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登遴 《卫星应用》1999,7(1):32-34,51
介绍了林业系统在过去20多年里利用卫星遥感手段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森林火灾探测和灾情评估,森林生态环境和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提出了利用资源一号卫星进行全国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灾害监测及损失评估和全国荒漠化监测等7项应用计划;建议建立国家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并对“资源一号”后续卫星的技术指标和性能改进提出了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在环境应用中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传庆  王桥 《卫星应用》2006,14(1):29-34
遥感技术是获取环境信息的强有力手段,能够对大面积、危害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分析。该丈从大气、水、生态、固体废弃物、重大工程和环境事故监测五个方面介绍当前中国遥感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一些应用,以及直接和间接产生的效益;并从社会和科技的角度对遥感技术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国家环保总局对中国资源卫星的需求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改  王桥 《卫星应用》1999,7(1):11-20
介绍了我国外遥感卫星于环境和生态监测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潜力和潜在需求;提出了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对资源卫星及其他遥感卫星应用计划。  相似文献   

4.
钟劭南 《卫星应用》1999,7(3):48-52
介绍了航天、航空等多种遥感手段在1998年洪涝灾害监测评估的应用情况,讨论了其中多源遥感数据综合应用的技术方法,论述了遥感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遥感技术防洪减灾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遥感技术林火监测报准率达80%本刊讯我国科技人员将现代遥感技术应用于灾害监测,研制成功“林火监测应用技术系统”,能发现千里之外面积只有脸盆大小的森林小火点,报准率达80%以上。这项名为“西南林区火灾监测评价”的国家攻关课题所取得的成果,日前在北京...  相似文献   

6.
国家环保总局对中国资源卫星的需求与分析(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众所周知,环境保护是卫星遥感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和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越来越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所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掌握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把环境保护作为其研究和应用的重点来对待。由此,不但极大地促进了环境遥感技术的日趋成熟,而且也促进了卫星遥感环境应用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遥感技术是获取环境信息的强有力手段,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大范围的环境变化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具有其他手段…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探讨了卫星遥感信息的产业化问题,认为产业化是卫星遥感技术持续发展的动力,并从资源勘查遥感应用的实践出发,提出后遥感应用技术的开拓是实现卫星遥感信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农业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利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完成了农业资源的调查、监测和区划工作。文章还介绍了国外农业遥感应用的一些情况并提出了我国今后农业遥感技术应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就开始十分重视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从1987年起在FY—1A卫星上就加上了海洋水色通道,发展到2002年发射了专门的海洋水色HY—1A卫星;从地面的海洋反射率光谱仪的测量,发展到卫星上的水色、水温扫描仪;从简单的假彩色合成处理技术,发展到多要素、多功能的海洋要素提取和应用技术。总之,中国的海洋遥感技术在国际上已有了发言权和一席之地。但在以海洋卫星为主手的立体海洋监测体系,高精度分析与定量比测量,多平台监测数据同化和技术集成等方面与国际上先进国家比,还存在着差距。就以上方面的差距出发,文章最后提出了建立稳定运行的海洋卫星体系,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提高海洋遥感精度和开发同化技术研究的应用水平,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0.
空间技术在中国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技术在中国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孙司衡龙晶荒漠化在世界上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恶化和经济贫困,被列入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与发展问题之首。它不仅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是制约全球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其危害已涉及全球六分之一人口和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1.
一、背景 林业是我国最早应用遥感技术并形成规模的行业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创建了“森林航空测量调查大队”,首次建立了航空调查和地面综合调查相结合的森林调查技术体系;80年代初期成功研制了遥感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发展了图像分类、生物量估测等理论和技术,并在“七五”、“八五”期间完成了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区遥感综合调查、森林火灾监测。  相似文献   

12.
刘聚海 《卫星应用》1999,7(4):34-38
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土地覆盖、利用调查与填图、土地资源动态变化监测、土地质量退化与土壤侵蚀监测、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展望21世纪,随着卫星遥感数据分辨率的提高、有关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用应用需求的增长,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并为土地规划决策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颜蕊  张磊 《卫星应用》2013,(3):41-46
卫星热红外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时空分辨率高、全天候、准实时的特点,有利于对震前各种"场"的异常变化信息进行捕捉,为地震监测与预测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表明,大震前会出现大面积、大幅度的热红外增温异常。本文首先对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以前人研究的汶川地震为例探讨了震前热红外异常演化特征,总结了热红外异常的典型特征、影响因素及机理。根据当前的研究思路和成果,重点对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天津地区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工作展开探讨,提出了天津地区开展热红外遥感监测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未来天津地区开展红外遥感监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铁路灾害监测与评估,对于保障铁路建设和运行安全、提升铁路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当前铁路灾害卫星遥感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卫星遥感发展和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探讨了卫星遥感技术在铁路减灾、备灾、应急和恢复重建等灾害管理全过程中的实践应用需求。针对影响铁路安全的主要灾害,分析总结了卫星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在铁路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能力。针对洪涝、地质、森林火灾和雪灾等典型灾害实例,建立卫星遥感监测评估铁路灾害的技术流程,进一步分析卫星遥感对于铁路灾害应急管理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实现铁路主要灾害的灾前风险监测和灾后损失评估,可有效支撑铁路的全过程灾害管理。通过多手段的融合运用和动态监测能提升遥感信息的决策支持作用,使其在铁路灾害的应急管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从战场侦察与环境监视应用需求出发,结合当前遥感技术的发展方向,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战场侦察与环境监视中的六个应用方向,即应用高分辨率影像进行战场打击效果评估、应用正射影像提高鉴别能力、应用热红外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制图、应用雷达影像进行移动目标监测、天基红外预警系统和应用遥感影像的军事地理信息系统,对六个方向的应用思路和国内外...  相似文献   

16.
郭庆十 《卫星应用》2008,16(1):48-53
全面总结了“十五”期间河北省在新一轮土地更新调查、县级土地变更调查、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和土地遥感执法监察以及在地质矿产、地质灾害、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及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应用的成果和主要技术进步,分析了遥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国土资源遥感工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卓宝熙 《卫星应用》1999,7(4):30-33
该文介绍了铁路航测遥感技术应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21世纪前10年铁路航测遥感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寻找地下热水中的应用。通过寻找山西省地下热水的实例,阐述了卫星遥感技术寻找地下热水的原理和关键技术,说明了该项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寻找地下热水中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作为地球表层三大地物(水、土壤、植物)之一,水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资源,又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活跃因子之一.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对地面水体进行动态监测,是水资源-环境-灾害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遥感应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近20年来,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水域面积、水位以及蓄水量的动态变化,使得陆地水体的动态监测具有广阔的前景,卫星遥感数据在大范围水体监测中已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卫星遥感应用已经逐渐由传统的科学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如何迅速、有效地完成卫星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信息提取以及产品生产,满足卫星遥感数据在灾害应急、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农作物估产与长势监测等服务领域的应用需求,探索可持续的遥感应用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科学、合理、高效的区域应用解决方案,已成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行业用户非常关注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