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锂离子电池为载体的电源系统为航天器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多个电池单体经串联可扩大电池系统容量,即串联型电池系统.为准确估计串联型锂离子电池系统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针对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计算复杂、精度不高等问题,结合串联型电池系统空间状态方程,提出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法(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的串联型电池系统荷电状态估计算法.在恒流和脉冲两种工况下,通过对比分析UKF与EKF算法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匹配情况,证明了提出算法的准确性和高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分析倾转式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飞行剖面的变化和锂离子电池的动态特性对飞行性能的影响,结合锂离子电池等主要部件特性建立电动系统模型,提出考虑电池动态特性的eVTOL飞行器性能计算方法,并应用所提出的性能方法对锂离子电池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提炼eVTOL飞行器对电能的需求规律。示例飞行器性能仿真表明,锂离子电池动态特性对动力系统功率产生影响,使悬停垂降时电池输出功率密度仅为垂起悬停阶段的78%;同时影响巡航性能,使巡航末段单位能耗航时和航程相比于起始段减少16%和17%。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飞机碱性电瓶两种恒流充电的实现方法,并对充电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为航空公司购买充电设备及选择电瓶的充电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点火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微型无人机用小功率航空活塞发动机电容放电点火系统快速高效充电进行了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分析了传统充电升压变换采用恒频脉宽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方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开关频率可变、输出电压检测无需电阻分压实现的充电方式,推导给出了关断时间和充电时间的计算公式,设计实现了该充电电路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充电方式充电时间短,效率高;充电时间估算方法准确可靠,误差小,计算量少.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有着优异的性能,在民航行业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行业对其技术特征 和安全风险的认识还不充分,现行的规章条款缺乏足够的安全要求,国外局方针对锂离子电池颁发了专用条 件,但回顾相关事故可以发现,锂离子电池的验证和审查环节还不完善,相关条款更新修正的步伐也同锂电池 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不相适应。以航空锂电池事故为例,分析航空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风险, 从对现有规章条款和专用条件的解读出发,借鉴不同行业近年来积累的锂电池验证和使用经验,针对航空动力 锂电池的适航符合性方法提出一些改进方案,可作为现有锂电池适航符合性方法的有益补充,为自主建立健全 适航验证规范体系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6.
应用电瓶最佳受电原理,对常用飞机碱性电瓶的充电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脉冲恒流二阶段充电法是电瓶的最佳充电方法之一的设想,其可行性已被试验证实。利用该充电方法,研制成了飞机碱性电瓶专用充电器.实验结果表明该充电方法能大大提高电瓶的充电效率,延长电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电动无人机动力系统优化设计及航时评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王刚  胡峪  宋笔锋  谭唱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8):1834-1840
为提高电动无人机续航性能,针对动力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提出了相应的航时评估方法.首先采用涡流理论优化设计了小型螺旋桨,再通过实验测试优化选取了与螺旋桨高效率匹配的电动机.同时,考虑到锂离子电池放电倍率及电压降低对放电时间的影响,建立了恒功率条件下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模型.最后,根据优化得到的动力系统和电池计算模型,推导出有弯度机翼的电动无人机航时公式.某电动飞翼布局无人机飞行试验结果显示,优化得到的动力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测试得到的无人机续航时间与评估得到的理论值误差为12%,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在微/小型侦察机和空间飞行器等应用中有重要意义。构建三维纳米结构负极,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有效方法。综述了国内外锂离子电池新型三维纳米结构负极材料的发展,将其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三维纳米多孔结构、三维纳米阵列结构和三维纳米网络结构。涉及的材料包括碳类材料、合金类材料与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相对于传统二维平面负极,三维纳米结构电极可以减小离子迁移距离、增加电极/电解液界面面积、缓冲活性材料充放电体积变化,从而可以提高材料的储能容量,提高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改善电极的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9.
航空运输     
《国际航空》2014,(12):9-9
NTSB宣称787锂离子电池失火源于设计缺陷 经过近两年的调查,12月1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就2013年1月上句在波士顿发生的日本航空公司波音787锂离子电池失火问题发布最终报告。根据报告描述,位于日本京都的GS汤浅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存在设计缺陷,波音公司为确保安全性实施的检验也不充分。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厂不少单位都有591型电瓶车。保养好电瓶车的电池,对于发挥电瓶车的作用有很大意义。现将我在使用维护电瓶车方面的一些粗浅体会介绍如下,供有关同志参考。 一、电池型号及充电标准 我厂使用的电瓶车,其电池型号为DG—232或DG—250。电池的有关数据及充电标准分别列于表1、表2。  相似文献   

11.
