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宇  蔡体敏  吴心平  何洪庆 《推进技术》1993,14(1):16-21,27
以任意设计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几何形状为对象,分析研究了燃面燃烧移动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一种三维复杂燃烧移动边界的示踪方法。它可以用于流场计算、发动机性能预示计算和侵蚀燃烧计算中,也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燃面计算的新方法。文中以假想三维局部翼形装药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铝颗粒云燃烧特性,把握其研究进展,并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本文首先简述了铝颗粒点火、燃烧过程,总结了铝颗粒燃烧机理;其次,综述了铝颗粒云燃烧的实验、理论和模拟研究进展,从不同维度分析了影响颗粒云火焰速度的关键参数,并提出颗粒云燃烧的研究方向,包括提升颗粒云燃烧实验颗粒分散均匀性与表征精度、降低火焰传播速度等实验结果散差、改善颗粒云燃烧理论预测模型精度及构建实用的颗粒云燃烧模拟CFD模型。  相似文献   

3.
徐忠民 《推进技术》1997,18(1):96-100
讨论了少烟丁羟合推进剂高压下侵蚀燃烧与装药装填密度的关系,给出了计算变截面装药气流速度方程,总结了在此推进剂在P≥15.0MPa下侵蚀燃烧规律,为装药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X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对推进剂和过氯酸铵-粘合剂的多层夹心件之熄火样品的观察,研究了在复合推进剂的燃烧中,压强和添加剂CaCO_3对过氯酸铵被熔化粘合剂覆盖的面积分数(γ)和过氯酸铵的凝相反应分数(G)的影响。在作者已提出的“两区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新的“统一模型”(UM)。该“统一模型”是一个进一步考虑了熔化粘合剂的覆盖,在覆盖下存在反向气化和受燃速调节剂(例如CaCO_3)控制的凝相反应的理论模型。为了计及过氯酸铵颗粒尺寸的分布,像PEM模型一样,统计的方法也被引入了本模型。本模型不仅能用来分析初温、过氯酸铵颗粒尺寸及其分布对燃烧特性的影响,而且可以用来解释平台、麦撤和常规的燃烧特性。同时,本模型还能够成为研究包括负压力指数在内之固体复合推进剂的侵蚀燃烧与燃烧不稳定性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郜冶  张唯 《推进技术》1985,6(2):28-38
本文论述了在一般情况下J值衡量侵蚀燃烧压峰比的合理性,提出了值作为评定侵蚀燃烧压力峰限制参数的局限性和不确切的理由。并导出了存在界限流速位置时平均燃速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应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径向不稳定燃烧完成了初步分析,并分析了声腔的阻尼特性。数值方法采用一步隐式预测、两步显式校正进行非定常流动计算的PISO算法。建立了不稳定燃烧声腔分析模型及压力挑动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压力扰动波的传播过程考察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硝胺复合推进剂燃速特性和燃烧模型的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泰岳 《推进技术》1989,10(3):54-59,7,86
本文在分析硝胺复合推进剂燃烧特点的基础上,对有关硝胺复合推进剂的燃速特性和燃烧模型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并指出了进一步模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曹泰岳 《推进技术》1989,10(5):51-57,34,75
本文对AP-CMDB和HMX-CMDB推进剂的燃速特性和燃烧机理进行全面的述评.虽然同属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且表面结构皆高度非均相,但气相燃烧波结构和燃烧机理及燃速特性都有很大差别.AP-CMDB推进剂燃烧的久保田模型已趋定型,而HMX-CMDB推进剂燃烧的久保田模型则在近年内已有了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推力室中压力剧烈振荡区域的燃烧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施加任何扰动的情况下,对液氧/煤油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模型燃烧室进行三维非稳态数值模拟,获得了其中的压力自激振荡现象。基于定义的能够辨识定容和定压燃烧特征的第三邓克尔数分析了压力剧烈振荡区域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在压力剧烈振荡区域内,第三邓克尔数取值很大,即发生了准定容燃烧或介于定容和定压之间的燃烧过程。可见尽管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整体表现为定压燃烧特性,但在头部附近区域出现了局部具有非定压特性的燃烧过程,其产生的压力膨胀波来不及迅速传播而使当地的压力迅速升高,形成了定容弹效应,从而导致了燃烧不稳定性的发生。该压力峰的传播及其与室壁相互作用在燃烧室中产生声学不稳定性,与研究燃烧不稳定性的定容弹试验机理相同。  相似文献   

10.
本篇通过燃气燃烧特性的分析,指出了强化燃烧的措施,并通过燃气燃烧污染因素的分析,指出了污染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传热对微型发动机预混催化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俊杰  闫龙飞  宋稳亚  刘志超 《推进技术》2014,35(10):1363-1371
为了研究传热对微型发动机燃烧室内甲烷催化燃烧特性的影响,采用CH4和空气的预混合气体,对在活塞上表面和燃烧室顶部涂有Pt-La/γ-Al2O3催化剂的传热情况下的微型发动机的催化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详细对比分析了3种典型的管壁材料(Si,Fe和矾土),有、无催化涂层及绝热与传热情况下的微型发动机燃烧室内CH4的催化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对于Pt-La/γ-Al2O3催化下自由活塞式的微型发动机,受尺度减小引起的传热损失对催化燃烧过程影响不大;有催化情况下的燃烧效率明显高于无催化,催化燃烧具有更高的燃烧室内温度,可以实现更高的动力和电能输出,微型发动机(MEMS微推进系统)具有更高的输出功率和能量密度;管壁材料为导热系数较小的矾土的催化燃烧效率略高于导热系数较大的Si;微型发动机燃烧室的壁面材料应采用具有承受应力高、适应温度广、机械性能及抗变形能力强等优点的耐火陶瓷。  相似文献   

