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奔向土星     
奔向土星孙文德编译1997年10月15日,美国用“大力神4B—半人马座”运输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一艘名叫卡西尼号的航天器。这是当今世界最大最好的深空探测器,它将经过6年多的长途跋涉,把金星和地球远远地抛在身后,甚至那颗硕大无朋的木星在它的视...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开始制造一台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它的“尺寸”和分辨率都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这台超级天文望远镜由世界各地多台射电望远镜和一台超级电脑组成。将世界几大洲的射电望远镜搜集到的来自遥远太空的射电信号进行汇总,然后用专门制造的超级电脑,以美国亚利桑那州两台射电望远镜为基准,与西班牙、芬兰和智利等其它天文台搜集到的射电信号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3.
寻找地外生命的活动是一件令地球人类兴奋不已的事,特别是我们这些UFO的研究者。据《生活时报》报道,中国将在贵州南部的喀斯特山谷中,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国际天文学界寄希望于这个直径达500米的“天眼”能够找到“外星人”,并且能够揭开宇宙起源之谜。读了这则消息,让人为之一振。我们可以借助“天眼”看到遥远的星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了。人类多想知道大眼睛、大脑袋、长着四个带蹼的手指的“外星人”是怎样生活的。然而,观测的结果是否会像人们预料得那么好呢?笔者很自信地断定,寻找后最可能的结果是发现一些…  相似文献   

4.
吴鑫基 《太空探索》2004,(12):30-32
国际甚长基线干涉网,多由几个国家现有的一些比较大型的射电望远镜组成。其中,欧洲网最为有名。虽然由于我国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台射电望远镜的参加增加了基线长度和改善了望无镜的分布,但不可能彻底改变“凑合”所带来的缺陷,加盟的各个射电望远镜大小不一,性能差别很大,分布也不完全合理。  相似文献   

5.
外星人离我们有多远?倪毅人类一直渴望着能与外星上的文明生物取得联系。从1942年起,科学家就用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3万瓦)向太空连续发射信息,但至今未收到任何答复。近35年以来,宇航员也试图接收其他星球的信息,遗憾的是都没有成功。科学家们认为,这...  相似文献   

6.
吴鑫基 《太空探索》2003,(10):29-31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美丽国家。人口不到2000万,但却是一个天文学研究的大国,特别是身电天文学研究一直处在世界最先的行列,它们在帕克斯的64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观测成果可以与北半球的几个比它还大的射电望远镜相媲美。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天文台科技处人员日前透露,正在建设的北京密云50米射电望远镜工程,将可能成为中国探索外星文明的基地。该工程于2002年10月开工,是在原来北京密云天文台的基础上建立的。该望远镜50米口径的抛物面天线是中国最大面积的“天眼”。据介绍,2005年望远镜工程建成后,它的地面接收能力将达到世界先进射电望远镜的接收范围。届时,该观测基地不仅服务于探月工程,还意味着中国将拥有探测地外智慧生命的有力武器。目前,探索地外文明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二是星际探测器。美国曾先后向太阳系以外共发射了四个探测器,现在它…  相似文献   

8.
行星连珠     
《飞碟探索》2008,(6):56-56
在2008年3月6日,从地球看去,水星、金星和月亮出现在非常接近的位置。这张行星合照片摄于澳洲新南威尔士省的纳拉布赖小镇附近。前景为澳洲密集阵列射电望远镜,它总共有6座射电望远镜,每一座都比一栋房屋还大,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射电望远镜之一。令人印象深刻的行星合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这次行星合非常容易在日出前拍摄到,因为它们都是天上最明亮的星体之一。在这张凌晨所拍摄的照片中,水星是三个明亮星体中仰角最高的一颗。  相似文献   

9.
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建造一批庞大的射电望远镜起,科学家们就已经意识到,这是搜集地外文明信息的潜在手段。宇宙星体发出的各种自然电波往往是杂乱无章、不规则的,而智能通讯电波则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外星人如在用无线电频率进行星际通讯,我们就能够测出这些信息的方位而探知他们的存在。从60年代到90年代,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射电技术更为先进,灵敏度成倍提高,这也就是美国宇航局制定、实施通过射电遥测探测外星生命计划的由来。从“奥兹玛”到“沙提”利用射电望远镜探测外星生命的活动,早在60年代就已陆…  相似文献   

