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4,(9):66-66
8.2%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人类DNA的仅有8.2%是“起作用的”。其中,略多于1%的人类DNA与蛋白质合成有关,另外7%的人类DNA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体部位。参与激活和抑制给蛋白质编码的基因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8月17日,美国媒体报道,科学家首次在彗星尘埃样品中发现了组成蛋白质最基本的物质氨基酸,从而为地球生命源自太空说提供了新的证据。这也是人类利用航天器在太空探索上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3.
航天简讯     
航天简讯在“尤里卡”上成功地生长虾壳色素蛋白质晶体在空间制造虾壳色素的蛋白质晶体,是由欧空局(ESA)的回收型试验卫星“尤里卡”完成的。在微重力条件下因无对流产生,和地面相比能产生粒子大的晶体。倘若能查明其结晶的立体结构,对人类研究蛋白质晶体是一大贡...  相似文献   

4.
隐花色素二号蛋白质是感应地球磁场的关键,实验发现将人类的隐花色素二号放进缺乏该蛋白质的果蝇里,可以修复果蝇的地磁定向感应力。果蝇和人类是天差地别的两个物种,但是人类的蛋白质却能在果蝇身上起作用,令人眼前一亮,而我们的眼睛里有很多这种蛋白质。神经科学家史蒂文·瑞波特表示:"人类视网膜上是否可以分泌大量隐花色素,而成为有光感的磁场感应器呢?我们不知道这种蛋白质分子是否在人类视网膜上也可以起到感应地磁的作用,但似乎是有可能的。"在该研究发表之前,隐花色素的导航功能只是一种推论和观点,而之后的科学家则形容隐花色素就好像量子罗盘,当  相似文献   

5.
采用X-ela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必要前提是获得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空间微重力环境是生长优质蛋白质晶体的理想场所.蛋白质样品的加载工艺对于空间蛋白质结晶实验的成效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为神舟八号飞船空间实验新研制的毛细管式空间蛋白质结晶室,结合样品加载基本流程,对加载工艺和伴随的气泡缺陷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深入分析,确定了针头形状、毛细管封口质量和硅化效果、样品加载工具以及毛细管夹持方式等影响因素,并获得了实验测试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毛细管烧制工艺和样品加载工具,研制和使用专用毛细管夹具等措施,简化了蛋白质样品加载工艺,消除了气泡缺陷,提高了加载效率.新工艺的实施保证了空间实验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用国产装置进行的空间蛋白质结晶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国内研制的管式汽相扩散结晶装置,在我国返回式卫星上,成功地完成了两次空间蛋白质晶体生长实验,10种不同种类的蛋白质配制的48个样品在空间的出晶率分别达52%和80%,其中少数蛋白质生长出了较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结果表明,空间的微重力环境利于改善蛋白质晶体的生长,而且在结晶条件优化足够好的条件下,在空间里能生长出比地面晶体尺寸较大、形态较好和内部有序性较高的蛋白质晶体。本文还就微重力对蛋白质晶体生长的具体作用及其开发利用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能解开生命之谜吗?殷学仁蛋白质所演示的大部分化学“诀窍”就如我们所知是使生命得以延续——唯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是例外,蛋白质没有复制自己的蓝图,那个重要信息储存在基因中。现在美国化学家们已经制造出了不需要帮助就能复制自己的蛋白质,他们的实验结果证明...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地球上所有的有机生命体,从原始动植物开始直到现在分门别类了的物种实体,其生命的活动基础,是由能够进行新陈代谢、遗传记忆、自我复制和自然选择等生物化学反应的大分子碳链组成。我们定义其为复杂的分子组合物——具有有序的新陈代谢功能的蛋白体。蛋白分子与作为生命的物质载体的核酸分子,参加这些生物化学反应,分子结构不断更新、不断组合。蛋白质则在有机体细胞内,依靠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的催化和遗传作用,实现再生合成。蛋白质是由一个一个微观的氨基酸组成的。目前有机化学已知的氨基酸类别大约有100余种,而能够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占其中20%。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能够看见地球的磁场。一直被认为是海龟、燕子等这些动物长途旅行家的专属本领.但是人类的眼睛或许也具备这种能力。隐花色素二号蛋白质是感应地球磁场的关键,实验发现将人类的隐花色素二号放进缺乏该蛋白质的果蝇里,可以修复果蝇的地磁定向感应力。果蝇和人类是天差地别的两个物种,但是人类的蛋白质却能在果蝇身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维回转器回旋条件下拟南芥种子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重力性反应是植物适应地球重力环境的一个重要生理过程, 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反应机制, 但是, 微重力是否影响植物种子发育至今尚无一致性结论. 本文研究了三维回转器回旋模拟微重力对拟南芥种子发育(胚胎发育与代谢活动)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三维回转条件下, 拟南芥果荚出现不规则弯曲或扭曲形态, 形成的种子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明显增加, 盐溶性贮藏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而碱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 球形胚时期的种子对三维回转处理最为敏感. 对球形胚时期的植株进行短期的三维回转处理可抑制胚柄细胞的分裂和伸长, 而胚柄伸长受阻可能会影响到营养物质向胚胎中输送, 进而导致部分胚胎败育. 对种子干燥脱水阶段的植株进行三维回转处理不影响胚胎的发育, 但会导致种子贮藏蛋白质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对生命的奥秘似乎十分好奇,纷纷涉猎此领域进行研究,但方法似乎有一点欠妥?人人都知道,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探索氨基酸在地球上的产生对研究生命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是科学家们便派出飞行器去其他行星或是通过其他手段去寻找能为生命...  相似文献   

