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8年12月24日,“2008年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专业信息网、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联合主办,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五一二所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卫星应用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卫星应用》2010,(2):64-64
各有关单位:在国家加速发展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环境下,为推动我国卫星应用的发展,鼓励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卫星应用专业技术和产业化经验交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卫星应用专业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专业信息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卫星应用专业组、《卫星应用》杂志社拟于2010年9月联合主办“2010年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会议由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共同承办。会议地点待定。  相似文献   

3.
<正>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卫星技术、管理及应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宇航学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拟于2015年6月在京联合召开"2015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会期一天。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承办,《航天报》、《宇航学报》、《太空探索》、《神舟报》、《航天器工程》、《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空间电子技术》、《航天返回与遥感》、《真空与低温》、《航天器环境工程》、《国际太空》、《卫星应用》、《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卫星技术、管理及应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宇航学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拟于2015年6月在京联合召开"2015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会期一天。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承办,《航天报》、《宇航学报》、《太空探索》、《神舟报》、《航天器工程》、《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空间电子技术》、《航天返回与遥感》、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卫星技术、管理及应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宇航学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拟于2015年6月在京联合召开"2015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会期一天。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承办,《航天报》、《宇航学报》、《太空探索》、《神舟报》、《航天器工程》、《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空间电子技术》、《航天返回与遥感》、《真空与低温》、《航天器环境工程》、  相似文献   

6.
任志武 《卫星应用》2008,16(1):16-19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上午好! 今天,国防科工委、国家发改委联合召开2007年第三次民用航天工作会暨卫星应用产业工作会,总结我国航天发展与应用的成功经验,贯彻《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下同)、交流卫星应用经验,探讨今后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战略,对推动我国航天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两委就联合发布的《若干意见》进行简要报告。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13,(12):54-55
本刊讯11月13~15日,由《中国航天》杂志主办,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协办的《中国航天》理事会2013年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和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等理事单位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30日,2010年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专业信息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卫星应用>杂志社联合主办,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  相似文献   

9.
6月18日.随着北京唐家岭会展中心主席台上揭牌按钮的启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全新的卫星应用产业平台——卫星应用研究院正式成立。作为集团公司卫星应用总体单位.该研究院依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东方红卫星公司所属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将有利于发挥集团公司“星地一体化”的整体优势.做强做大卫星应用产业,实现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转型.这是集团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又一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
李忠宝 《卫星应用》2009,(2):30-34,38
卫星应用产业已在全球形成了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我国空间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必将拉动卫星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卫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卫星应用的现有基础和能力,提出了航天恒星公司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承蒙各单位领导和专家鼎力相助,2011年第一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获得了极大的反响和业界的好评。为更好地促进小卫星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秉承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现拟于2013年10月召开"2013年第二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会议主题为"创新与未来"。本次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主办,《国际太空》、《航天器工程》、《卫星应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协办,欢迎踊跃投稿。现将征文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6年度航天标准化科研计划协调会于1995年12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65个单位的10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防科工委军标中心应邀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总公司质量技术监督部高顺林副经理主持。庞海涛副处长代表总公司质量技术监督部传达了国防科工委和总公司联合召开的卫星工程“三化”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贯彻落  相似文献   

13.
韩燕侠 《卫星应用》2006,14(4):42-42
2006年11月10~13日,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06年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论坛在长沙举行。论坛主题为“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发展的对策”。参加会议的有国防科工委、总参、总装、二炮、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专家院士。以及北斗系统运营、生产、和用户单位共80多位代表。  相似文献   

14.
张晓强 《卫星应用》2008,16(1):11-15
各位代表、同志们,上午好: 航天产业,特别是卫星应用产业是国家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国防科工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第三次民用航天工作会暨全国卫星应用推广交流会,贯彻《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宣传《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根本目的,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航天业新的发展阶段,共同探讨把握机遇,  相似文献   

15.
祁首冰 《卫星应用》2014,(11):52-54
2014年5月30日,韩国航天政策最高决策机构——韩国国家航天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第一次卫星应用综合规划——实现"卫星应用3.0"(2014-2018)》(以下简称《卫星应用规划》)。《卫星应用规划》由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以下简称"未来部")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制定,在征求产、学、研、官相关专家意见后,提交韩国国家航天委员会审议并通过的航天领域的重要政策性文件。此次《卫星应用规划》是韩国政府首次出台卫星应用相关的国家综合规划,提出了"卫星应用3.0战略",体现了韩国政府大力发展卫星应用及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意志。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15,(2):53
<正>主管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发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航天信息中心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专业信息网(空间环境工程信息网)9月22日~25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了2007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协办。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904所、702所、三院三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41所、南京常荣噪声控制公司、504所、509所、510所及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等12个单位,共68名代表。  相似文献   

18.
正王盾,工学博士,研究员。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卫星应用》:作为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恒星")导航领域首席专家,可否谈谈近来航天恒星在卫星导航领域取得的成果?王盾:航天恒星是国内最早从事卫星导航技术研究的单位。在空间应用上的产品研制经验有30余年,研制了我国首台用于高精度轨道测量任务的导航测量系统,通过双频导航信号实现的飞行器高精度定轨,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宇航学会(CSA)与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共同成功举办过五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双方将于2015年11月9日至13日在上海联合举办第六届会议。本届会议将围绕"先进航天技术如何惠及人类社会"这一主题,就航天发展的相关议题开展深入探讨,同时进一步拓展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会议将以大会报告和技术分组相结合的形式,涵盖卫星技术、卫星应用、卫星应用商业化、国际合作与政策等领域。来自国内外卫星设计、研发、制作、应用、商业、政策研究等领域的企业、科研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对于中国的航天来说意义非凡,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都实现新的跨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航天工程的实施都将拉动卫星制造与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卫星应用服务体系、扩大卫星应用规模政策支持明朗。2011年,我国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应用及产业发展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