10.
章云华 《飞碟探索》2008,(12):13-16
1957年10月4日,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了天。此后,随着苏联的“礼炮”号、“联盟”号和美国的“双子星”、“阿波罗”系列太空探索行动的展开,一个崭新的太空世界映入人类的视野。于是,在“是否存在月球人?”、“火星上有生命吗?”等一系列谜团端倪初露时,“太空之眼”却发现了更多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英国赖尔发明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使射电望远镜实现成像观测,分辨率也能与光学望远镜并驾齐驱。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技术,陆续发展了综合口径技术,研制更为强大的综合口径射电望远镜。由于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与工作频率成正比,高频观测容易获得比较高的分辨率,对于相同口径的天线,波长为1米时的分辨率比波长为1厘米时的分辨率要差100倍。尽管波长短时,天线和接收机的技术要难得多。这些也导致天文强国在发展综合口径射电望远镜时对低频段的忽略。  相似文献   

12.
自从赖尔发明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以后.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和成像观测能力逐渐接近甚至超过光学望远镜,在这之后,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风靡全世界,至今仍具强劲的发展势头。跟得最快的要数荷兰的射电天文学家;在英国1964年开始启用等效直径1.6千米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2年后.荷兰天文学家就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14日晚18时起.全球17只“大耳朵”一同聆听12.75亿千米外的太空,捕捉土卫六的探索者惠更斯探测器的踪迹,上海天文台VLB1(甚长基线干涉测量)观测基地的25米射电望远镜全程参与。  相似文献   

14.
基于Casper硬件平台的射电望远镜数字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在Simulink中通过调用Casper模块可以实现复杂的数字信号设计,加快FPGA开发射电望远镜系统的效率.利用Casper模块和Simulink中Xilinx模块设计射电望远镜单元样机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完成子带的抽取、下变频和整体频谱分析等功能.在Casper通用硬件平台ZYNQ7020上进行相关功能的仿真,验证了利用Casper模块和Xilinx模块设计基于FPGA的射电望远镜单元样机信号处理系统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地面上的甚长基线干涉网以美国的甚长基线干涉阵(VLBA)和欧洲网(EVN)最为有名,它们的分辨率部是史无前例的,这两个网还常常合作组成全球网,成为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灵敏度最高的地面射电望远镜。  相似文献   

16.
吴鑫基 《太空探索》2003,(12):36-39
为了提高望远镜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以便能够接收到天体发出的更微弱的射电信号,天文学家们把射电望远镜的天线造得越来越大,观测波段也越来越短,而且还要求天线全天可动、运转自如.德国和美国先后建造了世界上口径最大、技术最先进的100米射电望远镜.  相似文献   

17.
时空之边     
自从有人类文明开始,人们就不停地问:“宇宙在时间上有开始吗?时间也会终结吗?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还是无限?”在一些神学和宗教叙述中,宇宙为神圣的上帝所创。实际上,说明创造宇宙的“第一原因”,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上帝的存在。另一方面,诸如希腊哲人柏拉图和亚利士多德,他们并不认为上帝能直接介入世界事务,故更相信宇宙是一直存在着的。大多古人相信,宇宙是有边的,在最早的宇宙学中,世界是一块平板,上面覆盖着像面盆的天空。但希腊人已认识到,世界是圆的,并精心构造出一个模型,其中地球是中心球,四周绕着一些包括太…  相似文献   

18.
自卡尔·央斯基偶然发现了来自银河系的射电辐射,雷伯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射电望远镜,美国就成为射电天文学的发源地。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上形成了几个射电天文中心,以英国的实力最强:剑桥大学发展大型射电干涉仪,继而孕育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方案;曼彻斯特大学建造了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颇为“古老”的话题,然而作者所表达的,远非对历史的简单追溯。“世界有许许多多,还是只有一个?这是研究大自然的极为高贵而备受推崇的问题之一”(阿尔伯特·马格纳斯)。在茫茫的宇宙中,还有没有像地球一样适合生物生存的星球?还有没有像人类一样的智慧生...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7月3日上午10时50分,随着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的一声令下,中国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缓缓起吊,在完成了二次空中转接并用缆索吊下滑到指定位置后被顺利安装在索网上。这是FAST项目的最后一项设备工程,其顺利完成标志着FAST望远镜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坐地观天的射电望远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