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4,(5):135-138
<正>18t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累计试车达3600s据中国航天报2014年8月19日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研制的18t级液氧煤油发动机1200s长程试车取得圆满成功,验证了发动机长程工作可靠性、极限入口压力及相关飞行程序适应性,确定了18t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试样技术状态。发动机总试车累积时间已达到3600s,标志着18t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可靠性迈上新台阶,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顺利首飞奠定了  相似文献   

2.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余音未寂,秦岭深处又传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10月30日,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65所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区,1200千牛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300秒长程摇摆整机试车获得圆满成功。本次试车是液氧煤油发动机转入试样研制的标志性大型地面试验,其成功对于我国某型号发动机的研制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3.
液氧/甲烷发动机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宏明 《火箭推进》2006,32(2):23-31
简要介绍了国外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研究情况。重点论述了甲烷的特点及它用作液体燃料的优缺点。液氧/甲烷发动机具有较高的性能,甲烷有好的再生冷却性能,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推进剂组合。但由于其密度比冲比液氧/煤油发动机低,使用安全性也不如煤油;性能又比液氧/液氢发动机低,这些都限制了液氧/甲烷发动机的发展和应用。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液氧/甲烷发动机型号开展研制工作,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其使用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正>项目进展4月12日,我国首次以液氧与煤基煤油为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整机热试车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获得成功,证明煤基航天煤油各项指标与石油基航天煤油相当。这次试车成功是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研制工作的一项重大进展,也使我国成为世界首个将煤基煤油应用到航天领域的国家,对保障我国高速发展的航天工业燃料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用于液氧/煤油发动机涡轮吹风试验系统的燃气发生器的研制,通过对该燃气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参数等的分析、计算,确定了该燃气发生器的结构,进行了喷嘴流量、雾化试验和发生器的热调试,满足了试验系统的最大流量要求,为液氧/煤油发动机涡轮泵的研制提供了保障,表明该燃气发生器的研制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以替代氟里昂CFC-113用于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新型清洗剂,经与多种材料的表面化学稳定性试验及清洗效果试验证明,与正在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所用材料有较好的相容性,并对煤油有优良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7.
液氧试验台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液氧试验台能够进行液氧煤油发动机液氧泵中轴承、密封件模拟实际液氧工作环境的可靠性、安全性研究。试验台由配气系统、液氧供应系统、涡轮驱动系统、轴径向加载系统、操纵指令控制系统、测试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组成.通过轴承、端面密封组件在液氧、液氮中的运转试验,可为发动机研制提供准确数据.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一飞冲天,我国航天动力不仅进入了绿色无毒时代,也将我国航天动力推上了新高峰。长征六号火箭的动力系统——三级运载火箭发动机全部都由地处西安航天基地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一级火箭采用了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作为主动力,二级火箭使用的是18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液氧煤油发动机填补了我国补燃循环发动机的技术空白,使我国航天动力进入绿色环保新  相似文献   

9.
谭永华 《宇航学报》2013,34(10):1303-1308
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是航天发展的基础,是国家高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体现。分析了运载火箭主动力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氧液氢发动机是发展方向和最佳组合。提出了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氧液氢发动机的总体方案和主要参数,研究了两种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这两种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制,将为我国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重大航天活动和空间利用提供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航天运载器及液体推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世界航天运载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出发,探讨我国研制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重型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未来航天发展趋势,指出为实现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发展重型运载火箭,研制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势在必行.提出了中国重型运载火箭主动力--_1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200吨级液氧液氢发动机的总体方案,确定了发动机的主要参数,明确了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考虑了发动机的研制条件,进行了发动机研制策划.根据中国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运载火箭增压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开展,新型120t级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将得到广泛的使用,该发动机采用的推进剂贮箱增压系统设计被列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重大关键技术之一。在对国内外主要液体运载火箭增压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120t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贮箱增压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液氧贮箱采用压力传感器与电磁阀组合的常温氦气加温增压,煤油贮箱采用压力传感器与电磁阀组合的常温氦气增压方案,并针对液氧贮箱采用常温氦气加温增压的方案开展了理论分析和全尺寸系统级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增压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3.
程磊 《火箭推进》2006,32(5):60-64
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试验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的换热器进行试验验证,以此来满足发动机对换热器的要求。主要阐述了利用音速孔板控制以及计算气体流量的具体方法、理论计算,以及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所设计的配气系统满足了液氧/煤油发动机换热器系统的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4.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4,(4):131-139
<正>我国120t级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进入工程应用阶段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14年6月27日报道,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用于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首飞的首台120t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通过了工艺鉴定试车,这标志着120t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入真正的工程应用阶段,将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提供全新动力。国内首次通信系列整星平面近场试验完成据中国航天报2014年6月27日报道,由中国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我国和俄罗斯的液氧/煤油富氧补燃发动机研制过程的基础上,论述了该类发动机的研制特点和研制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它的最新应用和美国引进俄罗斯该类发动机技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液氧煤油发动机在运载火箭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研究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历时三十余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个完全掌握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并形成了系列化、型谱化发展路线。液氧煤油发动机作为运载火箭主动力装置,是大规模、低成本进出空间的首选动力装置,在国家重大航天运载项目、商业航天运输系统、重复使用运载器领域占有重要位置,是国家实现航天强国的重要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7.
蓝箭航天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小平  严伟 《上海航天》2019,36(6):83-87
探讨了国内外商业航天运载火箭及其发动机的发展情况,研究比较了液氧甲烷、液氧煤油和液氧液氢等推进剂组合,提出液氧甲烷是商业航天、未来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方向和最佳选择。分析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选择的原则,确定了蓝箭航天液氧甲烷发动机的推力为80 t和8 t。比较了燃气发生器循环、补燃循环及膨胀循环等动力循环方式,选择了燃气发生器循环的技术方案。介绍了蓝箭航天两型液氧甲烷发动机的总体方案、性能指标、技术创新点、用途和研制情况。  相似文献   

18.
多学科设计优化是一种通过充分探索和利用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来设计复杂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方法论,是当前复杂系统工程设计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大推力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设计的多学科本质属性给传统的设计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分析液氧/煤油发动机设计的多学科特征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在液氧/煤油发动机设计中应用MDO技术的关键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阐明了在大推力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设计中应用MDO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根据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试验特点,比较低温容器容积标定的不同方法,基于容量比较法,确定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试验低温容器容积标定方法.通过建立液氧/煤油发动机地面试验低温容器容积标定系统,结合温度与密度对数据进行修正,获取准确低温容器容积,为提高液氧流量测量精度奠定基础.标准定后对容器内表面进行清洗,避免多余物进入试验系统,保证试验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液氧/甲烷发动机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甲烷与煤油以及液氧/煤油发动机与液氧/甲烷发动机性能的对比,分析了甲烷的优点。重点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液氧/甲烷发动机研究的现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液氧/甲烷发动机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发动机,可用于载人亚轨道飞行、高性能飞机、探空火箭、运载火箭上面级、纳米卫星运载火箭第一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