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京  秦文波 《上海航天》1990,(2):52-53,34
遥测地面站除了高频接收系统外,还包括同步解调、数据采集、传输及数据处理等诸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遥测地面站也正向着系统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的设计方向发展,使地面站犹如一个专门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系统.新设计的YC-6遥测地面站以IEEE-488为系统总线,采用了包括单片计算机在内的许多新技术,使地面站具有了分布式系统的特点,有较灵活的可编程特性,设计也实现了模块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数据采集系统原理分析,根据遥测系统要求对多路变化规律不同的信号进行采样和在计算机遥测系统中要求便于和计算机接口的特点,介绍了实现数字遥测系统高速和灵活分路数据采集的可行方案。给出了不需要采—保电路的条件;着重分析了满足对多路不同变化规律信号分路对策,提供了硬件实现和固体-微程序实现两种方案,并比较了二者的优缺点。由此可实现全总线结构,采样率超过6Mbit/s的高速、多路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3.
1987年度遥测国会已于10月在美国SanDiego召开,我国遥测界专家史长捷、吕级三、张纪生等三人出席了年会。本届年会以航天飞机空间站遥测为主题,但小组会上发表的论文则涉及很多方面。与年会同时还举办了展览会。  相似文献   

4.
由数据总线联系的计算机局部网络已成为实现分布式计算机之间数字数据通讯的重要方式。由此构成的系统已用于飞机内部的信息综合和飞行器试验遥测。但是,在70年代末期制定的1553B多路传输数据总线标准不能适应更大容量、更强实时性的系统要求。因北,国外已竞相着手高传输速度数据总线的研制。本文旨在讨论采用16bit通用微处理机构成高速数据总线系统,以形成多级管理体制,实现多个微机之间10Mb/s的高速通讯。文中论述了解决微机之间高速通讯的设计方案及美键性问题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在遥测网络和通讯网络之间的接口上应用的一种专用协议—遥测异步成组串行通讯协议(TABS)这个协议主要用于传输设备的远距支持。文中叙述了协议的层次结构(物理和电气层、数据链层和应用层);给出了协议的有限态自动机表示法;性能分析给出了不同操作环境下与性能有关的有用信息。TABS正被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广泛地应用在大容量数字系统的维护接口上。  相似文献   

6.
1987年10月,在美国San Diego召开了1987年度国际遥测年会。我国遥测界史长捷等三位专家出席了本届年会。根据会议报告的录音、论文集和参观访问资料,他们整理了一系列技术报告,以“发展中的遥测新技术”为总题目,将在今年本刊各期发表。这些报告是: 1.遥测发展新趋势中的几个技术情况简介。 2.Fairchild Weston System公司遥测地面站技术的新发展。 3.Loral Instrumentain公司遥测地面站技术的新发展。 4.航天飞机空间站遥测。 5.GPS卫星在测量方面的应用。 6.飞机测控站技术的新发展。 7.人工智能在遥测中的应用。 8.炮弹高G遥测。(各题目暂拟) 没有列成专题的重要技术情况将在下文首先介绍。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为我国航天测量船研制的新一代遥测计算机系统。这个系统的主要特点是:1、同时采集三个通道遥测数据;2、实时和事后处理、记录、显示打印遥测数据;3、对遥测前端进行控制和状态检测;4、实时与中心计算机和统一测控系统其他子系统通信;5、有方便的用户接口。它是一种多微处理机系统,各微处理机通过总线、唤醒、中断、共亨存贮器来实现同步和数据交换。系统软件采用树形结构,包含多个作业,每个作业又包含多个任务。通过引入新的数据结构——通信控制块,解决了不同处理机的任务相互通信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遥测数据生产消费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制可用于航天飞机遥测的超高速遥测计算机系统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所述的开放式地面遥测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系统具有下述特点:选用VME总线系统、SPARC图形工作站、UNIX操作系统、VMEexec实时环境、X—Window多窗口图形用户界面、TCP/IP网络传输标准,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系统最多可配置七个SCSI记录设备和多个高速桥接器,可实现实时多盘并行记录,单一存盘速率不小于8Mbps;系统可连接多个遥测终端用户,实现遥测数据的分布式处理和显示;实现了基于X-Window、符合国际标准Openlook规范的图形用户界面,显示全部汉化;开发了一套功能丰富且实用的遥测应用软件包。  相似文献   

