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尽管美国会将今年战略防御计划局(SDIO)申请的经费减少了32%,即从53亿美元减少到36亿美元,但SDIO还是为下述几项主要研制项目增加了经费: 1.试验和评定动能武器的费用从1.008亿美元增加到1.621亿美元。 2.化学激光器的费用从0.866亿美元增加到1.085亿美元。 3.用于验证/鉴定计划的系统分析和作战管理支援项目的费用从30万美元增加到2750万美元,战区  相似文献   

2.
美国政府将1994财年NASA的财政预算从143.3亿美元增加到152.7亿美元。实际支出将为146.7亿美元。 今后5年,NASA财政预算基本不变,平均每年将增加2.5%,而预计同期通货膨胀率为3%。克林顿政府将削减NASA空间站和其它计划的拨款(削减  相似文献   

3.
根据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预测,从现在起到1994年,美国的国防采购费用将每年减少1.5%,但由于武器系统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先进,用于电子设备的费用仍将保持不变。 在年度的国防需求十年展望中,EIA预测,美国国防部总的采购费用将从1987年的867亿美元减少到1994年的759亿美元,然后再开始适度回升,从1994年到1998年每年将增加0.5%。  相似文献   

4.
据《军事技术》1991年10月报道,尽管防御武器出口市场疲软,但近5年中,美国的武器销售额明显升高,从1986财年的65亿美元涨至1990财年的185亿美元。这些增长大多数来自中东和亚洲四国(埃及、南朝鲜、日本、沙特阿拉伯),这些地区向美国购买的武器占美国防御武器出口的大部分。 据美国防安全援助局(DSAA)说,美国对埃及的武器销售额1986年为5.68亿美元,而1990年却增加到11亿美元。同一时期,对南朝鲜的销售额由1.67亿美元增加  相似文献   

5.
从1980年两伊开战以来,据保守地估计,参战双方从53个国家购进了400多亿美元的武器。两国进口武器的总额占1984年世界武器进口总额的1/4,占中东武器进口额的55%。 1986年伊朗进口武器约22亿美元,列世界第三,而伊拉克进口约77亿美元的武器,名列世界第一。 当然,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武器进口立即结束,两伊都要为战争的损失而补充各自军队的装备,但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很久,尤其对弹药的需求量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6.
据欧洲咨询公司2004年版《世界政府航天市场展望》预测,到2010年,各国政府的航天支出将从目前的430亿美元增至500亿美元。预测认为,航天产业发展前景良好,而军事航天开支增加(尤其是美国)将推动航天产业的强势增长,但各地区的增长态势又有所不同。报告的主要结论包括:(1)民用和军事航天开支将逐步拉近。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和国防部预计,军事航天预算占全球95%的美国国防部有望在2010年将其年度航天开支提高到250亿美元,比2003年175亿美元的水平高出40%以上。到本十年末,各国军事航天预算自冷战结束以来将首次接近民用航天计划预算。2003…  相似文献   

7.
瑞典武装部队从博福斯导弹分部订购了价值0.32多亿美元的RBS 70 Mk 2型面空导弹。加上1988年初挪威的订货,RBS 70 Mk 2的销售总额已近1.12亿美元。挪威是这种导弹的第一个用户,也是使用这种系统的最大一家用户。  相似文献   

8.
美国1991年财年的航天预算约355亿美元,其中美国航宇局占135亿美元,国防部占205亿美元,其余分配给商业和能源部。 1991财年美国航天工业销售总额为305亿美元,占航空航天销售总额1405亿美元中的很大一部分。据估计,1992财年上述两项销售额分别为315亿美元和1430亿美元。据报道,美国商业航天1991年的收入为39亿美元,1992年达47亿美元,其中卫星通信市场占60%以上。  相似文献   

9.
日本航天活动委员会正在为1993财年航天活动申请2030亿日元(16.2亿美元)预算,比1992年增加140亿日元(1.12亿美元)。 1992财年预算申请额比1991财年也增加7%,1992财年日本政府拨款为1890亿日元(15.1亿美元)。 这项预算申请先要送到财政部批准,然后于1993年初在国会投票通过。日本1993财年从1993年8月开始。 预算的大部分款项属于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它将得到1520亿日元(12亿美元),比1991年的1440亿日元增加6%。  相似文献   

