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双层卷焊管的特点以及在汽车制动硬管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所开发的汽车制动硬管在工艺方面的要求。经批量生产及应用,双层卷焊管完全能适用汽车制动硬管的生产并具有其它管材不可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对经不同温度加热随后空冷的TC4钛合金在-196~350℃范围内进行了外约束型热疲劳试验。结果表明:经单相区加热的合金,其热疲劳裂纹易于沿原β相晶界处萌生,以穿晶的方式扩展,对热疲劳裂纹萌生抗力较低。而经950℃加热的合金,其热疲劳裂纹易于沿初生α相与基体(条形的α+β相)的界面处萌生,裂纹易于切过条形的α+β相扩展,其热疲劳裂纹萌生抗力最高。经900℃加热的合金,其热疲劳裂纹易于沿初生α相与基体的界面处萌生并沿其扩展,合金的热疲劳裂纹萌生抗力也较低  相似文献   

3.
以热粘弹理论和动力有限元法为基础,结合机械撞击载荷下固体推进剂裂纹摩擦热点细观模型,分析计算了发动机壳体和装药结构撞击变形及装药内部热点形成,确定了产生高温热点撞击临界速度。计算模型中考虑了推进剂初始弥散细观裂纹离散、裂纹扩展对推进剂宏观力学性能影响、基体粘性加热对热点形成影响等问题。通过与高能炸药Steven撞击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计算了某小型发动机撞击试验临界速度。  相似文献   

4.
45钢淬火开裂倾向很大。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淬火加热温度,组织和硬度与开裂倾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地选择加热温度,控制淬火组织及硬度,并对回火温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可在不降低使用性能的情况下,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淬火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普通淬火回火及等温淬火对5CrMnMo钢疲劳裂纹萌生抗力及扩展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钢的淬火温度,其疲劳裂纹萌生抗力增加,在等硬度条件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也减慢了;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减慢,但疲劳裂纹萌生抗力变化不大;经880℃加热450℃等温6小时再经480℃回火2小时的试样,比试验的其它工艺规范处理的试样疲劳裂纹萌生抗力均高,而且,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也最慢。同时还对出现上述疲劳性能变化规律的机制进行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采用表面裂纹法试验证实,37SiMnCrMoV钢在现行淬火和回火两道工序之间增加一次加热到接近Ac_3点的((?) γ)相区的亚温淬火,可以在保持屈服强度不变的前题下显著地提高Kiscc值。对裂纹试样采用低于屈服应力短时予过载处理,可以极显著地提高Kiscc值。声发射检测表明,予过载处理基本不改变应力腐蚀裂纹扩展前的孕育期,却大大延长裂纹亚临界扩展的时间。由准解理和韧窝的混合断口代替了原来的沿晶断口。  相似文献   

7.
采用鱼骨状可变拘束裂纹试验探讨了不同的焊接工艺参数、不同填充材料焊接LY12CZ铝合金时其热裂纹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影响该合金焊接热裂纹的因素,从而为选择适宜的工艺规范参数和填充材料提供了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焊缝金属的合金成分和焊接工艺规范对其抗裂纹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鱼骨状可变拘束裂纹试验、FiSCO试验,针对型号产品生产中遇到的铝铜镁合金TIG焊的结晶裂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缝组织表现为方向性强的粗大柱状晶,并沿晶界在拉应力作用下形成结晶裂纹。通过改善焊丝合金成分、采用脉冲波形、调整工艺规范参数及热处理工序,从而提高了焊缝的抗裂性,消除了焊接结晶裂纹。  相似文献   

