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洞试验现场,特别是大型连续式风洞试验现场的电磁环境非常恶劣,而风洞实验中的测量信号又是毫伏级的微弱信号,采用传统测量方式难以克服恶劣的电磁环境对测量系统的干扰。对于运动物体或无法布线的试验环境进行参数测量时,传统测量方式完全不起作用。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风洞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和无线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ZIGBEE技术实现了风洞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和基于该网络的无线测量模块。极大地增强了测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风洞试验的精细化程度,降低了测量系统的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2.
潘巨龙  闻育 《航空计算技术》2007,37(2):124-126,130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低成本、高度集成和自组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将会逐渐普及.首先总结归纳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性的几种表现形式,如计算能力异构性、节点能量异构性、链路异构性及网络协议异构性,然后介绍了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层次网络体系结构和两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标准.最后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金档案     
<正>【项目编号】2005ZA27001【项目负责人】卜忱【依托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飞机平尾可控运动试验技术研究完成情况简介:开展了动态标模平尾小幅振荡测量动导数、大幅振荡和操纵面运动非定常气动力三种动态测力试验研究和平尾大幅振荡过程中的非定常流场片光流场显  相似文献   

4.
集成了传感器、嵌入式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而形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但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使其路由协议即不同于传统的网络,又有别于ad hoc网络。对几种典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比较,并针对LEACH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测量仪器和监视仪器的角度,回顾了导弹靶场所用的跟踪望远镜的历史。这一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的阿斯卡尼亚(Askania),直到1981年的远距离目标姿态测量系统(DOAMS)。本文还讨论了电影经纬仪(包括固定式测量系统和机动跟踪架)的历史和能力。对所有设备都从历史状况到目前水平做了介绍。对于提高靶场测量摄影光学系统性能所必须遵循的技术方向也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了嵌入式计算、传感器和通信等多种技术,可以实现对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借助其他辅助定位方式,可以实现对非合作目标的定位。而无线传感器网络测距技术是实现定位的基础。对TOF和RSSI这2种测距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较这2种测距技术在不同范围内的测距效果,进而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上飞行器技术和飞行活动的不断发展,飞行活动对测控系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海上靶场测控系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海上靶场测控系统从单一技术应用到多种测控技术的综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海上靶场测控水平和能力。本文简要介绍了海上靶场测控系统的基本需求,分析了水下测量、出水点捕获跟踪、低仰角跟踪测量、低能见度下的跟踪测量等海上测控技术特点,研究了高精度水下测量、海上低空目标测量等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提出了"优化陆基测控、发展海基测控、构建空基测控、完善水下测量",循序渐进构建空海陆潜一体化测控系统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
空地导弹最小射程的一种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载发射的空地导弹最小射程 ,把发射后的空地导弹看作一个受重力作用、推力等于阻力并具有水平初速的下滑飞行体 ,提出了一种估计方法并编制了计算机软件 ,对影响空地导弹最小射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空地导弹的最小射程由启控时机、载机初速、投放高度、下滑高度差及末制导最小距离等因素决定。该方法已用于某型空地导弹总体设计方案的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Range-free自身定位算法仿真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定位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重要的支撑技术之一。文章在总结有关定位算法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6种代表性的Range-free定位算法的原理,在Matlab环境下构造了网络拓扑场景进行了仿真实验,对6种代表性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并分析总结,指出了今后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的研究中所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危险模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IDS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安全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构建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是其中重要的技术.简要阐述了基于人工免疫模型及危险模式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危险模式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体系结构,并对该模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靶场目前使用的红外系统局限性和焦平面列阵成像技术的优势基础上,研究了战略导弹红外辐射测量、实况记录、外弹道测量对红外焦平面列阵成像技术的需求以及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笔者认为:靶场测量需要红外焦平面列阵成像技术的支持;需用1~3μm、3~5μm、8~14μm三个波段;焦平面的像元素达到512×512、1024×1024能满足测量任务的要求,但某些场合下256×256元的器件也能使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场区安全防护的需求,研究采用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电子护栏的问题。首先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其组织结构,分析ZigBee的技术特征,给出ZigBee协议栈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电子护栏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分析网络系统的路由协议,给出系统软硬件开发的流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靶场光测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对如何发展我国光测技术和设备提出了建议。笔者认为:靶场光学测量和无线电测量要各有侧重、互相弥补、相辅相成。光学测量技术和无线电测量技术要互相借鉴、互相渗透、并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测距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瑾 《航空计算技术》2009,39(6):124-126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在国防、工农业、环境监测等众多领域都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科研价值。而节点定位信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是一项必需的基础信息。针对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进行研究,将算法分成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并提出一种新的角度权值定位算法,仿真实验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5.
