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神七的升空,执行神七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走人人们的视线。那么,这3名航天员组成的飞行乘组是怎么选出来的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向记者介绍了神七航天员乘组的选拔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圆满完成欧空局洞穴训练的中国航天员叶光富近日回到北京。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参加并完成国际洞穴训练,也是中国第二批男航天员叶光富首次亮相。这次洞穴训练任务有6名航天员参加,其中包括2名美国航天员和俄罗斯、中国、西班牙、日本各1名航天员。在15天的训练时间里,航天员们组成乘组在意大利撒丁岛  相似文献   

3.
载人航天的关键就在于航天员能否上天,而航天员的生活与训练又是绝对不能受到外界干扰的。因此,中国的航天员始终是一个隐晦的话题,他们的头上笼罩着神秘的光环。随着神舟飞船第四次发射的成功,中国的载人航天也进入了倒计时,那么中国的航天员现在都准备到了什么程度?他们是如何选拔、训练与生活的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披露——  相似文献   

4.
《太空探索》2005,(8):F0002
在沉寂了两年多之后,美国航天飞机终于又要启航了。过去两年多。美国航宇局一直在为航天飞机复飞进行准备。为了保证此次航天飞行万无一失,复飞时间也一推再推,从去年3月一直推迟到今年7月。对于这一次的机组人员。航宇局精挑细选。美国航宇局有几十名合格的航天员,平时都在休斯敦附近的航天员训练中心训练,  相似文献   

5.
记者:您是如何成为一名航天员的?请谈谈您的成长经历。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您成为我国第一位航天员?
  杨利伟:我当飞行员时就知道世界上有航天员,因为飞行员毕竟是离航天员最近的一种职业,至于自己是否能够成为航天员,当时真的是不敢想。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工程是1992年立项,虽然立项了,但最初整个项目主要是从科研的角度来做。那时候国外的航天员有很多是从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的,当航天员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朦胧的想法,毕竟,当时我们国家的航天科技水平还没发展到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现在世界上在职的航天员共有158名,其中35名是女性,占航天员总数的22%。这些女航天员的平均年龄为42岁,而男航天员为43岁;女航天员的平均体重是60.7千克,而男航天员为81.2千克;女航天员的平均身高比男航天员矮10厘米,脂肪比男航天员多11%,肌肉质量少8%;女航天员的血红蛋白质量比男航天员少10%~14%,有氧运动能力比男航天员低得多。虽然男女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除了年龄、体重和身高这些表面差别以外,在生理、生活和工作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7.
陈丹 《太空探索》2003,(8):22-25
今年4月26日莫斯科夏令时7时54分.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联盟TMA-2”号宇宙飞船载着一名俄罗斯航天员和一名美国航天员.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呼啸着直播蓝天。大约8分钟后宇宙飞船与“联盟-FG”运载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今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途中失事.机上所有航天员全部遇难。事故发生后.NASA决定暂停一切航天飞机的飞行.原定于3月1日飞往国际空间站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也只能在原地待命,  相似文献   

8.
从1963年6月16日第一个女航天员进入太空以来,至今已有29名妇女成为征服太空的英雄。 现对近年几位叱咤风云的女航天员及其主要事迹作一简要介绍。 女航天员一览表  相似文献   

9.
雨水 《太空探索》2012,(10):64-64,F0003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包括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在内的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6月18日14时左右,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这是中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6月24  相似文献   

10.
刘念 《太空探索》2005,(5):32-33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进入太空轨道飞行一圈并返回地球,开辟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那时到现在的40多年里,世界各国共有300多名航天员进入了太空,人类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此本刊从本期开始开设一个新栏目——航天员相册,将按一定的内容进行分类,介绍世界各国航天员的生活、工作及成长经历,使读者对他们能有一个较为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蔡洋 《太空探索》2023,(1):16-19
<正>2022年11月29日,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升空。不久,3名航天员飞入“天宫”,在太空中首次同时出现6名中国航天员的身影。与此同时,太空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国外商业空间站建设蓄势待发。可以说,未来在轨工作生活的人必将越来越多。专业航天员和太空游客会经历哪些纷繁复杂的工作生活?为支持更多人在轨,科研人员需要攻克多少技术难关?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2.
太空行走的训练经验 75.国外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有何经验? 国外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的一般性经验是: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03,(11):28-29
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这位38岁的航天员开始了他56万千米的遨游太空之旅—— 航天训练, 他是最棒的航天员之一 在成为航天员之前,杨利伟是一位拥有1350小时飞行经验的强击机和歼击机飞行员。他在空军的战友对他的评价是:身体好、爱钻研、肯奉献、协同意识强。在长达两年的严格选拔中,经过基础理论训练、体质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及大型联合演练等一系列训练后,他同其他13人一起从参与选拔的1500名现役飞行员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4.
今年6月~8月,我国将择机发射神舟九号飞船。神舟九号将载着3名航天员,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手控交会对接,以全面验证交会对接技术。另外,神舟九号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内,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目前,谁能成为神舟九号飞船的航天员被广泛关注,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能否亮相更值得期待。如何选拔和培训航天员,男女航天员相比有什么优劣和载人航天的意义等,也成为公众议论的热点、焦点问题。本刊特选辑数篇文章编成"人在太空"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正>8月5日~21日,16名中国航天员和2名欧洲航天员在山东省烟台市附近海域,圆满完成了为期17天的海上救生训练任务。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在真实海域开展救生训练,也是首次有外国航天员参与我国组织的大型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16.
广西读者佟斌问飞船上天的次数有限,有许多没有机会参加飞行的航天员以后会从事什么行业呢? 四方帽博士答::因为飞船的一次飞行任务只能是一个或几个航天员上,这就有个选择的问题,就有个相对的排序。不等于这次没参加飞行,就是不合格。关于飞行乘员组的安排,不是“单打一”的。一般是“上一组、备一组、再备一组”,三个乘组形成一次飞行任务的梯队。这个梯队中的航天员都参加飞行前最后阶段的强化训练和任务准备,都做好“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美国航天飞机已经有十年的飞行历史,航天飞机航天员的训练计划有很大的发展,今天的训练计划与航天飞机初期的计划已有很大的不同。目前,训练一名航天员需要的时间大大少于1981年的训练时间,训练次数比80年代初期少35%。在训练内容方面也有很大差别。模拟设备...  相似文献   

18.
航天员需要训练多长时间? 根据目前美国航宇局对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要求,航天员候选人要经过三年半的训练才能成为正式航天员。在这三年半的训练中,头一年为基础训练,第二年为高级训练,最后还有一年半的专门强化  相似文献   

19.
海底的"太空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丹 《太空探索》2003,(9):24-25
航天员“上天”不足为奇,航天员“下海”却不多见,而且还要在海底过“太空生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跟我一起去看看美国航宇局设置的特殊培训科目——海底航天试验。  相似文献   

20.
2008年9月25日21时33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七已经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这一刻,举同欢腾!神七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你对它了解有多少?相对神六而言,神七不再有两对而只有一对“翅膀”——太阳能帆板。外观变化的同时,神七所承载的任务更让人充满期待——航天员出舱、满载三名航天员、众多第一次空间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