9.
针对万吨水压机下横梁出现的多处裂纹,为防止在补焊裂纹过程中出现问题,设计出万吨水压机下横梁局部结构的模拟试件,进行了补焊试验。焊接试验时选用了三种焊接材料,研究确定了焊接规范和工艺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保障,也为下横梁裂纹的实际焊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飞行器进入火星大气时气体辐射加热对防热设计带来不确定性,在简述火星探测和气体辐射研究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火星进入气体辐射加热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首先,针对火星大气环境描述了气体辐射加热的概念和问题由来。其次,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火星进入气体辐射加热基础模型的数值和试验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热化学非平衡气体动力学、气体辐射特性和辐射传输的计算模型与方法等数值研究;地面测试设备、试验技术和模拟火星大气环境的气体辐射测量与验证等试验研究。再次,综述了流动辐射耦合和后体气体辐射加热等火星进入器设计方面开展的研究。最后,对未来火星进入气体辐射加热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双层卷焊钢管的冲切为例介绍了钢管的一种高精度剪切方法──冲切以及其改进方法。重点论述了刀具的改进设计,而该装置重点在于切槽拉刀和冲刀。同时指出了冲切在大规模钢管生产中,尤其是精细钢管生产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钛(TA7)垫板成形时产生裂纹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分析、研究和试验,摸索出了钛合金薄板的成形规律,最终解决了钛垫板裂纹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复合材料损伤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某飞行器的复合材料壳体损伤进行了检测研究。采用数值分析模拟了超声激励下复合材料损伤处的摩擦生热及热传导过程,分析了裂纹处的温度分布及裂纹尺寸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利用超声波发生器对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试件进行了试验,根据表面温度的分布实现了对损伤的定量识别。结果表明,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到复合材料表面及浅表面的界面贴合型损伤(如分层,疲劳裂纹等);对损伤的定位准确、检测结果直观、不存在加热非均匀等问题;选择恰当的耦合材料能有效消除"驻波"现象的产生,并提高损伤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钛合金材料在常温下弹性大,卷焊成形后圆筒几何形状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不锈钢芯棒进行加热胀形、校园的工艺方法,介绍了钛合金薄壁圆筒热胀形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用CTS试件及不连续位移法研究复合材料板裂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TS试件研究了带裂纹的F12有机纤维/环氧基体复合材料板裂纹法端附近的应力,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试验手续、加载方式数据处理;用不连续位移法对该 年进行了数值分析,试验和数值分析计算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6.
载人飞船防热层表面的突起部件会使周围流动分离,引起较大的局部加热,因此,需要进行地面模拟加热试验,验证这种带有突起物防热结构的性能。对模拟参数和各种加热模拟装置作了分析和评估后,确定试验在大尺度的等离子电弧烧蚀风洞里进行。模拟的参数为:热流密度、总加热量、来流马赫数、流动状态和几何形状。地面试验的结果与飞行结果相当符合。  相似文献   

17.
动环是氢氧发动机涡轮泵端面动密封的关键件,其镀铬密封面的质量要求很高,不允许有裂纹,但加工中很易出现网状裂纹。通过试验、分析、摸索出了一套较成熟的工艺方法,如选用砂轮粒度、磨削用量、镀液温度以及冷却状况等,有效地防止了网状裂纹的形成,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在具有应变梯度、填充密度大的复合推进剂中裂纹扩展的特性。采用中心有楔形裂纹的双轴试样。在室温、恒定十字头速度下进行试验。考虑了两种裂纹长度。通过分析试验数据来研究初始裂纹长度和非均匀总应变场对推进剂裂纹扩展特性的影响,还研究了测量裂纹长度所用时间间隔对裂纹扩展速率计算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战术导弹飞行试验的温度实测问题,通过测量弹体表面的温度。引入敏感系数,提出弹体表面气动加热热流的参数辨识方法。解决了该参数辨识定解问题的不适定性,从而获得导弹飞行全程的气动加热热流信息。飞行试验表明,通过参数辨识可获得较现有气动加热计算方法更为精确的结果,能提高设计的准确度。该计算方法在导弹设计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T250马氏体时效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特点,其卷焊旋压毛坯冷校形存在裂纹及尺寸精度差问题,提出了热校形的解决思路。通过试验发现,T250钢热校形存在应力现象,导致热校形后毛坯尺寸、圆度及直线度较差,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对后续T250钢热校形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