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空探索》2005,(9):32
不久前,哈勃空间望远镜在可视波段上拍摄到了围绕在明亮恒星北落师门(南鱼座α)周围的尘埃带,照片为尘埃带中行星系统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照片左边的部分超出了望远镜的视野,相对于我们视线,尘埃环是倾斜的。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哈勃空间望远镜在可视波段上拍摄到了围绕在明亮恒星北落师门(南鱼座α)周围的尘埃带。照片为尘埃带中行星系统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照片左边的部分超出了望远镜的视野,相对于我们视线,尘埃环是倾斜的。环带的中心距离恒星大概15个天文单位,图中距离环带中心不远处的黑点标示出恒星的具体位置。天文学家们相信,正是一颗处于椭圆轨道上的尚未被探测到的行星的存在,导致了尘埃环外观的改变。第二幅图标示出了照片中尘埃环的重要细节,类似于环的内、外边界等等。天文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上ACS相机(AdvancedCameraforSurveys)的日…  相似文献   

3.
众眼看宇宙     
尘埃襁褓中的新生恒星 在这组来自斯必泽空间望远镜的关于Rho Ophiuchi暗星云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新生恒星在尘埃组成的襁褓中渐渐显露出来.这个被天文学家称作"Rho Oph"的恒星位于天蝎座和蛇夫座附近,距离地球大约407光年.  相似文献   

4.
齐郁 《飞碟探索》2012,(3):47-47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已经发现了新的证据,表明行星也许能够从死亡恒星的灰烬中产生。这台红外望远镜对一颗脉冲星,即恒星爆炸后留下的残骸的周围进行了扫描,发现了一个围绕其旋转的物质盘,它是由恒星在垂死挣扎时抛出的碎片所组  相似文献   

5.
太空插画     
《飞碟探索》2006,(6):F0003-F0003
猎户座大星云是地球夜空中最著名的星云之一。在这张图画中,最显眼的是位于照片底部的红色发射星云M42,以及影像上端的蓝色反射星云NGC1977,而点缀在猎户座恒星“育婴室”周围的,还有许多幽灵状的尘埃带和暗星云,它们距离地球约有1500光年,宽度约为数光年。  相似文献   

6.
《飞碟探索》2007,(4):5-5
根据NASA的斯匹策红外太空望远镜的一项最新观测,2007年2月18日,在螺旋星云中心的一颗死亡恒星附近,一些彗星发生了碰撞,激起的灰尘盘围绕在恒星周围35天文单位~150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等于日地间的距离,约1.5亿千米)的2巨离范围内。该发现发表在2007年3月1日出版的《天体物理》杂志上。  相似文献   

7.
众眼看宇宙     
<正>这对距离我们1700万光年、位于大熊座内的星系对——NGC5216(上)和NGC5218,看起来很像是被一条细线栓在一起。只不过这条由云气、尘埃和恒星所构成的细线(实际上是细长的恒星"潮汐尾"  相似文献   

8.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0,(8):64-64,F0003
星系NGC 5216(上)和NGC 5218看起来很像是被一条细线栓在一起。只不过,这条由云气、尘埃和恒星所构成的细长潮汐尾,足足有22000光年长!  相似文献   

9.
众眼看宇宙     
照片上的这个光环呈椭圆形,长约7光年,围绕在一个名为SGR 1900+14的恒星遗迹周围,属于一类称为磁星(magnetar)的物体。它们是在超新星爆发中爆炸的超大恒星的内核,不过,与多数其它类型的死亡恒星不同,他们通常具有极为强大的磁场。天文学家进一步分析发现,光环最有可能是尘埃云中被挖出的空洞——一种在宇宙中或许极为罕见的现象,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见过。  相似文献   

10.
以往科学家认为,恒星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时,周围有一个由宇宙碎片构成的巨大圆盘,像木星那样大小的行星需要数百万年才能从这些圆盘中聚集而成。但是最近,天文学家托马斯·奎因在《科学》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这些圆盘在围绕恒星转过几圈后往往就会散裂开来。圆盘散裂后,物质开始迅速聚集,并吸引气体———否则,那些气体会在木星一类的巨型气体行星周围形成气罩。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行星必须在这一阶段形成,否则宇宙气体和尘埃就会被吸走,并被附近恒星的辐射所驱散。这就意味着,如果巨大的气体行星不能迅速形成,那也就无法形…  相似文献   

11.
星际怪兽     
贡海星 《飞碟探索》2008,(6):F0003-F0003
象鼻星云是由气体与尘埃云所组成的恒星形成区,看起来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在这团星云中,有一处像人形的部分。然而,这里唯一真正的“怪兽”,只是一颗因为距离地球太远而不致伤害我们的年轻亮星。从这颗恒星发出的高能量光线正逐渐侵蚀图片上方黑暗的彗星状云球的尘埃部分,同时,  相似文献   

