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99年10月2日下午7点,美国从太平洋上夸贾林岛发射的一个”外大气层击杀飞行器”,以25700千米/小时的相对速度,拦截了他们从美国本土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的一枚“兵民Ⅱ”号洲际导弹的弹头。这是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首次关键性试验。至此,人们真实地感受到:太空又生硝烟。  相似文献   

2.
2004年11月3日,印度海军从印东部奥里萨邦附近海域成功试射了一枚“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这枚导弹是当天上午11时18分从停靠在孟加拉湾海面上的印度海军驱逐舰“拉吉普特”号上发射的.发射地点距离巴拉索尔导弹发射场大约90千米。作为一种先进的舰载武器.“布拉莫斯”导弹的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印度海军的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3.
据简氏导弹与火箭2006年12月14日报道.雷锡恩公司研制的战斧Block Ⅳ巡航导弹在12月6日成功完成了1398千米的飞行试验.导弹装备在美国海军Arleigh Burke级驱逐舰上。试验中.战斧Block Ⅳ导弹从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在完成发射操作程序之后转而进入巡航飞行.  相似文献   

4.
伊朗国防部宣布,伊朗海军目前已经装备上一种名为Qade帕勺近程巡航导弹,该导弹能锣陕速发射并打击200千米以内的岸上目标和海上战舰。该导弹具有飞行高度低、破坏力强、质量轻以及打击精度高等特点。导弹能够从多种舰艇平台以及岸基发射装置匕发射,从而增强了伊朗部队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5.
MBDA公司于9月15日表示,其研发的火影巡航导弹将于2012年进入英国陆军服役。2010年5月13日和2010年11月21日,在瑞典北部Vidsel靶场分别进行了发射试验。第一次试验中,发射测试了系统综合、发射、弹体稳定飞行、航路点导航及数据链功能。导弹飞行了几十千米,其间还做了诸如巡飞等机动动作。第二次在更为复杂的场景下进行了测试,使用人在回路模式对导弹进行控制,操作员可以选择某一目标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6.
日本间组公司估计在空间站时代到来之际,必定会出现增加运送人员和物资的搭载量,使宇宙空间往来变得频繁起来。为此,间组公司议定了利用压缩空气从地下2000米发射火箭这一发射基地的构思,这样,火箭的小型化和搭载量便成为重要课题。这一构思主要点是在地下挖一个2000米深,直径为10米的竖坑,从它的底部发射火箭。过去为了保密起见有从地下发射导弹的先例,但要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发射服务公司正在为"质子"号火箭增设更大的有效载荷整流罩。"质子"号火箭制造厂家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正在研制直径5米的一种整流罩,可从2020年一季度起投入使用。该火箭现有的整流罩直径为4米。5米整流罩将更便于接纳大型高通量卫星,并有助于进行一箭多星发射,为大型低轨星座项目提供支持。除直径加大外,新整流罩的长度也将增加1米,  相似文献   

8.
张希舜 《国际太空》1992,(10):12-13
原定1993年夏季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用H2火箭从种子岛发射中心发射技术试验卫星-6卫星,现因LE-7发动机屡出故障,推迟一年发射。卫星尺寸2米×2米×2.8米,太阳电池翼展开后跨度约30米。卫星重两吨,设计寿命10年。这颗卫星花了6年时间才制造出来。它是至今日本自己研制的第一颗重型静止卫星。卫星远地点发动机采用双组元液体燃料,姿态控制和轨道保持使用  相似文献   

9.
谈到哪些导弹最厉害,人们自然会提起“战斧”巡航导弹,还会提起在海湾战争中的“爱国者”大战“飞毛腿”……然而,这些只是导弹家族中很小的一部分。从二战德国研制和生产V-1、V-2导弹开始,导弹在战争中粉墨登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导弹已经发展成多种类,能从多种平台发射、打击各类目标的庞大家族。  相似文献   

10.
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日前披露,M—5运载火箭将从1996年起用于发射科学卫星。M-5火箭是由日本东京大学航天与航空研究所负责研制的,火箭高31米,有3级,用于下世纪发射日本的大型科学研究卫星。M-5火箭可以将重4000磅的有效载荷送人150英里高的轨道,也可以使重880磅的有效载荷摆脱地球的重力场。它的运载能力是目前用于发射科学研究卫星的M—3S-2运载火箭的3倍。目前,正在研究怎样解决其第2级和第3级的可伸缩喷管研制的难题。M-5火箭重128.4吨,第一级长14.5米,第2级长6.4米,它们的直…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空间局(CSA)将在1994年发射雷达卫星,它的分辨率为10米,是加拿大最先进的遥感卫星。星上装有合成孔径雷达和强大的微波辐射计。卫星将每天从500公里高的轨道上昼夜24小时地拍摄地面照片。它不受天气影响,也能穿过云层和黑夜进行对地观测,是一种全天候的雷达观测卫星。该星与今年苏联发射的“钻石”雷达卫星、欧空局发射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和明年日本发射的第一颗地球资源-1性能相似,只是分辨率有所不同,苏联和欧空局的卫星分辨率为15米,加拿大和日本的卫星分辨率为10米。  相似文献   

