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天》2010,(7):46-47
俄联邦航天局载人航天计划负责人克拉斯诺夫6月3日称,俄将在2015年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试射新型载人飞船。他说,新型载人飞船研制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俄必须保证2015年进行首次试射。这种新一代6座飞船正由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研制,初步设计已提交给俄航天局。克拉斯诺夫说。该飞船有多个舱段和多个改型,  相似文献   

2.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网站7月22日报道,将由俄罗斯和欧洲合作研制的一种新型载人飞船的设想图已面世.这种飞船称为"机组空间运输系统"(CSTS),可重复使用,将取代俄现役联盟号飞船,并将使欧洲能直接参与载人航天运输工作.  相似文献   

3.
田莉 《中国航天》2003,(10):66-66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东方号载人飞船上天,标志着载人航天时代的开始。截至2003年10月14日神舟5号升空前,全世界共进行了240次载人航天飞行,其中美国144次(不包括“天空实验室”1的不载人试飞,包括美国前两次亚轨道飞行和挑战者号失事),俄罗斯96次(不包括联盟20、联盟34、联盟T1和联盟TM1这4次不载人试飞,包括联盟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9,(11):46-46
据印度媒体10月4日报道.俄联邦航天局发言人克拉斯诺夫称.作为其载人航天计划的一部分,印空间研究组织已提出要购买一艘联盟TMA型载人飞船,用于将“太空游客”送入轨道。他说.这将是一笔商业交易,两名印度旅行者将乘坐由一名俄宇航员驾驶的飞船上天。但他未透露合同额.称这取决于尚未敲定的飞行路线和时间。俄航天局对每位太空游客飞往国际空间站的10天飞行的收费约为35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5.
“阿波罗”计划1960年7月美国航空航天局为地球轨道和首次“阿波罗”飞船指挥舱从肯尼迪角入轨提出3人“阿波罗”飞船计划;飞船和火箭的同时研制正取得长足进展之际,1967年1月27日,在肯尼迪角做地面试验的一艘飞船上的线路产生的电弧引发了一场大火,100%的纯氧大气使得这场火灾成为灾难性的,导致在场参加试验的3名航天员格里索姆、怀特和查菲被烧死,“阿波罗”计划的首次载人飞行推迟18个月。1967年11月9日,“阿波罗”/土星-5组合(被命名为“阿波罗-4”)成功完成了首次无人试飞。1968年1月,“阿波罗-5”的无人试飞成功地测试了登月舱系统,包括上升和下降助推系统在地球轨道的点火;1968年4月,“阿波罗-15”的无人试飞(阿波罗/土星-5组合的第二次试飞)仅取得了部分成功,“Pogo”效应(纵向振动)影响了第一级。尽管如此,首次载人飞行(阿波罗-7)于1968年10月如期进行,而仅在9个月后,阿波罗-11成功地完成了辉煌的首次登月飞行。  相似文献   

6.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9,18(1):117-117
2008年12月3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称,已与美国NASA签署一份总价达1.41亿美元的宇航员输送合同。合同规定,俄航天局使用俄“联盟”载人飞船为美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提供服务,美宇航员将于2011年秋季飞往“国际空间站”,并于2012年春季返回地面。合同还规定俄美双方将为“联盟”载人飞船奔赴“国际空间站”提供支持,包括为宇航员提供必要的飞行前培训、制定发生事故时宇航员逃生措施等。此外,合同还就利用上述载人飞船向空间站运输货物及携带空间站垃圾返航等问题做出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7.
杭柯佳 《中国航天》2005,(11):23-34
2005年10月12日9时,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升空,把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船在太空飞行5天后,于10月17日4时33分安全返回地面。神舟六号飞船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为目标,搭载了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的试验设备和科学试验设备,全面验证和考核了飞船的生命保障功能以及结构与机构系统和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等。它首次实现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揭幕之战。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9,(3):45-45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2009年印度航展上首次对外展示了其载人飞船设计方案。飞船由可乘3人的载人舱和用于任务管理的服务舱构成,将由2型“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发射,执行7天的飞行任务。目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正在研制发射逃逸和生命保障系统。该组织主席奈尔称,飞船也可能由3型GSLV火箭发射。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3,(1):3-10
本刊综合报道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对我国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的“神舟”4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2号F火箭托举升空。火箭起飞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神舟”4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又迈出重要一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4次飞行试验,也是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这次试验将全面实现和验证各项载人飞行的功能和性能。按照研制计划,我国要发射若干艘无人飞船,然后实施载人飞行。这次…  相似文献   

