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飞机圆弧风挡鸟撞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等效动载荷法对某机圆弧风挡进行鸟撞动响应分析。着重考虑了应变率对透明件材料性能的影响和几何非线性对刚度矩阵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全尺寸鸟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风挡位移在鸟撞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应变率对位移、应变影响较大,几何非线性对飞机风挡鸟撞动响应分析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
飞机层合风挡鸟撞击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王爱俊  乔新  厉蕾 《航空学报》1998,19(4):446-450
建立了鸟撞击层合风挡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层合材料采用具有失效模型的率型本构模型,用非线性接触-碰撞有限元程序模拟了飞机层合风挡的鸟撞击动响应过程,给出了层合风挡鸟撞的计算实例,讨论了层合风挡结构被鸟冲击变形破坏的机理,数值模拟结果为层合风挡抗鸟撞击叠层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鸟撞飞机风挡动态响应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目前用于鸟撞飞机风挡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有解耦解法、耦合解法和光滑质点动力学法,其中耦合解法涉及接触-碰撞耦合解法和流固耦合解法。各种方法围绕鸟体(鸟撞载荷)的模拟和风挡的模拟,部分内容针对鸟撞击发动机叶片、雷达罩和垂直尾翼等,但其方法同样适用于飞机风挡,最后指出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鸟撞击叶片时的载荷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尹晶  高德平  范尔宁 《航空动力学报》1993,8(4):363-367,418
为了预估叶片的鸟撞击响应 ,首先要建立鸟撞击载荷模型。为此 ,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运用高速冲击动力学理论分析鸟撞击的物理过程 ;进行鸟撞击载荷试验 ;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鸟撞击载荷的各种因素对叶片响应的影响。在综合运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本文从鸟撞击载荷的冲量与加载持续时间的确定、力—时间函数的选择以及载荷空间因素的确定三个方面论述了有关的方法与原则 ,供建立鸟撞击载荷模型时参照使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非线性动力响应有限元分析程序(DYNA3D),对无机/有机复合圆弧风挡的设计方案的抗鸟撞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根据数值分析得到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等结果,采用3.5mmGlass+2.5mmPU+10PMMA结构的风挡可抵抗550km/h的鸟撞击.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得到后来试验结果的证实.  相似文献   

6.
鸟撞载荷下Y12飞机前风挡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坚 《航空学报》1990,11(11):573-577
 本文利用VEP系统对Y12飞机6mm和8mm厚的前风挡上三点,在0.91kg鸟以56~61m/s撞击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其中二点情况与实验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7.
直升机风挡及附属结构抗鸟撞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直升机前机身风挡及附属框架有限元模型,根据鸟体材料特性,建立了基于Lagrange元的鸟体有限元模型。考虑撞击风挡框架及玻璃中间部位两种工况,利用基于多学科的MD Nastran显式非线性方法,设置鸟体与撞击部位的接触方式及撞击时间,并求得撞击过程的时间步长,分析每个步长下风挡玻璃及附属结构的动态响应,绘制它们的最大应力及变形变化曲线,对比设计要求,最后得出:风挡玻璃及附属结构满足抗鸟撞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飞机风挡鸟撞击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接触碰撞有限元方法建立鸟撞击风挡三维分析模型,采用具有失效模型的率型材料本构模型,模拟飞机风挡鸟撞击动响应过程,给出两个风挡鸟撞的计算实例,并例结果说明了接触碰撞有限元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可更真实地揭示风挡结构被鸟冲击变形破坏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鸟撞击的载荷因素对叶片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晶 《航空动力学报》1992,7(1):51-54,98-99