12.
探月天梯     
高歌 《太空探索》2004,(6):14-15
发射月球探测器不同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它要求火箭必须达到或者接近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而这个速度一般靠三级火箭来实现。据不完全统计.从1958年至今,世界上已经发展了十多种发射月球探测器的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3.
攻击型核潜艇是建立强大海军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装备,也是冷战时期美苏相互比拼的重要筹码。随着冷战结束,美,俄两个超级大国的海军所承担的战略任务发生了很大改变.即从重视海洋作战转移到局部战争的近海作战.但攻击型核潜艇的地位和作用并来降低。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共向战区派遣了12艘攻击型核潜艇.发射了约300枚“战斧”巡航导弹.对加速战争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应对新型威胁,新型攻击核潜艇在设计思想上强调以多功能.多用途为主.除继续强调反潜、反舰功能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对陆攻击.监视,情报收集,特种部队输送、局部海上控制能力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下简称宇宙所)拟于1996年2月发射月球-A探测器。它的本体重550kg,搭载3台重13kg重的穿透器舱。先将其发射至月球的长椭圆轨道,然后投下穿透器舱,再移月球低轨道执行任务。月球-A本体是两个同心圆筒状的自旋卫星(见图1)。最大直径2.2米,长1.6米,除燃料外约重360kg,用正研制的M-5火箭发射,主推进器使用肼/四氧化二氮双组元液体推进剂发动机。该探测器接近月球后,首先进入100km(近地点)×15000km(远地点)长椭圆轨道,从那里依次将搭载的地热计和热通量计等计测仪器的穿透器舱(见图2),分别  相似文献   

15.
日本计划于明年初用H1火箭从种子岛空间中心发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ERS-1),它将进入570公里高的极地轨道。卫星重1340公斤,星体为3.1米×0.9米×1.8米的箱形,装有分辨率为10米的全天候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为18米的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计、数据发射机和数据记录器等,合成孔径雷达上装有11.9米和2.4米的雷达天线。卫星上92%的部件是日本自己研制的,设计寿命为3年。日本ERS-1上的合成孔径雷达采用L波段频率(今年发射的欧洲  相似文献   

16.
研制历史 “能源”号运载火箭的历史要追溯到苏联不成功的登月计划,这项计划是靠“N-1”运载火箭来实施的。“N-1”运载火箭高113米,底部直径17米,其第一级使用了30台发动机,产生的总推力达4500万牛顿。从1969年至1972年连续4次发射失败后,这项计划被取消,随后代之以新的“能源”号运载火箭/“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计划。“能源”号是一种积本式的重型运载火箭,它可以发射各种不同的有效载荷,如“暴风雪”号  相似文献   

17.
“强盗”是法国研制的一种防区外发射导弹武器系统,可在敌方防空和电子战环境中实施全天候、全天时纵深攻击,能执行摧毁机场、坦克和进行区域封锁等多种任务。 导弹长1.5米,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达5340牛,射程从140千米到数百千米不等。弹身经优化设计,目标特征小,加上采用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2月1日19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场。群山环抱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静静地伫立在二号发射塔架旁。它托举着的就是万众瞩目的主角——嫦娥三号。6个小时后,承载着中国探月新梦想的嫦娥三号就将怀抱"玉兔"从这里启程,奔向38万千米之外的"月宫"。低温燃料加注:火箭发射倒计时发射场区,几名身穿蓝色静电服、手戴棉质手套的工作人员在二号塔架开始为第三级火箭添加"动力"——液氢和液氧。这标志着火箭发射已进入倒计时。一旦开始加注低温推进剂,发射就进入不可逆状态。火箭上端,雾气缭绕。尽管燃料贮箱进行了严格的保温设计,火箭周围的空气还是迅速地被冷凝成水汽。为了防止结冰,要不停地用氮气吹除,直至发射前的最后几秒。发射塔架500米外燃烧池内,大火熊熊燃烧——液氢液氧是易燃、易爆的气体。  相似文献   

19.
太空新航线     
俄微型航天飞机失踪7月12日,俄罗斯“梁赞”号核潜艇从巴伦支海成功发射了一个微型航天飞机。名为“验证机”2的该机上带有一特殊减速装置。有了该装置,将来的实用型号可以“利落”地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或在其它行星上软着陆,还可帮助航天员从空间站返回地面。这次发射的验证机折叠起来直径只有0.8米,但可在空中充气胀开,实现减速着陆。发射使用  相似文献   

20.
试验     
法国海军新一代巡航导弹进行首次水下试射 6月8日,法国国防武器装备总署(DGA)完成了海军新一代巡航导弹(MdCN)首次水下发射。这次发射是在一个模拟水下潜艇的水下平台上进行的,该水下平台安装在位于黎凡特岛的DGA导弹测试场。法国海军FREEM级多功能护卫舰平台将从2014年开始装备MdCN,新梭鱼级核动力潜艇将从2017年开始装备MdCN。试验中,所有发射目标都圆满完成,并对导弹从发射筒弹出、出水、与水下发射箱分离、转变至巡航飞行状态均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