无线传感器网络监视预警系统的区域边界具有特殊重要性,针对节点的布尔感知模型,根据节点感知圆盘的相互关系,可将整条边界线划分为不可再分割的可数个最小曲线段,利用改进的贪婪式算法研究了集中式多重覆盖算法和分布式多重覆盖算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多重覆盖带来的高检测概率以及高覆盖概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靶场试验时需要精确确定弹丸落点(终点)坐标的问题,提出一种声震波联合定位方法,该方法具有监控范围大、不受自然条件影响、能发现未爆弹、性价比高、反应快等特点。该方法按照一定的阵形布设传感器,依据弹丸爆炸时产生的声波(或是未爆弹落地产生的震动波)到达各传感器的时间差,采用TDOA(TimeDifferenceofArrival,到达时间差)方法对弹丸落点坐标进行计算。具体阐述了TDOA方法的定位原理,并给出了整个测量系统的组成,简要叙述了整个测量系统的部署方案;采用GDOP(GeometricalDilutionofPrecision,几何稀释精度因子)方法分析了定位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各种影响因素带来的误差量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计算;最后采用本文设计的测量系统针对大口径火炮弹丸终点坐标的测量在靶场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的误差较一致,定位精度满足测量的要求。该方法满足靶场快速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新航行系统中空中交通管理(ATM)系统正常运用的首要条件是对所管理的空域实施有效的监视。随着监视雷达的合理分布和数量增加,自动相关监视(ADS)系统的逐步应用,可实现所需监视空域的覆盖。由于网络的互连可使独立的各监视传感器集成为一个综合监视系统。综合监视系统是由多传感器组成,因而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将不适应综合监视系统的需要,刮用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多传感器多种数据源的信息处理。二、监视系统的集成目前监视系统有一次监现雷达(PSR)、二次监视雷达(SSR)和新航行系统中的自动相关监视(ADS)、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外激光自动跟踪技术在靶场测量中的应用情况,接着介绍了我国第一台应用于靶场测量的激光自动跟踪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该系统的静态、动态精度的检验结果。最后,探讨了激光自动跟踪技术在我国靶场测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三军靶场部门开发一个NAVSTAR GPS靶场设备系列,组建了靶场应用联合计划办公室(RAJPO)。分析科学公司协助该办公室分析了在试验和训练靶场业务中使用GPS测量时间、空间和位置信息(TSPI)的潜力,研究了GPS靶场设备系列的功能和性能参数,并帮助解决了若干技术问题。本文给出了有关GPS用于靶场的重要研究成果—成本/性能比,这有助于说明GPS在靶场中的作用。文章着重阐述了所建议的GPS靶场设备系列的功能,叙述了每种设备,以及与其它设备的关系。此外,还点出了目前计划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信息动态     
《航空科学技术》2011,(2):75-77
【项目编号】2007ZC07003【项目负责人】邱朝阳【依托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检测技术研究完成情况简介:本项目在开展专题技术调研、资料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完成了海杂波特性分析的研究;基于研究所得的海杂波的混沌特性,开展了小目标检测算法的研究;对检测前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