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罗廖夫逝世以后,世界上有很多报道。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苏联的所有报道都隐瞒了科罗廖夫早期被苏联政府流放的历史。但西方报道有些地方又好像有些夸大。本文是根据苏联“军事评论”、美国“空间世界”、英国“空间飞行”和流亡到西方的部分苏联学者所撰写的专著中提供的素材加以分析编写的,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苏联的空间计划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席卷整个苏联的政治局势动荡,经济形势恶化,民族矛盾尖锐化的局面,使苏联空间事业发展的前景变得无法预料。至1991年10月27日土库曼共和国宣布独立,原苏联范围内只剩下俄罗斯联邦和哈萨克两个共和国未宣布独立。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使本来就前景莫测的苏联空间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因为在一些已宣布独立的共和国领土上建有重要的空间设施,例如乌克兰的重要工业设施,yuzh Noye设计局曾在那里制造了天顶与旋风火箭,以及海洋一2卫星。各共和国的宣布独立也使苏联的空间计划难以实行。英国《空间飞行》月刊提出了这样的疑问:随着原属苏联中央政府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截至1985年底,苏联空间活动已经历了二十八年,不论在每年的发射卫星数量上,还是在载人空间飞行时间上均首屈一指。但是,苏联这样频繁的空间活动,到底由哪些空间机构来领导呢?过去曾以“国际宇宙”组织负责其集团国家的“国际宇宙”卫星系列。1971年成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国际卫星组织”。另外,苏联对外活动和发表有关空间声明都是由苏联科学院空间研究所代表国家。例如,该所所长萨德捷也夫  相似文献   

4.
1986年7月19日,苏联在哈萨克加盟共和国设立了一个接收与处理有关地质、农业和生物圈保护所需要的空间数据中心。据苏联科学家维克多·车比雪夫说,自动接收遥测数据的设施设在阿拉木图的天山(Tien Shan)山脉的冰川上,高度为3600米。在“和平号”—“联盟 T-15”轨道复合体飞越该地面接收站时,该站的科学家们收到了观测数据与照片,并对天山冰川进行  相似文献   

5.
据1985年8月瑞士《国际防御评论》以“苏联战略防御倡议不是虚构而是现实”为题概述了苏联早就准备的“星球大战”计划。目前,苏联有近一万名科学家在约30所研究机构从事与防御有关的定向能武器研究计划。早在1964年,苏联曾宣布了空间防御计划。  相似文献   

6.
一、“礼炮-7”再次停止使用据苏联塔斯社称,5月5日基齐姆和索洛维约夫乘“联盟 T-15”离开“和平”号太空站,7日与“礼炮-7”对接,实现了从一个太空站飞到另一个太空站的夙愿。苏联一名空间官员说,这次飞行意味着宇航员在近地空间自由飞行的开端。苏联空间飞行副指挥员布拉道夫宣称:“在空间可同时有几个空间室或舱,而主站成为轨道上的一个控制中心,宇航员可乘飞船来回往返飞行”。星  相似文献   

7.
在航天飞机即将邀游太空之际,本刊在这一期里专门选登了几篇有关航天飞机的稿件。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航天飞机的发展背景、研制过程、发展规划以及它对未来空间活动的影响。“殊途同归”一文试图从一个侧面评论美苏在过去十年的空间活动中所走过的不同道路。“空间战争的幽灵”一文则试图向读者展示美苏为控制空间进而争霸全球而展开的一场“战争”。小资料是对航天飞机发射以前美苏20年载人空间活动的小结和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8.
英国凯特林中学驰名国内外的监视苏联空间活动小组,由于组长 G.E.佩里教授退休而停止活动。佩里教授负责该小组活动整整二十七年,小组的中学生对侦察苏联空间活动,特别是在六十年代“发现”普列谢茨克宇宙发射场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据路透社苏联加里宁格勒的消息说,苏联空间负责人4月7日允许西方记者进入飞行控制中心,和轨道上飞行的苏联宇航员举行记者招待会,以此表现他们对载人空间计划的信心。这些记者被护送进入这个莫斯科西北的秘密基地,观看当“和平”号太空站飞过苏联上空并横越太平洋时,站上的宇航员批评美国星球大战空间防御计划及讨论其它问题的情景。站上的两名字航员基齐姆和索洛维约夫还谈及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及其七名乘员1月份遭受的灾难。苏联空间飞行主任瓦列里·鲁明和其它空间官员揭示了“和平”号太空站计划的一些情况,这个在2月份发射的太空站将作为一个永久载人太空站的基础。苏联电视经常会见宇航员,但是容许一大组外国记者到飞行控制中心观看一次会议,这还是第一次。这次会议是庆祝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空间飞行25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飞行控制中心位于加里宁格勒这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莫斯科召开的“空间未来座谈会”上,苏联公布了一项新的空间科学活动计划。与此同时,为了1992年的国际空间年,苏联开始召募参加国际空间科学合作的研究者。苏联新计划的内容如下: 1.医学实验室(MediLab)计划:到90年代初,将利用“和平”号空间站进行微重力环境下的动物和人体生理现象的研究。苏联现正制造能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的大型医学实验舱。  相似文献   