10.
美众院7月底决定从航宇局2000财年135亿美元的预算申请中砍掉14亿美元。受影响最大的空间科学计划被砍掉6.4亿美元,砍幅达29%;一些卫星和探测器被取消了预算,未来火星探测任务预算减少了7500万美元。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计划被分别削减了1.5和1亿美元。地球观测系统计划被取消了1.5亿美元的未来任务经费。旨在研制低成本科学卫星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2年12月5日俄总统普京签署批准的未来3年俄联邦预算法案,2013 ~2015年俄联邦航天预算分别为1832亿卢布(约59.5亿美元)、1847亿卢布(约60亿美元)和2106.5亿卢布(约68.4亿美元).2013年比2012年的预算(1518.2亿卢布)增长20%.其中,获得俄联邦航天预算绝大部分款项的联邦航天局2013 ~2015年的预算拨款量分别达到:1676.29亿卢布(约54.4亿美元)、1704.41亿卢布(约55.3亿美元)和1865.02亿卢布(约60.6亿美元),占俄罗斯当年航天预算总量的比例见表1.  相似文献   

12.
晓春 《卫星应用》2005,13(3):F0003-F0003
据美国“国际航天商业委员会”2005年8月10日发布的《2005年航天产业现状》调研报告透露:2004年全球航天产业来自商业服务和政府计划的总收入达到1030亿美元,并预测到20i0年将会超过15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美国1988年的全部航天预算为264亿美元,居世界之首位,其中国防部占172亿,NASA占87亿。 苏联1989年首次公布了它的航天预算,其1989年用于空间项目的经费约90亿美元。 ESA成员国1988年的全部航天预算大约为36亿美元,其中有22亿美元由ESA控制。ESA成员国中,法国的预算经费为10.63亿美元,西德为6.78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1999,(5):18-19
美国基斯特勒宇航公司正在建造其第一枚可重复使用的K-1运载火箭以及两座发射场,准备在明年初进行首次发射。设计、研制和经营这种可复用运载系统共需要7.5亿美元的资金,目前已筹集到5亿美元。K-1运载火箭可以把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尽管已有相当多的资金做后...  相似文献   

15.
今年2月6日,里根总统在联邦政府讲演中说:“尽管对预算实行了控制,我们仍在为研究与发展谋求创纪录的拨款。”事实确实如此,里根提交给国会的1986财年的预算表明,联邦政府的全部研究与发展经费将达到576亿美元,即在今年510亿美元的基础上增加了13%。里根政府认为,科学研究对技术创新、经济繁荣和军事力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1986财年的研究与发展预算有一个人们熟悉的特点,即最大的受益者是国防部。1986年美国国防部用于研究与发展的费用将从今年的323亿美元增加到394亿美元,大约增加22%。加上能源部的武器计划,明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9,(2):27-27
NASA于2008年12月23日宣布,它已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轨道科学公司这两家私营航天发射公司签订了总计35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货物运输合同。该局从轨道科学公司订购了8次发射,价值19亿美元,同时从太空探索公司订购了12次发射,价值16亿美元。与波音、洛马和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联手参与竞争的行星空间公司没有拿到合同。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航宇局估计,航天飞机生产计划的费用几前已约40亿美元(1980年币值)。1979年初曾估计为31亿美元。自开始执行航天飞机计划以来,每年费用增长为30~35%。“生产计划”的内容包括:生产第二、第三和第四架轨道器,检修第一架轨道器;制造供  相似文献   

18.
布什总统为NASA1991财年的预算申请了151.25亿美元,其中包括自由号空间站所需的24.5亿美元。该数字比1990财年国会批准的123亿美元(1990财年预算申请为132.7亿美元)的拔款增长了24%。 NASA局长特鲁利计划将NASA1992财年的预算增加到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航空航天工业在八十年代将稳步增长,因为对过去的投资问题的争论已趋结束,而且政府把高技术视为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以及新的硬件发展的动力。据加拿大宇航工业协会估计,加拿大各公司的航空航天产品销售额1985年为40亿美元。预计1986年可增长10.6%,达到44亿美元。该协会估计,如果在整个八十年代保持这一增长速度的话,到1989年,航空航天产品的销售额将达到60亿美元。加拿大航空航天界的产品还进入了电子  相似文献   

20.
廖春发 《卫星应用》2007,15(1):23-27
据2006年6月,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发表的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卫星产业销售收入为8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如果将SIA未统计的载人航天和卫星导航等领域数百亿美元收入也计算在内,2005年全球航天产业的总收入可能已突破1200亿美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