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月球探测技术--发展历程和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人类发射月球探测器进行的主要探月活动以及月球探测技术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月球探测轨道设计与地球卫星的区别 ,给出了一些最基本的设计原则。最后 ,对探测器总体系统设计中的构型技术和各分系统的特点及其设计要求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月面和近月空间环境及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月球探测器所经历的月面和近月空间环境主要包括:月面低重力、月面温度、近月空间辐射、月壤、月尘、月面地形地貌、月面静电等。文章在对月面和近月空间环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月球探测器在月球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月球探测器所经历的月面和近月空间环境特点及其影响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或必要的试验验证,可为月球探测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月球探测器动力系统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联和美国的月球计划进行了综述,结合苏联/俄罗斯和美国月球计划的探测器动力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我国探月计划的探测器动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我国探月计划探测器动力系统发展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月球探测器遮挡形成的阴影是探测器着陆月面之后热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月球探测器着陆于平坦月面地区之后形成的阴影对探测器侧面和底面的影响,并通过建模计算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从而为月球探测器在侧面和底面开设散热面的可能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雷静  周凤岐  周军 《航天控制》2007,25(1):36-39
月球探测器近月面定点悬停是月球探测器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必要保证。提出一种近月面定点悬停的控制方案,选用常推力液体发动机和脉冲式发动机实现悬停任务。对于常推力液体发动机,以燃耗最省为指标采用最优控制,使月球探测器悬停在特定高度上;对于脉冲式发动机采用PID控制,实现月球探测器悬停状态的保持。给出具体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6.
月球探测工程中的月球环境问题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文章介绍了月球环境和国外两个典型月球探测器的环境试验。在月球环境对探测器的影响分析基础上,根据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需求,提出了有关环境问题研究的一些考虑。  相似文献   

7.
, 《航天器工程》2012,21(6):130-130
据Spacenews网站2012年10月23日报道,德国阿斯特留姆公司(Astrium GmbH)称,德国将领导一项欧洲月球着陆器及巡视探测器任务,设计、制造、发射月球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并在月球着陆,实施6个月的任务,这项任务预计耗资5亿欧元。根据与ESA签署的2年期合同,该公司领导6国团队开展研究并得出结论,欧洲可以在2019年将808kg的着陆器/巡视探测器送到月球,到达月球南极,并演示验证多项技术,任务目的之一是了解月球地质历史。  相似文献   

8.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真空热试验的初步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月球环境条件、设计月球探测器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以及绕月飞行的"阿波罗"服务舱(service module)真空热试验的外热流模拟情况,对中国"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真空热试验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机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亚冰  孙毅 《上海航天》2010,27(1):43-50
综述了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机构的应用与发展现状。介绍了软着陆机构的性能要求和组成,并根据着陆腿结构和缓冲器种类对软着陆机构进行了分类。讨论了着陆器主体设计、着陆腿结构和缓冲器的模块化设计。阐述了着陆器发射、在轨飞行、着陆和着陆后阶段的动力学研究内容。分析了缓冲器设计、着陆机构基本构型设计,以及缓冲器与基本构型主要参数配置等关键技术,对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机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新型月球探测器需要在遍布石块、陨石坑和斜坡等复杂月球表面上着陆,因此有必要对月球着陆探测器的着陆性能进行评估。本文对一种四腿可展开式着陆器进行了合理简化,并用ADAMS软件建立了着陆动力学仿真模型。模型中应用子程序表达缓冲铝蜂窝和月壤的力学性质,通过在预研着陆器的仿真模型上加载,实现了系统的仿真;并得到了月球探测器以给定姿态和着陆速度在不同地面坡度和月壤物理特性下的着陆性能及一般规律,对我国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动力学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东旭 《中国航天》1997,(8):22-23
俄将再次进行月球探测东旭由于缺乏资金和火星96探测器发射失败,俄罗斯的空间科学计划正在进行重大调整,开始采取“更小、更快、更省”的发展策略。作为这一改革的第一步,俄已开始实施一项不载人月球探测计划,其探测器定于2000年发射。这将是俄在20多年里首次...  相似文献   

12.
李浩悦 《航天》2010,(5):30-33
俄罗斯是世界上首先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20世纪60~70年代,前苏联曾多次发射不载人的自动探测器对月球进行考察,并取得巨大成功。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第二轮探月高潮的兴起,俄罗斯又开始酝酿新的月球开发计划。正在执行的《2007~2015年俄联邦航天计划》中,已经有两个月球探测器项目开始实施,进一步的月球开发计划也在拟议当中。  相似文献   

13.
月球着陆探测器任务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介绍月球着陆探测的任务特点,针对飞行过程、着陆过程、月夜生存、月面工作、月面特殊环境及其影响,以及着陆稳定性影响因素和地面试验验证等进行需求分析,可为月球探测器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14,(3):52-52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奥斯塔片科3月4日接受《俄罗斯报》采访时说,发展无人月球和火星探测器技术将是新的俄联邦航天计划的工作重点。月球探测第一阶段将包括3项任务。作为第一项任务,已长时间推迟的“月球”25定于2016年发射,将在月球南极着陆。另两项任务将分别是2018年发射的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和2019年发射的携带寻找水冰用的钻探工具的一个极区着陆器。第二阶段将涉及采集月球土壤样品并送回地球。  相似文献   

15.
月球表面地形数学建模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月球表面地形数学模型的建立是月球探测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研制的基础,是登月飞行器和科学探测仪器设计的重要输入条件和约束条件。文章根据国外公布的月表地形模型进行分析,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对地形进行数字化描述和表示,生成月表光滑月海区域仿真地形数据。该数据能够为一般任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袁越 《中国航天》1998,(5):31-31,36
月球勘探者发现水冰袁越伽利略探测器拍摄的一张木卫二照片美国航宇局最近公布了不久前发射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获取的新数据,并称这些数据为月球上水的存在提供了确凿的证据。科学家们称,这些数据表明在月球的北极和南极阴冷的地区有水冰存在。这一发现增大了人们最终向...  相似文献   

17.
胡智新 《航天器工程》2010,19(5):111-116
月球水冰探测对未来载人月球探测以及构建月球基地意义重大。在继"克莱门汀"(Clementine)、"月球勘探者"(Lunar Prospector)和"智能一号"(SMART-1)等月球探测器的探测后,美国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和"月球环形山观测与遥感卫星"(LCROSS)实施了月球极区永久阴影区撞击和观测,初步验证了水冰资源的存在。文章通过系统分析月球水冰的重要性、可能来源、探测历程和探测手段,初步提出我国开展月球水冰探测的载荷初步配置。  相似文献   

18.
肖择 《上海航天》2006,23(5):5-5
欧空局2006年9月3日宣布,格林尼治时间3日5时42分22秒(北京时间3日13时42分22秒),欧洲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慧一号(SMART01)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的卓越湖区域。科学家希望探测器撞月时激起的尘埃等有助于研究月球的地质构成。  相似文献   

19.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2):59-59
据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2011年发射的"圣杯"姊妹月球探测器已准备好绘制出月球引力场的分布图。该分布图将帮助科学家解开一系列月球之谜。  相似文献   

20.
谭乐 《中国航天》2009,(8):40-43
继日本、中国和印度2007~2008年相继发射月球探测卫星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又在2009年6月18日一举发射两个月球探测器.其中一个要对月球进行猛烈撞击。这将使全球月球探测活动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