11.
7月份,一名叙利亚宇航员将在苏联“和平”号空间站上驻留7~8天;今年6月,一名保加利亚宇航员将驻留8~10天;明年下半年,一名法国宇航员将在“和平”号空间站工作一个月,还将在舱外活动。苏联人希望在法国宇航员上天时,“和平”号空间站将另外对接一个大型实验舱。编者按:7月22日,经过18个月训练的叙利亚宇航员穆罕默德·法里斯和两名苏联宇航员乘坐“联盟 TM-3”飞船进入空间,7月24日与“和平”号对接,7月30日返回  相似文献   

12.
目前,苏联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就象一个老年贵妇在严冬到来时,不得不用自己的传家宝当煤烧来取暖。在此严峻时刻,苏联空间计划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生产空间产品的庞大国防工业,现正转产拖拉机、烘烤机等。为了避免更多的军工厂出现类似命运,苏联空间官员现正竭力想办法出口其军需品。苏联已向美国出售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黄玉”(Topaz)空间核反应堆。美国官员称,“黄玉”反应堆是苏联为其新一代海洋雷达  相似文献   

13.
苏联空间的真实费用30年来是严加保密的,从不披露。但在1988年8月,苏联《消息报》首次报道了苏联空间计划最高负责人国家委员会主席K.开利莫夫将军的部分空间活动真相声明,透露了苏联火箭、宇宙飞船等的飞行费用。这是第一次由苏联官方公开其空间活动费用。开利莫夫宣称:“发射卫星、自动化或有人驾驶的宇宙飞船的费用  相似文献   

14.
苏联一直利用卫星和“联盟”、“礼炮”载人飞船进行遥感活动。苏联跟美国不同,它自1961年首次发射“东方-1”以来实际上保持一项从没有中断的载人空间飞行计划。遥感飞行任务用的卫星包括许多多种用途的“宇宙号”系列和气象卫星的“流星号”系列。“宇  相似文献   

15.
简讯     
空间婴儿,可能吗? 苏联卫生部空间医学委员会主任最近在评论美国打算在外层空间发展活生物这一消息时,对《文学报》记者说:日本鹌鹑蛋在(苏联)卫星上进行的孵化试验,“会使我们全部地或接近全部地弄清在失重  相似文献   

16.
吴爽  史海 《国际太空》2011,(9):12-18
至今,苏联/俄罗斯、美国、欧洲和日本一共进行了300多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其中苏联/俄罗斯是世界上进行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最多的国家,对接形式也多种多样,其对接方式通常为自动方式,有时也用手动方式。实践表明,苏联/俄罗斯的自动交会对接技术是先进的和可靠的。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过激烈的竞争。然而,他们也开展过一些合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75年7月苏联与美国的飞船在地球轨道上实现了对接。这一事件被誉为“轨道上握手”的亲善行动。这一历史性飞行活动,作为缓和外空紧张局势和太空探索国际合作的象征,得到了全世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一份关于苏联航天活动的报告称,苏联之所以能成功地把人和物送入轨道,其原因是苏联采用了“通用发动机”(Gene-ral motors)的发射方案。据一篇重点介绍苏联在地球外工作方面居世界领先程度的《1986年的苏联航天》文章称,苏联采用“通用发动机”的方案,大量生产既简单又廉价的空间硬件。这样做的结果,苏联把用  相似文献   

18.
苏联为使“和平”号全部投入运转,暂停了载人空间飞行活动,为1987年运送新宇航员和首批大型组合舱系列进入“和平”号作准备。参加国际宇航联合会(IFA)第37届年会的苏联官员说,1986年底前将不会再有宇航员被送入“和平”号太空站。苏联载人飞行负责人柳明说,  相似文献   

19.
光明 《国际太空》1991,(4):26-26
一家由美国战略防御办公室牵头组成的集团,计划购买苏联的“托帕斯2”型空间核电源系统,这一行动将为苏联先进空间技术在美国开辟一个广阔的市场。美国能源部、宇航局和空军的官员都希望通过吸收消化苏联的部分先进技术来促进美国空间核电源计划的发展。苏联原子能研究院的一位科学家说,苏联出售这类高技术产品的一个原因就是换取美元硬通货,以缓解目前的经济困境。苏联有可能向美国大量出售类似“托帕斯”的空间核电源,这类电源可用于商业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等。核电源也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例如用于军事侦察、军备控制监视等。如果没有核电源,  相似文献   

20.
里根七月四日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欢迎第四次哥伦比亚号归航宇航员发表了简短讲话后,苏、英通讯社发表了评论,现将其评论扼要择译如下,供参考。对里根讲话反映最强烈的是苏联,七月五日塔斯社驻华盛顿记者指责里根政府把宇宙看作是未来的战场,并打算加速研制和部署“空间武器”。总统在谈到美国在征服宇宙空间方面的国家政策时直截了当地说:他的政府将准备在空间进行战争,说什么这样作的目的是“加强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