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哈雷彗星每七十六年进入太阳系一次,这次(指1986年)哈雷彗星进入太阳系是本世纪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对此都非常重视,并尽可能地用现有的技术对它进行探测,以便更多地了解它的物理、化学及结构组成等诸方面的情况。为此,苏联、欧空局、日本等国相继发射了哈雷探测器,法国、东德、西德等许多国家也为这些探测器做了大量的工作,下面介绍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本世纪末,航天领域里将大量的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大量地研究和实践结果证明,空间系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将人类在空间开展的各种活动推向更高层次。实际上美国、日本、欧空局等许多国家和空间组织都在积极地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并积极地促进其实用化。 1.研究现状日本从1987年开始空间人工智能及其关联技术的研究,每年召开一次空间人工智  相似文献   

3.
张楚 《飞碟探索》2008,(9):46-47
在地球漫长的生命演进史中,三叶虫、恐龙等众多生物都曾经主宰过地球,但是如今它们都逐渐退出地球这个大舞台。或许有一天,我们人类也会像它们一样,文明消失、物种灭绝。《终结者》、《恐怖地带》、《天地大冲撞》、《黑客帝国》、《后天》等电影设想了各种各样的灾难,让我们科学地分析一下,哪些灾难最可能毁灭我们的文明,我们的世界将以何种方式终结。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预腐蚀与疲劳性能灰色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等间隔和非等间隔GM(1,1)模型,拟合并建立了模拟加速预腐蚀后铝合金的腐蚀失重、最大孔蚀深度及疲劳强度额定值与腐蚀时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与常用的幂函数模型相比,用GM(1,1)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铝合金腐蚀过程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无论等间隔还是非等间隔数据,GM(1,1)模型都能较好地描述,并可通过残差修正模型来提高GM(1,1)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二、月球太空港与月球旅游就像地球上的火车站、码头、机场、航天中心一样,开发月球首先必须建设月球太空港。届时,所有到达月球的旅客和货物都将在那里登陆或离去。月球上的各种建设项目都将尽可能地以其为轴心,各种交通要素,包括火箭加注设施、公路、铁路等,也都将由此向外延伸。作为一个重要的运输中心,太空港在为各项事业提供运输服务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开发月球所需的电力设施、各种建设物资、氧气、水、农作物以及医疗设备等,都将由太空港在规模经济的指导下,按需分发给各处。目前,科学家将月球太空港的地址选在“阿…  相似文献   

6.
1 频率和轨道是人类有限的自然资源□□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使用必然要占用无线电频率和轨道位置 ,要想每颗卫星都能正确、有序地工作 ,事先必须对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和轨道位置进行分配。1 .1 频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的各种业务都离不开无线电频率 ,如通信、广播、测定、导航定位、气象、地球探测、天文、安全和救援、家用电器等都要使用无线电频率。就拿通信业务来说 ,就有地面通信和卫星通信 ,而卫星通信又有静止轨道的卫星通信和非静止轨道的卫星通信 ;另外 ,国内外各公司的卫星通信业务都要使用无线电频率。大量的业务需要大量的频…  相似文献   

7.
<正>小卫星如今是航天业界的热门话题,诸如立方体卫星、手机微卫星等概念都被人们热炒。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民用和商用电子器件的水平已经相当高,很多器件可以直接送进太空里正常工作,不需要专门订购宇航级的器件。英国萨利卫星公司的一位高层曾经表示,商用元器件会极大地改变卫星制造业的形态。最近有个数字,可以量化地表达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24日,日本发射了先进陆地观测卫星-1(ALOS-1)。到2011年5月12日该卫星与地面失去联系为止,卫星在轨运行5年3个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令设计队伍、开发人员和用户都比较满意。然而,这依然无法满足广大用户对高精度地球观测卫星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使决策者、设计和开发人员清楚地认识到,日本在大型对地观测卫星的总体设计水平上与美国、法国等尚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分辨率和广域观测等技术水平方面。为扭转这一局面,使对地观测卫星尽快进入市场,赢得更多用户,经一系列研究和调整,日本最后决定研制并计划于2014年和2015年初先后发射ALOS-2雷达卫星和ALOS-3光学卫星。  相似文献   

9.
行星的运动,从哲学意义上看包括内部运动和外部运动两种形式。内部运动是指行星内部的物质因温度、密度、压力等的差异而引起的重力分异、化合分解、生成湮灭等一系列物理、化学的机械的变动过程,它从行星的形成开始,就一刻不停地进行着,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直到...  相似文献   