12.
自燃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聂万胜  庄逢辰 《推进技术》2000,21(4):63-65,76
发展了自燃推进剂(MMH/NTO)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性的综合分析模型。以蒸发作为燃烧速率控制过程,研究了燃烧不稳定性的机理,提出了轴向声腔模型并对其抑制不稳定燃烧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声槽特性频率驿燃烧不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描绘出声腔影响燃烧不稳定性的具体场景,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及试车结果是相符的,对轴向声槽的分析设计将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侵蚀燃烧所产生的压力峰补偿增面燃烧段低压部分的构想,从而达到在实际上消除初始压力峰的目的.并且通过设计实例及其实验结果,说明了这一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固体推进剂裂纹对流燃烧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固体推进剂裂纹内的对流燃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隐式TVD格式求解有加质的二维粘性可压流的控制方程,并且考虑了侵蚀燃烧效应,计算获得了对流燃烧条件下裂纹内部压力分布,讨论了裂纹长度、高度对裂纹尖端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振荡燃烧过程的同步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昊  唐豪杰  黄铮  朱民 《推进技术》2011,32(1):130-134
振动燃烧是由非稳定燃烧放热和压力脉动互相耦合产生的系统振荡过程。振荡燃烧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对自激振荡燃烧相互耦合过程进行研究,得到系统的闭环特性。另外还可以对燃烧系统施加特定的扰动以得到燃烧系统的开环特性。为了研究振荡燃烧的动态过程,需要实现不同物理量的同步测量。相同步方法能够实现压力脉动与燃烧放热率脉动的同步测量,确定二者间的周期变化关系。通过对两个不同振荡类型的实验台进行相同步测量,分析振荡燃烧过程中压力脉动与放热率脉动的相位关系,并讨论了相同步方法的误差,提出了不同实现方案。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提高火焰测量的相同步技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合理的气-雾两相流流动、混合、燃烧、传热和NOx生成数学模型,对模型燃烧室内航空煤油的高温空气燃烧(HiTAC)特性进行了CFD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组织燃烧,能使航空煤油实现HiTAC燃烧特性。燃烧室内温度梯度明显降低;燃烧温度场趋于均匀;有效降低污染物NOx的排放。计算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重油HiTAC燃烧试验结果有相同规律。  相似文献   

17.
RP-3航空煤油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RP 3航空煤油燃烧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定容燃烧弹中试验测量了初始温度范围为390~450K、初始压力范围为01~07MPa、当量比范围为06~15条件下RP 3航空煤油的火焰发展特性,并分析了RP 3航空煤油火焰稳定性与层流燃烧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无拉伸火焰传播速率与层流燃烧速率随初始压力的升高或初始温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但燃烧压力峰值却逐渐升高;随当量比的升高,无拉伸火焰传播速率、层流燃烧速率与燃烧压力峰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无拉伸火焰传播速率与层流燃烧速率在当量比为12时达到最大,燃烧压力峰值在当量比为10达到最大;马克斯坦长度随当量比的增加或初始压力的升高而逐渐变小,火焰前锋面稳定性变差,但是,初始温度对马克斯坦长度的影响不确定。   相似文献   

18.
王志琴  胡春波  李孟哲  胡加明 《推进技术》2021,42(11):2538-2545
为获得金属粉末燃烧装置燃烧产物的反弹特性,进而为金属凝相燃烧产物收集装置的设计提供指导,在收集并分析了铁粉燃烧产物特性的基础上,搭建了壁面碰撞反弹装置,开展了凝相燃烧产物与石墨板反弹特性实验研究,获得了铁粉燃烧产物与石墨板碰撞反弹后的法向反弹系数(en)与切向反弹系数(et)随粒子入射速度、入射角度的影响规律,并拟合了反弹系数多项式。结果表明:真实燃烧产物实验条件下,铁粉凝相燃烧产物的入射速度对en和et影响不显著,但入射角度对en和et的影响较大,表现为en随入射角度的增加而增大,et随入射角度的增加先减后增,但增幅较小,当入射角度大于58°时,et又出现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少霖 《推进技术》1988,9(5):70-72
一、试验方法作者利用不同长度、等燃喉比K_n的火箭发动机来进行侵蚀燃烧的试验研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侵蚀燃烧条件真实,它对发动机性能参数的影响能够直接地观察到.不同长度的发动机是由不同数的或半长的组件组合而成(见图1),每一个组件的长度是0.488m.组件组合的选择是为了获得不同的侵蚀燃烧条件.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金属颗粒蒸汽相扩散燃烧模型和燃烧产物多相成核理论,对铝粉燃烧所形成的Al2O3平均粒径进行了计算研究。根据计算结果,就环境因素对铝粉燃烧区域中的温度、燃烧产物的过饱和度及其凝聚成核速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环境压强增加,铝粉燃烧温度和液滴表面温度提高,铝粉燃烧产物平均粒径降低;环境压强对参数分布特性的影响比环境温度的影响更为显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