锂离子电池是航空混合电推进系统的关键子系统,本文针对基于平板热管的航空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方案进行设计与性能评估。针对一款锂离子电池模组进行建模与验证,初步设计平板热管方案并进行仿真分析;在原方案基础上,对平板热管散热翅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并开展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可提高系统对流换热量。以优化后的平板热管为基础,结合航空器高空巡航工况的环境温度,平板热管换热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电池平均温度可降低10.6℃,降幅达18.83%。与水冷方案相比,平板热管优化方案散热能力与之相当,系统减重30%、能耗降低约63%。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动车充电安全方面的隐患,提出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动车电池充电保护装置的设计。该装置以单片机为核心,包含数字温度传感器、控制按钮、外接显示屏、降温风扇及其他组件。控制按钮主要用来设定温度,温度传感器分别装在蓄电池和充电器内部,若充电器或蓄电池温度超过系统设定的额定温度,控制系统将根据实时温度调节降温风扇的转速,实现降温或直接切断电源。本装置既安全又方便,适用于任何蓄电池等可充电电池,可以有效降低由于电池不良充电所引起的起火事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3.
空间锂离子电池现基本采用薄壁电池壳体,材质为LF21铝合金,用电子束焊接进行壳体封装。电子束焊接焊出的铝合金焊缝强度好,I级焊缝合格率高,故空间产品大多采用电子束焊接。但由于电子束焊接属于精密高能束焊接方法,对被焊工件焊缝的配合间隙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通过一些列试验来研究薄壁电池壳体焊缝部位配合间隙对电子束焊接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结论,以此来指导实际生产中零部件加工尺寸的设计和检验,提高产品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飞机的电动力系统技术概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电动力系统是一种使用电能的新型飞机推进系统,具有环境友好、高效节能等优点,有望推动飞机实现革命性发展。本文介绍太阳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子系统技术的现状、关键技术,并给出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了电动力系统的设计技术,包括蓄电池(锂电池)、太阳电池和燃料电池三种纯电动力系统以及基于活塞动力和基于电动力两...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载人月球任务多样、实施环境复杂等特点,分析了载人登月任务能源系统需求特点,结合国外载人月球任务航天器能源系统发展现状,提出了采用分布式能源网架构形式,逐步构建多源互补、物质循环利用、功率扩展的多子站互联能源系统。采用太阳电池、燃料电池、空间核能或锂离子电池等不同能源类型构建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并详细梳理了能源技术重点研究方向和共性关键技术,为未来载人月球任务能源系统顺利实施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锂离子电池为载体的电源系统为航天器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一种有效 的方式。通过多个电池单体的并联可扩大电池系统容量,即并联型电池系统。针对锂离 子并联型电池系统的工作特性,因电池单体性能参数不一致而难以被准确表征的问题, 分析各电池单体性能参数与电池系统性能参数的扩展关系及并联电路工作特性,提出一 种基于SOC 补偿器的并联型电池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在Matlab/Simulink 环境下搭建电池 系统仿真平台,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杨娟  牛江昊  张青松 《航空学报》2023,(23):290-299
为确保全寿命周期内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状态处于可控范围,掌握老化锂电池的热危险性变得尤为重要。开发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无损检测与原位检测热失控气体爆炸危险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循环老化程度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气体爆炸极限及爆炸危险性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未经老化的锂电池相比,老化电池在热滥用条件下达到热失控所需热量减少;内部层状结构形变随着循环老化程度的加深而加剧,爆炸范围呈现收敛的趋势,并在锂电池经历120圈循环老化时达到最值。未老化锂电池的热失控气体的最高燃爆温度为203.4℃、最高燃爆压力为0.458 5 MPa,老化电池的热失控气体的燃爆危险性显著降低,随着老化程度的提高,虽然热失控气体的爆炸危险性有轻微回升,但仍远低于未老化电池。研究结果证明了CT无损检测与原位检测热失控气体爆炸危险性相结合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构建锂电池危险程度演化机制数据库及探测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研究进展和产业化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利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电解液,采用多层薄膜堆垛的平面结构,属于新一代的锂离子电池,在军民两用的可穿戴设备、便携式移动电源、汽车和航空动力电池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该类电池因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高比容量和高能量密度等优势性能受到业界广泛关注。本文概述薄膜锂电池的分类和充放电原理,总结正负极、电解质薄膜材料的发展历程和薄膜制备手段的改进,对比各类电池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引入该方向最新的研究进展:三维薄膜锂电池,可变形的柔性电池,高电压、大容量电池组。汇总国外商用电池产品、关键优势技术、电池制备设备,提出薄膜锂电池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国内潜在的产业化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发展,电动汽车、消费类(3C)电子产品、储能装置等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250 mAh/g)、高工作电压(≈3.6 V)及低成本等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代商用高比能电池正极材料。首次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差、电压/容量衰减快等问题限制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工程化应用。本文综述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从材料结构、电化学反应机理、失效机制和改性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研究表明,采用离子掺杂、表面包覆、晶体结构调控等技术,可显著改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后,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Saft公司是一家著名的法国航空电池制造商,作为公司为客户服务的项目之一,公司为用户提供免费培训服务,使之不断在业务上“充电”。因为能为用户提供目前世界上高等级的航空电池培训服务,所以Saft还有着电池大学的美誉,公司通常在法国波尔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