12.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0,(6):54-55
<正>在距离我们20万光年的卫星星系——小麦哲伦星系之外围,有一个年龄只有500万年的年轻星团NGC602。在这张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精彩照片中,NGC602仍然包覆在孕育它们的气体和尘埃里。如梦似幻的脊状尘埃和云气说明了在NGC602里面,大质量年轻恒星所发出的高能量辐射和激波,已经侵蚀了附近的尘埃,并触发从星云中心渐次往外传播的恒星形成活动。  相似文献   

13.
众眼看宇宙     
马静 《太空探索》2015,(3):62-63
<正>红外波段的银河系中心为了给我们展示银河系的中心究竟在上演什么样的戏码,"哈勃"与"斯必泽"空间望远镜联合起来在红外光波段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巡视银河系的中心。这幅组合影像所涉及到的长度约300光年,宽度约115光年。所涵盖的范围大约是太阳系的20倍。从影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成团的光亮云气和黝黑的尘埃。在左下角的五胞胎星团附近,可以看到受到强烈恒星风雕塑的云柱;在影像的右下角,是围绕着半人马座A的大质量星团。然而,银河系中心为何会出现几颗不属于这些星团的大质量恒星,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4.
纪舟 《飞碟探索》2013,(11):64-64
这片富星场中心处镶着亮边的地方,位于南天航海星座——船底座和船帆座的交接处。这群主要成分是星际云气和尘埃的彗星状云球,距离约有1300光年远,长度则在1光年上下。邻近炽热恒星的高能紫外辐射,除了为云球塑形外,所造成的电离也为它们镶上了金边。此外,这些云球泛流的方向远离船帆座超新星遗骸,因此它们掠过的地方可能也曾受到超新星的影响。云球之内,冷云气和尘埃聚成的团核可能正在塌缩形成小质量恒星,而它们的形成终将造成云球的消散。事实上,位于这群云球右上角的彗星状云球CG30,它头部的小红晕斑,就是由恒星形成初期阶段的高能喷流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猎户座大星云是地球夜空中最著名的星云之一。在这张图画中,最显眼的是位于照片底部的红色发射星云M42,以及影像上端的蓝色反射星云NGC1977。而点缀在猎户座恒星“育婴室”周围的,还有许多幽灵状的尘埃带和暗星云,它们距离地球约有1500光年,宽度约为数光年。这些星云位于数百光  相似文献   

16.
生命只能出现在能发出光和热的恒星周围的行星上,但并非所有恒星都必然带有行星。星云说认为,恒星是从自转着的原始星云收缩形成的。收缩时因角动量守恒使转动加快,又因离心力的作用星云逐渐变为扁平状。当中心温度达到700万℃时,出现由氢转变为氦的热核反应,恒星就诞生了。盘的外围部分物质在这一过程中会凝聚成几个小的天体——行星。  相似文献   

17.
众眼看宇宙     
幽游 《太空探索》2007,(2):54-55
哈勃空间望远镜大麦哲伦星云里的新生恒星这团位于恒星形成区域的气体和尘埃是哈勃空间望远镜拍自大麦哲伦星云的,在那里存在着一些小质量的新生恒星,以及一些质量比它们大得多的其它恒星。蓝色带状的薄雾弥漫于这些恒星之间。位于距离地球160,000光年之外的大麦哲伦星云中的LH95就像其它上百个恒星形成系统一样,被称作恒星群丛。以前地面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只能允许科学家研究这些区域中的明亮蓝色巨恒星。根据哈勃望远镜的观测结果,现在可以对这些低质量的恒星进行分析,从而更精确地计算它们的年龄及质量。LH95的照片是由哈勃空间望远镜上…  相似文献   

18.
众眼看宇宙     
王琴 《太空探索》2012,(10):62-63
黑暗星云人们熟悉天鹰座中的牛郎星(天鹰座α),却不知在这一天区飘渺着许多黑暗的云气,它们就是LDN673。该星云大小约7光年,距离我们约600光年,这些尘埃足以孕育出数十万颗恒星。从这张照片可看出,黑暗云气并不发光,因其背后有明亮的星光,望远镜才得以捕捉到此剪影。中心偏右上可见赫比格-哈罗32(HH32),它是宇宙中由新生恒星形成的,形状看似星  相似文献   

19.
《太空探索》2005,(3):34
从哈勃望远镜拍摄的这幅长2.4米,宽1.2米的棒状星系NGC1300的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闪烁的恒星,膨胀的气体以及星际尘埃的暗云,NGC1300被公认为是棒状星系的典型例子,不同于漩涡星系,棒状星系的旋臂没有一直延伸到星系核,而是同一个包含了星系核的棒状结构相连结。  相似文献   

20.
众眼看宇宙     
正NGC7129布满尘埃的星系NGC7129位于仙王座内,距离我们约3000光年。NGC7129内镶嵌着许多年轻恒星,这些恒星的年龄仅100万年左右,还处在幼儿阶段,就如同我们的太阳在50亿年前刚刚诞生时候一样。在这张令人震撼的照片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可爱的蓝色尘埃云气折射出来的年轻恒星的光芒。影像中暗红色的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