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楠 《航天员》2010,(5):23-25
在美国,学生进行太空搭载实验,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支持和实现。利用航天飞机是学生进行太空搭载实验的选择之一。NASA及一些与航天科技领域相关的机构及企业组织都设有专门支持学生进行航天飞机飞行实验的计划,来培养学生对航天的兴趣爱好和科学素养。如果学生对太空实验感兴趣,就可以通过网络或邮寄等方式向这些专门计划的联络办公室(人员)提交报名表、实验设计方案或意向书,然后坐等随后而来的好消息。对参与太空实验的学生及其实验项目,NASA和相关部门会提供全程的指导和服务。一旦确认入选最后的太空飞行,学生们还有机会到梦想中的航天中心,亲自装载实验或观看发射。在此,我们为您介绍一下美国学生都通过哪些专门计划来实现航天飞机太空搭载实验的。  相似文献   

2.
郭亚光 《航天员》2010,(5):33-35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包括美俄等航天大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对学生的太空教育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投入。为了激发青少年对航天技术的兴趣,为了培养航天事业的接班人,世界很多国家都相继开展了青少年太空飞行活动,不少学生的实验方案都在太空中得到实施,并获得了很有意义或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参与未来载人航天飞行竞争的6大商业公司: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名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4.
易林 《航天》2013,(11):24-25
9月23日 ~27日,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在北京召开,参加过首次登月任务的美国航天员巴兹·奥尔德林莅临大会,并像旋风一样出席多场青少年活动,推广他的太空梦。在2013年世界空间周庆祝会暨科普报告会上。奥尔德林与上千名观众分享了自己的登月历程,阐述了火星任务构想,介绍了他参与或发起的青少年航天活动计划。他说:“我人生最大的事业是探索和开发太空。全球宣讲我的理念,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合作,并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身航天,为人类共同的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卫星应用》2008,16(4)
五星红旗飘扬太空,世界目光聚焦中国。9月28日,我国航天员在顺利完成首次空间出舱任务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终成现实。我们向参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英雄的航天员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向支持和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国各族人民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正>自1961年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尤其是1969年阿姆斯特朗等两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以来,航天技术已经对人类社会的许多重要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类最高精尖的探索宇宙航天活动不仅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而且触发了人们对未知太空领域的无限向往。青少年是国家和航天事业的未来,面向青少年开展航天科普活动十分重要,但如何科学设计和组织航天科普活动内容,在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普及知识的同时,能更进一步使参与的青少年有体验、有感触、有启迪,甚至触动思  相似文献   

7.
袁江 《上海航天》2005,22(5):F0002-F0002,F0004
金秋十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首次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这标志着我们在探索太空的伟大征程中又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是我国航天科技发展新的伟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刘瑞江 《航天员》2009,(3):14-17
美国航天飞机差不多每年都要进行五六次航天飞行。在太空执行任务。对于一个技术相对成熟的航天大国来说,虽然也出现过像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那样的航天惨剧,但那只是科学探索道路上出现的小概率事件,从总体上看,多人长时间航天飞行早已不是什么难事。在与太空接触的几十年中,美国的载人航天飞行很多时候都是7人组合,这次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第5次维修任务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9.
在太空维修哈勃空间望远镜1993年12月2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STS-61飞行任务。7名航天员在这次飞行中担负着世界航天飞行史上规模最大的空间维修任务─—维修庞大的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SpaceTelescop...  相似文献   