9.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代表团一行六人于82年9月25日至10月14日赴美参加了国际遥测会议82年年会(ITC/USA/′82) 国际遥测会议本届年会于9月28日至30日在美国加州San Dicgo举行。会议按不同主题,分为30个小组,共发表论文98篇,另有4个专题讲座。内容涉及:遥测系统、遥测标准、遥感器及传感器、信号形成、记录设备及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天线系统、卫星控制及遥测、数据中继、航天飞机接口、同步、通信理论及技术、编码系统、微处理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功能很强的机载可编程遥测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数据种类多 ,数量大。系统采用双微处理器方案 ,主微处理器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管理 ,从微处理器完成众多异步数据流的接收 ,通过共享存储器方式解决双 CPU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 ;应用软硬件功能模块化设计、遥测格式可编程设计及系统并行总线设计 ,简化了系统 ,提高了系统性能和系统的通用性与可扩展性 ,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飞机多种用途的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11.
国外航空遥测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机载数据采集、记录、遥测传输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航空遥测技术发展的特点及趋势。主要内容有 :机载数据采集的分布式体系结构、采集器内部开放式总线结构、同步采样、数字信号处理、全软件编程和自动化检测 ;机载记录从模拟记录转向数字记录、从单一记录转向采集记录一体化、从单一的磁带记录转向多种介质记录 ;遥测容量扩大、图像压缩传输、新型遥测接收天线、数字化设备等。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航天飞机是空间站,宇航器、卫星(包括各种科学试验、对地测量和通讯等卫星)及宇宙科学试验器等有效的运载工具。航天飞机一次飞行时间比弹道式导弹及卫星等运载火箭的飞行时间要长得多,并且在飞行过程中要求实时知道运载器的飞行参数,因此,航天飞机需要工作时间长的导航、制导系统。航天飞机的飞行一般具有运载火箭飞行的特点,因此要求有轨道飞行段校准控制。  相似文献   

13.
邸乃庸 《航天》2010,(6):28-31
二○○七年 2007年6月8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重达17.8吨的国际空间站右舷第二组(S3/S4)构架结构和第三套太阳电池阵送至国际空间站。此次任务还为国际空间站安装了一套空间站-航天飞机电力转移系统,该系统可节约航天飞机自身的电力,增加其在轨时间,以加快国际空间站的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14.
美航天飞机将对俄空间站进行照相检查空间碎片及微型陨石碰撞对空间站的影响是一个很让人头痛的问题。这一问题将在拟定中的和平号与美国航天飞机联合飞行中再度受到重视。在这次飞行中,美国航天飞机将用装在其遥控机械臂上的一架相机对和平号进行扫描,测量该空间站外侧...  相似文献   

15.
科明 《中国航天》2000,(7):22-25
美国东部时间5月19日晨6时11分10秒,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晨曦中离开了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台,开始执行国际空间站的维修和后勤补给任务。这次编号STS—101的飞行是美国航天飞机历史上的第98次飞行,也是航天飞机第3次飞往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上次升空执行国际空间站任务是在去年的5月27日,至今已有将近一年时间。 此次飞行是亚特兰蒂斯号的第21次飞行,也是它1997年9月以来的首次飞行。当时亚特兰蒂斯号执行了编号STS—86的第7次航天飞机-和平号空间站对接任务。此后,这架航天飞机到波音公司的…  相似文献   

16.
建立永久性空间站是美国航宇局长期以来一直列在议事日程上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早在六十年代初期,许多有远见的美国宇航专家就强调,建立空间站开发近地空间应比载人登月更为重要。之后,航宇局的计划人员在考虑未来发展计划时,曾提出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同时建造的方案。但由于经费开支太大,而美国当时正陷入难以自拔的侵越战争,财政严重困难,结果白宫砍掉了空间站,只批准了发展航天飞机计划。在航天飞机上天后的几年中,美国宇航科学家更进一步认识到航天飞机的局限性和航天飞机/空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世纪过去了,新世纪来了。作为一名航天测控通信专业的科技工作者,面对未来,有一种想说又说不清的感觉。不妨先回顾一下二十年前业内人士中一个探讨未来的有趣话题——“遥测正在消亡”。搞遥测的似乎要“下岗”,“未来”自不堪言及了。担心“消亡”的理由大体有三:其一,集成电路与微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遥测系统面目全非,由通信技术主宰遥测逐渐转化到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主宰遥测,遥测计算机系统取代了传统模式的遥测系统,遥测系统似乎要变成一种计算机应用系统;其二,微波统一测控系统以及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出现,使遥测遥控都变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美国航宇局开发和验证将应用于航天任务的自主系统技术的情况,着重叙述了空间站热控系统、用于地面任务操作的航天飞机综合通信指挥站、航天飞机发射处理设施等系统。  相似文献   

19.
回谷 《航天》2010,(9):56-59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为了建造国际空间站,1994~1998年,美国航天飞机曾9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上工作,以取得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经验以及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长期生活和工作能力,降低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20.
介绍基于 DMA(直接内存访问 )技术的共轴式无人直升机地面站遥测数据采集系统。该地面站采集系统不仅要求采集来自遥测数据恢复系统的高速遥测数据流 ,同时要对采集到的遥测数据实时处理后显示并保存。采用串口通信或双口 RAM方式都会占用较多的 CPU时间 ,难以满足要求。而 DMA传输方式是计算机高速数据采信的重要手段。通过联试 ,证明该遥测数据采集系统能够保证互不干扰地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与存盘等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