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速运动喷雾图像的实时采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速运动喷雾图像的实时采集技术,开发出用于柴油机喷雾测试的实时图像采集系统,对喷雾初始信号的探测、脉冲激光器触发以及图像采集之间的时序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试验测得了CCD摄像机对光强的响应特性。最后,给出了该系统在柴油机喷雾开始后延时0.9ms实时采集的喷雾图像实例。  相似文献   

2.
基于国产单组份压力敏感涂料预先校准试验,以自主编制的涂料校准与特性分析图像后处理软件为主要分析工具,对PSP图像平均、滤波以及无效采集图像剔除等图像后处理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一些随机因素或操作失误会造成某些PSP采集图像为跳点,图像后处理中,应将无效采集图像剔除;与高斯滤波、平均滤波相比,中值滤波可以更好地抑制图像的椒盐噪声,同时,滤波窗口大小对图像滤波效果有较大影响;图像平均可以有效地抑制CCD相机的随机噪声,同时,存在着最佳的图像平均幅数,超过最佳图像平均幅数,随机噪声的抑制效果变化不再明显,反而会降低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3.
高帧频数字相机在高速流动显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速流动显示实验研究对高帧频图像采集设备的需要,基于分幅式光路设计原理,结合快响应像增强器和低照度CCD相机,研制了一套兆赫兹采样的高帧频数字相机。利用高帧频数字相机,开展了高速流动显不实验研究:基于高帧频数字相机,结合纹影技术,在激波管上针对方块、凹槽模型,开展了高速流动显示实验,获取了运动激波与模型边界相互作用的序列图像,观察到湍流涡随时间演化发展的过程。结合一台输出功率为8W的连续激光光源和高帧频数字相机,建立了一套高速片光散射流动显示系统,获取了喷流的米氏散射序列图像。实验证明,基于高帧频数字相机的纹影及片光散射技术具备开展高速流动显示实验研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基于DSP的嵌入式无线图像压缩及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系统采用JPEG国际标准.下位机实现图像采集、压缩以及图像数据无线传输;上位机接收图像数据并完成与PC机的通信.通过DMA在图像采集、压缩及数据传输中的应用,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图像采集设备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图像种类和数量的迅速增加,图像拼接、融合等视觉系统提高了对图像配准的技术需求。图像配准利用原始图像数据或图像特征信息对输入图像的重叠区域进行变换和对齐,是为后续图像拼接、图像融合等图像处理任务提供操作基准的核心技术,是当前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首先介绍了图像配准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及重大发展前景,然后说明了图像配准技术的基本框架和技术难点,详细阐述了基于特征以及基于区域的图像配准技术的实现算法及关键技术,分析了不同配准算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对图像配准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开发了一种可以适用于各种采集设备的视频、图像采集的软件,提高了采集软件的通用性.解决了视频、图像采集软件的运行受计算机平台以及操作系统限制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以微型计算机,彩色摄像头,图像采集卡、Windows软件平台等为主体的三摄像头图像采集处理系统,并对其设计思想,系统构成,硬件和软件设计、图像处理算法及系统主要功能,应用情况等进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利用遥测信道准实时传输机载大面阵高速相机图像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套大面阵高速相机图像准实时下传系统,分析了图像数据下传的实时性.该系统在记录高速相机原始图像的同时,可对图像进行抽帧、缩小画幅、压缩处理,并实时下传到地面用于监视.分析表明,该系统能在靶场试验结束后几分钟内,将关键时间段的原始图像逐帧下传到地面,实...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距离数据重构立体图像的三维户外信息移动采集系统。该系统在车辆顶端安置两个激光扫描测距仪,分别采集横向和纵向数据。这种移动测量系统通过代价函数的计算和距离剖面匹配使得重建图像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DSP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的数据可视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DSP图像采集处理系统和CCS(Code Composer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探讨了几种DSP中图像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包括文件I/O法、数据加载法、C库函数法、RTDX法、HPI模块法和直接显示法等.在进行图像处理系统调试及对图像处理算法进行验证时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图像拼接是指将具有重叠区域的小视角、低分辨率的多张图像,经过相应的图像配准与融合算法,拼接成一张具有高分辨率、宽视角的全景图像。