12.
接着我又问他:“你们在UFO理论方面重点研究哪些问题?有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说到这里,比尔先生反倒客气起来.他说:“首先我个人在这方面还是以学习为主。当然有的人在做一些诸如超光速、新动力、新材料、通信传导等等的研究,目前应该说还是推理假设。但有些原  相似文献   

13.
基因是生命的中介物——蛋白质复制的基础,基因更是细胞和生命复制的基础,是自然界有机化合物分子产生之后产生的。虽然基因指挥了各种蛋白质和细胞的复制,但是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和酶要产生在基因产生之前。基因分子的产生同三四十亿年前地球上非常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和海水以及类似于芬兰桑拿浴的那种气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三个条件是基因和生命产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20世纪50年代之前,欧美的科学家们在封闭的玻璃容器之中加入蒸馏水和各种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氢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等),然后通电产生电火花放电效应,并且适当加热或者用紫外线,或者X射线进行照射。结果这些科学家们前前后后分别从这些有机化合物当中培育出了组成生命的中介体——蛋白质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他是骗子,有人说他是奇才,无论如何进行UFO研究对乔治·亚当斯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支UFO,让我们且看他如何说吧!  相似文献   

15.
7月底,美航宇局局长博尔登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院长金承祚在华盛顿举行会晤,讨论了航空研究与空间探测合作事宜,包括韩国的无人探月任务和美航宇局的小行星回拖项目。这是博尔登同金承祚首次会面。博尔登说,双方在航空研究方面有共同利益,已找出了合作机遇。他说,双方还已在国际空间探测协调组的框架下开展了几年  相似文献   

16.
美国有效载荷系统公司(PSI)首次搭载在苏联和平号空间站上的蛋白质晶体生长实验获得成功。这次实验并未使该公司获得多大的利益,但却证实了它的使用价值,可期待今后争取更多的用户。 PSI的蛋白质晶体实验装置于1989年12月20日搭载在进步号无人货运飞船上,由它送至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实验。在1990年2月19日清晨随联盟TM-8宇宙飞船和航天员一起返回地球,同日下午5时  相似文献   

17.
五、细胞的演化细胞膜美国科学家S·奥特曼和T·凯奇发现,RNA高分子有自我催化功能,即能把自己一分为二,并再次结合起来。这样不断地自我复制,不断进化,进而能合成蛋白质和脂类。蛋白质反过来又可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任军 《飞碟探索》2002,(1):44-44
科学家们找到了解释原始生物世界的一条原来缺少的证据。利用在实验室中模拟进化的方法,他们产生了第一个可以复制其他RNA分子的RNA构成的酶,这是在DNA和蛋白质出现之前的理论世界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能力。将近20年前,可以催化化学反应的核酶的发现导致了现代生命可能是从一个原始的“RNA世界”进化而来的想法。RNA可以同时干DNA和蛋白质的活儿,携带基因信息并将信息复制到下一代。但是科学家们一直没能够得到可以复制其他RNA序列的RNA分子,这个功能在现代生物化学世界中是由叫做RNA聚合酶的蛋白质酶完成的。复制活动是RNA…  相似文献   

19.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光电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神经网络不仅被广泛用于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机械人、统计学等领域的信息处理中,还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光电检测.综述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光电检测中的最新应用进展,重点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谷物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在线监测、结构光三维视觉检测、焊缝缺陷射线实时成像识别、表面粗糙度及球半径精密测量应用中的优点和局限性,以期进一步推动本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五角大楼官员四月一日说,苏联的战略防御激光武器目前很可能已经进入样型研制阶段,并可能在八十年代后期投入应用。五角大楼还说,苏联正在研究之中的还有更先进的反卫星系统。这些系统包括天基动能武器、地基和天基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和射频武器。显然苏联认为在未来反卫星应用中,这些技术要比正在发展的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