10.
阳光 《航天》2011,(10):12-12
欧空局局长多尔丹在莫斯科航展上说,该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将联合开展首次载人火星探测。但他没有给出时间表,也未说明将使用哪方的飞船。双方联合开展的“火星”500载人火星飞行模拟项目已持续了442天,封闭在隔离设施内的志愿者还要在其中停留78天。俄欧的联合载人火星探测将面临美国的竞争。航天飞机计划结束后,NASA预计将会继续建造能用于深空探测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而低地轨道人员运输工作将外包给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08,(5):43
印度在2008~2009年国家预算下为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拨款12.5亿卢比(3100万美元),供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启动载人航天前期工作。印拟在2014年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所用飞船重4吨,将由研制中的“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3型火箭发射到400公里的低地轨道,飞行持续时间为36小时。根据预算,GSLV-3得到了17.5亿卢比的经费。它将能把10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定于本年代结束前首飞。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10,(1):12-12
2010年1月4日,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称,俄罗斯今年计划向国际空间站发射10艘飞船,其中包括4艘载人飞船及6艘货运飞船。 “能源”火箭集团当天发布公告说,2010年该集团面临的航天任务将大大增加。初步计划向国际空间站发射4艘“联盟TMA”载人飞船和6艘“进步”号货运飞船,同时该集团将在今年开始“联盟TMA”新一系列载人飞船的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5):435-435
1载人飞船系统 载人飞船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研制"神舟"号载人飞船。载人飞船采用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的三舱方案,额定乘员3人,可自主飞行7天。载人飞行结束后,其轨道舱继续留轨运行约半年,开展空间对地观测、科学与技术实验。该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  相似文献   

14.
2008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宣布,神舟-7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今年10月择机实施,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组已经确定,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担任候补。任务实施期间,将由飞行乘组中2名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穿着舱外航天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其中1名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按照飞行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3):239-239
6月11日17点38分,被誉为“神箭”的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搭载着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的“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570余秒,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大幕正式拉开。作为我国实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次飞行既是由“长征二号F”火箭和“神舟”载人飞船组成的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于我国全面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技术、打牢空间站研制建设基础的意义深远而。  相似文献   

16.
李迁 《中国航天》2005,(12):8-9
继神舟五号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了圆满成功。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9,(1):45-45
在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访问印度期间.俄印两国于去年12月5日签署了核能、武器出口和航天技术合作等协议。根据俄联邦航天局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签订的关于联合研制载人飞船的谅解备忘录.俄方将在2013年用联盟号飞船为印方运送一名宇航员,并为印2015年发射其首艘载人飞船提供技术帮助。双方将联合研制这种可乘两人的载人飞船。印度政府已为开展该项目拨款9.5亿卢比(2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8,(6):45
俄联邦航天局长佩尔米诺夫4月11日说.俄将在2020年前停止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进行载人航天发射。而改用俄中边境新建的东方发射基地。他是在普京总统在俄联邦安全会议上敦促增加俄航天计划投资后做上述表示的。普京说:“我们必须确保俄能有保证地进入太空。”他说,俄应能从其本土上进行所有各类发射,包括卫星、载人飞船和行星际探测器。  相似文献   

19.
杨利伟 《航天员》2013,(5):26-29
十年前,他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完美执行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中国载人航天首飞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航天英雄杨利伟,与我们一起重温十年前那段极不平凡的岁月!  相似文献   

20.
周建平 《航天员》2013,(4):42-44
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随后,神十飞行乘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况良好。至此,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它既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应用性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