针对二维图像拼接方法,综述了将二维图像拼接技术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和总结了图像配准方法和图像融合方法。其中,图像配准方法涵盖了基于SIFT、SURF和Harris点特征的提取方法。分析了各种算法的主要进展、典型算法的原理和优缺点以及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最后,通过各种方法研究与应用情况推测,展望了未来图像拼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密度粒子图像的微流体粒子图像全场测速技术。经过背景噪声去除、阈值过滤、图像增强等图像预处理过程,获得了高质量的低密度荧光示踪粒子图像。对100对图像进行图像叠加处理,得到了满足互相关算法求解二维速度场的高密度叠加粒子图像。针对宽度为250μm,深60μm的长直微通道开展了覆盖全场不同流体层平面的二维速度测量,并利用多个流体平面的二维速度场实现了微通道内全场速度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图像叠加法去除了像径大但灰度低的背景粒子图像,采用互相关分析能够准确获得分层二维速度场,所构建的全场速度场正确反映了长直微通道内流流场特征。  相似文献   

13.
气-气喷注器混合场流动显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气-气喷注器气流流动混合过程,基于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实验系统,采用对两股气流分别示踪的方法,对三种典型结构的气一气喷注器混合场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结合轴截面和横截面的流场分布测量,得到了同轴离心式、同轴直流式、互击式气一气喷注器气流混合过程的主要作用因素和混合场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对数字图像灰度直方图进行高次样条函数曲线拟合之后,通过求取若干个局部最小值作为图像的分割阈值,通过对图像像素进行多阈值分割,最后采用区域背景像素点增长合并法进行背景区域合并,从而获得完整清晰反映图像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非线性复扩散和小波的图像去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偏微分方程和小波的图像去噪方法是目前图像处理的两大发展主流。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复扩散和小波相结合的图像去噪方法。首先,根据小波变换的特性,把图像分成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两部分,然后根据这两部分图像的不同特点,结合非线性复扩散方法对图像去噪,最后把两部分图像融合成一幅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了方法无论是客观标准还是视觉效果上都优于非线性复扩散。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提高红外图像的分辨率,充分利用红外器件获得的扫描数据和相应的空间信息,文中重点研究了基于圆锥扫描的等行频采样方式下红外图像帧重建仿真。在介绍圆锥扫描机制下基于等行频采样机理的红外图像完整重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重建图像仿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技术能够获得较高分辨率的红外图像。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预测和变换混合设计的超光谱图像压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超光谱图像压缩方法。该方法针对三维小波压缩编码方法对专有数据的特殊属性利用效率较低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超光谱图像的预测编码和变换编码相混合的实现方案。首先,由超光谱图像的高谱间相关性,推导出图像各波段间的一般表达式。然后,根据这一表达式建立了超光谱图像的波段预测方式。该预测方式以波段为单位,参考波段采用小波变换编码技术进行压缩。为了提高预测的精度,参考波段选择器和波段预测器分别基于超光谱图像的数学统计规律和各波段直方图形状相似的特性进行设计。最后,将预测偏差值通过三维小波编码技术进行压缩。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法与目前先进的超光谱压缩技术相比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性能提升,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灵活性和渐进传输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粒子示踪图像流动显示技术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技术)研究了对流马赫数Mc=0.38时可压缩混合层发展早期出现的大尺度结构的形状和特性,并将这些混合现象与湍流脉动场结合起来研究了这些大尺度结构对流动混合效率的作用.将粒子示踪图像和湍流脉动强度场对比以后发现:混合层流动中早期出现的大尺度结构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着向前移动;该结构上的流体微元具有高涡量.由于该结构旋转和高涡量产生了较大的诱导速度,加上该结构的非定常性导致在这些大尺度结构频繁出现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脉动强度,从而可能带来较高的混合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