临界变形量的压紧力反推出拧紧力矩的临界值。该方法获取的临界力矩值与试验方法相近,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15.
球头联接件作为卫星推进系统管路装配中的重要零件之一,关系到整个卫星在轨运行能否高可靠及长寿命。针对卫星推进系统管路球头结构联接形式的具体特点,文章通过球头螺纹力学分析,计算了球头结构的最大及最小拧紧力矩值。并采用接触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球头结构进行了建模分析,分别得出了在最大及最小载荷工况下球头螺栓的等效应力分布和接触应力的大小,得出了不同力矩和密封宽度、接触面积以及平均接触应力的对应关系,确定球头安装的理论合理力矩值范围。  相似文献   

16.
螺钉装配及防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纹连接以其简单、可靠、便于调节、多次拆装而无需更换的优点,在装配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装配过程中屡屡出现因拧紧力矩过大或过小出现螺纹紧固件或连接件失效的问题,为了提高螺钉连接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首先通过工程方法计算确定不同规格螺钉的理论拧紧力矩值,并对防松方法进行了总结,其次通过振动试验验证螺钉拧紧力矩工程计算值是否正确、合理。最后,对螺钉拧紧力矩选取原则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工艺设计人员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选择。  相似文献   

17.
根据钛合金材料和工艺以及螺母结构特点,指出了钛合金自锁螺母的设计与加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特别是钛合金螺纹表面强化和润滑问题,介绍了企业标准中有关钛合金自锁螺母主要品种、规格和技术指标,并对标准实施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磁力矩器结构尺寸对其关键部位应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磁力矩器设计过程中,仅对其支架位置进行了简化设计,未进行严格的解析及数值模拟计算,且未考虑磁力矩器支架的几何参数对其应力水平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文章分别从解析计算和有限元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着手,研究了磁力矩器的支架位置以及支架几何参数对其应力水平的影响,给出了磁力矩器的应力水平关于不同几何参数的变化趋势。在这些几何参数中,螺栓直径对于改善应力分布的作用最为明显,因此当应力不满足要求时可以通过增大螺栓直径快速地降低整个磁力矩器的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针对钛合金螺栓材料变脆问题,分析钛合金紧固件氢脆的机理、主要特点以及与合金钢紧固件氢脆的区别,结合钛合金螺栓氢含量的检测方法,提出预防钛合金紧固件氢脆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球面密封结构的漏率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鑫  庞贺伟  刘宏阳 《宇航学报》2007,28(3):762-766
球面密封结构是国内卫星推进系统管路中经常使用的密封结构,其工作性能直接关系着卫星的在轨安全。针对球面密封的密封机理,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安装条件下的密封状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泄漏气流的流动状态,结合Roth模型建立了分子流状态下的漏率计算模型,得出了泄漏漏率和拧紧力矩、表面粗糙度的对应关系,对检漏条件下结构的漏率进行了预估。在理论计算的同时,通过实验证明了漏率预估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