本文以矩形悬臂板模拟真实叶片,以冲击载荷模拟鸟撞击载荷,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悬臂板在冲击载荷下的非线性瞬态响应。通过计算多个算例进行分组比较,分析了鸟撞载荷的冲量传递,加载持续时间,加载位置,载荷的空间分布等不同载荷因素对叶片响应的影响。为鸟撞击载荷过程的合理简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非线性显式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建立了风挡夹层结构有限元模型,鸟体用ALE格式和与应变率相关的随动硬化材料模型,风挡夹层用Lagrange格式和双线性随动硬化材料模型,对鸟撞击风挡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夹层结构应力分布,为飞机风挡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飞机圆弧风挡鸟撞动响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启桥  许宗庆 《航空学报》1991,12(2):100-105
 以全尺寸鸟撞模拟试验测试的撞击力、位移、应变、应变率等参数为基础,研究了圆弧风挡的鸟撞动响应问题对鸟撞问题的性质、载荷计算方法及分析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有限元模拟鸟撞风扇叶片损伤成本高,为解决工程问题,采用经典叶栅鸟撞切割模型建立了鸟撞风扇叶片动载荷数学模型,结合鸟撞部件试验结果,以拟合技术明确风扇叶片损伤程度与最大关键动载荷计算值间的函数关系,形成叶片损伤预测响应面,实现对鸟撞风扇叶片损伤的快速预测,并建立基于响应面法的鸟撞风扇叶片损伤预测工作流程。结合涡扇发动机吞鸟试验技术要求、风扇结构设计特征及已开展的鸟撞部件试验结果,建立叶片损伤预测响应面,初步识别2种鸟撞方案的径向弯曲、弦向弯曲,并计算撕裂范围分别不超过0.3867和0.3941,撕裂与弦向弯曲相关性显著,呈抛物线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预测的损伤在可接受的安全性水平范围内,预测方法能够识别损伤范围及趋势,可为后续鸟撞有限元模拟、试验策划、安全性分析、风扇叶片抗鸟撞设计等工作提供量化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鸟撞平板试验与鸟体本构参数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可靠的鸟体本构模型与参数是开展结构抗鸟撞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为获取鸟体本构参数,在139m/s的速度下,开展鸟体撞击铝合金薄板试验,并测得了撞击载荷、平板变形和应变数据;结合ISIGHT和PAM-CRASH软件,以薄板被撞击位置的法向变形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鸟体本构参数识别方法。将识别得到的参数代入数值模型并开展数值分析,提取平板变形结果和撞击载荷数据,并与试验测试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平板变形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撞击载荷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证明了本文所建立的鸟体本构参数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速度势函数和 Morison相对速度公式,提出了气泡载荷水动力的计算方法,给出了用 Newmark数值求解法求解水下爆炸气泡载荷作用下船体梁动态响应的方法。经模型试验验证后,针对药包在船体梁模型中部位置的情况,研究了炸药深度、爆距和爆点轴向位置对鞭状运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结构鞭状运动应变幅值随着周期比先增加后减小;鞭状运动应变幅值和长度比呈反比例函数关系;船体梁鞭状运动响 应应变幅值随着长度比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流固耦合方法的整级叶片鸟撞击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MSC.DYTRAN软件建立了鸟撞航空发动机叶片转子级瞬态动力学有限元模型,采用流固耦合算法,模拟受气动和离心载荷作用并稳定旋转的发动机转子叶片,遭受不同鸟体撞击的瞬态响应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鸟体撞击会使叶片产生巨大的瞬时冲击应力;鸟体速度、密度和尺寸的增加,将迅速增加叶片的冲击应力峰值,当叶片硬化和变形能力达到充分发展后,冲击应力峰值的增加速度会变慢;同时,叶片材料静态硬化模量的增加也会提高冲击应力峰值,而静态屈服强度的增加则会减小冲击峰的作用时间.最后还进一步模拟了鸟撞使叶片发生失效破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鸟体撞击结构过程的相似律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th dimensional analysis and similarity theory, the model similarity law of aircraft structures trader bird impact load is investigated. Numerical calculations by means of nonlinear dynamic software ANSYS/LS-DYNA are conduct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s constructed with different scaling factors. The influence of strain rate on the model similarity law i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of materials and scale factors. Specifically, materials that are not sensitive to strain rate obey the model similarity law in the bird impact process. The conclusions obtained are suppos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xperimental work of bird impact on aircraft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