10.
张叶 《航天员》2013,(5):30-30
2013年9月16日,由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和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开幕式后,举行了纪念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十周年的活动,由联合国外空司空间应用专家土井隆雄(Takao DOI)主持.来自世界各国的航天员、航天机构代表分别致辞表达祝贺,不仅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高度赞扬。还对中国载人航天在未来太空探索中注重国际合作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X-37B飞行器的飞行试验任务分析,指出了X-37B飞行器不是空天飞机,也不是全球快速打击平台,而是一种低成本太空进入能力的飞行验证器,它的作用定位在空间而不是在空中。通过飞行试验和验证试验,旨在打造一个可重复使用的轨道转移运载器。将美国2010年航天战略的重大调整、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延期和航天飞机退役等事件结合起来,对X-37B发展的背后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美国航天发展的未来趋势。经过动因的详尽分析,指出要特别关注美国航天战略调整的两个重心转向,尤其是两个转向背后的动机。如何正确地认识国际空间站的作用定位,对于审视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航天战略的调整使载人航天的重心回到近地轨道上。基于中国目前的能力现实,建议中国的载人航天重心放在地球轨道上,做好各种能力的建设,并利用这些能力把地球轨道上的事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2.
苏俄长期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研究进展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郭双生,尚传勋人类首次步入茫茫太空后不久,前苏联、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就认识到长时间、远距离和多乘员的空间载人飞行、宇宙载人探险和地外星球定居是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是实现...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与美国先后成功发射载人飞船,把宇航员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此后,苏、美两个空间大国展开太空竞赛,由载人飞船分别向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发展。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机毁人亡,而20天后的2月20日,前苏联却把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设施最完善的和平号空间站送上太空,并与两年后恢复飞行的美国航天飞机比翼齐飞,把载人航天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独树一帜,独占鳌头,在征服太空领域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俄罗斯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飞行15年,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一项伟大成就,在人类航天史上竖起一座永恒的丰碑。它的长期载人飞行,创造了一系列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14.
航天急救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航天业务范围的扩展——其中包括太空旅游和商业航天的加入,需要更多的航天医学专家。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和离地球飞行距离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医学和手术方面的事件。在出现这些事件时,如果航天员不能返回地面治疗,仅仅依赖地面医学支持将不能适应新的情况。急待解决的医学问题有分科专家、临床技能、医疗经验,这些都超出了现在航天医生的工作范围,而属于急救医学范围。急救医生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基础,熟练的基本外科手术技能和处理危机疾病和外伤的能力。在航天医学中有很多在极端条件和环境下出现的医学问题,很多急救医生已经参与其中。本文介绍了航天医学中的一些问题,并对近期期刊中关于航天飞行中疾病和手术方面发生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高珂  段月华 《航天》2011,(4):61-61
为普及航天科技知识,激发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培养航天后备人才,中国宇航学会自2002年首次举办"赴美太空营训练夏令营"活动,至今已有近400名师生参与了活动。该项活动深受青少年、教师以及家长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航天员任务分析王德汉黄伟芬载人航天活动已有30余年的辉煌历史,参与航天飞行活动的航天员已达数百人,他们完成了一系列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航天员在飞行中要对航天器进行监视、操纵、控制和管理并在空间开展科学与技术研究和实验等活动,为使航天员顺利完成上述任务...  相似文献   

17.
长期载人航天飞行实践和地面类似及模拟环境下的研究表明,长期处于与地球环境大不相同的太空极端环境,会使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障碍、行为失调、工作效能降低、最终可能导致无法圆满完成飞行任务。随着长期载人航天飞行时代的到来,“心理保障”这一概念在航天医学领域愈发突显出来。在目前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乃至未来的月球和火星飞行计划期间对航天飞行乘员诸多方面的保障中,心理保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俄美双方基于各自长短期航天飞行任务特点所形成的不同心理保障体系、保障措施及其效力对比出发,结合从俄关联手的“和平号空间站-航天飞机”计划取得的经验进行了阐述,指出可在当前心理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能用于未来长期航天探测任务的有效心理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卫星应用》2012,(4):4-8
浩瀚无垠星空,中华神舟翱翔——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已成功发射了9艘飞船、1个目标飞行器,4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1992年,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0年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基础技术的国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20年不懈探索,在党中央坚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2007,(1)
在2001~2002年空间站应用可行性研究中,有一项日本妇女空间论坛(JWSF)与日本国家空间发展局(NASDA)合作的太空食品研究计划。此计划是由 JWSF 提出的,主要解决航天员长期驻留外太空时的食品问题,他们准备将日本食品作为太空日常食谱中的一部分。通过此项研究,他们在确定航天食品的要求、寻找可以作为航天食品的各种食物、了解今后研究和改进航天食品的潜力等方面都颇有收获,他们也深信作为日本的本土食品,它们是完全可以"进军"太空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长期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研究进展郭双生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号航天大国,继前苏联载人空间飞行之后,它第一个把人送上了月球,使人类这一千年梦想瞬息之间成为活生生的现实。与前苏联一样,他们也认识到长期载人航天是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至关重要的是应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