10.
卫星星座述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在卫星的各种实际应用中,包括通信、导航、预警、测地、侦察和气象等,都希望在轨道上同时有几颗卫星,组成卫星群或称卫星星座。通常主张用三颗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星座来覆盖地面,但是实际上这种星座只能覆盖低纬度和中纬度区域,不能覆盖高纬度地区,特别是地球两极区域。  相似文献   

11.
1日地空间探测 在20世纪末,美国航宇局(NASA)在“国际日地物理学”和“日地关系”等空间物理学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了“日地联结”的长期研究计划。这个计划所涉及的内容,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超出以前计划的范围。该计划的基本目的是了解太阳为什么变化,行星对太阳的变化是怎样响应的,太阳和星系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太阳变化是怎样影响生命和社会的。为了实现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12.
精密雷达测高计是海洋有源微波遥感中一种效益高、用途广的星载有效负荷,是全球海洋研究具有关键意义的全天候观测工具。在精密确定大地水准面的条件下,其结果对海洋学、测地学、深海测量、潮汐、冰、风、浪等的研究和发展都是十分有用的。文章仅限于研究该系统的频率流程和主要部件(和分系统)的指标分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空间探测范围的不断拓展,行星保护成为人类后续深空探测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行星保护的概念入手,对其研究背景以及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国目前相关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介绍,涉及了政策制定、标准规范、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等各个方面。载人深空探测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污染源,必须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和防护技术研究;深入研究国际行星保护政策、法规和技术体系,对于我国后续开展相关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帆韵 《飞碟探索》2001,(5):46-46
在许多有关地外生物的文章中,经常指出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液态水。所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其他星球上寻找水的踪迹,好像找到了水就意味着与地外生物的接触又拉近了一段距离。但是,是不是那些我们尚未接触过的地外生物也像地球生物那样需要水呢 ?这一点我们是不清楚的。   我们不应用地球生物生活习性的观点来对待地外生物。毕竟地外生物 (假设有地外生物存在 )所处的环境与我们地球的环境截然不同,其元素组成、结构方式、遗传密码、新陈代谢类型等各方面必然都和地球生物有很大的差异。   1995年 3月,一个由日本制造的装备了…  相似文献   

15.
正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长久地独处于繁星之下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许多奇妙的心理变化,比如,萌生出一些从未有过的想法、思考终极的哲学问题,等等。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有一句特别流行的名言,简明地道出了  相似文献   

16.
霍桂彬 《飞碟探索》2007,(10):21-23
1947年下半年,FBI仍艰难地与军方保持着联络,而外面到处都谣传军方情报机构所知远较FBI多.因此,无论是FBI总部还是驻外部,都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份递交上来的目击报告.  相似文献   

17.
六十年代,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登月飞船,6次登上了月球。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进行了一系列探险和科学考察活动。它不仅对于美国探测外层空间和发展军事科学技术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美国火箭工业、燃料工业、计算机、电子通讯、遥控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7名宇航员遭难。相继大力神、德尔他、阿特拉斯火箭发射的失败,沉重地打击了这个曾在宇航事  相似文献   

18.
美航宇局(NASA)为了有效地使用航天飞机,决定着手改进一部分关键部件,主要是将最新技术应用到诸如驾驶座位内部的仪表、发射时的检查系统、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辅助推进装置等这些重要部件上,使航天飞机的运行和维修两方面的工作效率都能得到改善。主要改进点有如下一些: 1.驾驶座位内的仪表盘主要的仪表显示将采用液晶板。在提高  相似文献   

19.
第4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会议于1985年11月3日至9日在武汉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高等院校、国防科工委、总参有关研究所、水利电力部、以及出版情报部门等26个单位的104名代表.会议在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由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所赞助且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以及主办单位的领导及老一辈科学家都到会讲话. 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和邀请报告127篇.会上交流的论文和报告达100余篇,内容涉及日地空间物理的各个领域,体现了自1982年以来我国日地空间物理方面最主要的成果.这届会议所交流的文  相似文献   

20.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11,(10):6-7
【2011年8月20】[UFO]上海、河北、山西等地上空出现奇异现象。这一不明物体首先在内蒙古西部上空被发现。高度估计在三四百千米。不明物体为光团形,直径约400千米.从不同角度看都是圆形,表明它是球状。而且光团持续时间较长。估计有十来分钟,重心移动很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