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是首个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以中方为主的空间探测国际合作计划,也是中国和欧洲合作的第一个科学探测卫星项目。它包括两颗以大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卫星,分别对地球近赤道区和极区两个地球空间环境变化最为重要的区域进行宽能谱粒子、高精度磁场及其波动的探测。2010年,"双星"计划-"星簇"计划(Cluster)联合团队共同获得了国际宇航科学院(IAA)杰出团队奖。今年是"双星"在轨交付用户10周年。10  相似文献   

2.
<正>欧空局地球科学顾问委员会已决定推荐一项将通过测绘全球植被荧光来了解植物碳贮量的卫星任务作为"地球探测者"计划的第8项任务。这项任务称为"荧光探测者"(FLEX),拟在2021或2022年发射。欧空局对地观测项目负责人李比希9月18日向FLEX任务团队和落选的"碳星"任务团队通报了这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     
正我国科学家在超强碳纳米管纤维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据科技部网站2018年5月28日报道,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清华大学魏飞团队与李喜德团队合作研究,在超强碳纳米管纤维领域取得突破,团队通过采用原位气流聚焦的方法,可控地制备了具有确定组成、结构完美且平行排列的厘米级连续超长碳纳米管管束,通过制备含有不同数量单元的超长碳纳米管管束,定量分析其组成和结构对超长碳纳米管管束力学性能的影  相似文献   

4.
<正>在英国注册但研制团队设在丹麦哥本哈根的月钉公司(Moonspike)从10月1日起在"敲门砖"网站上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众筹,希望能筹集到60万英镑,以着手研制一个月球探测器及发射用的运载火箭。这个探测器将以摔落方式把一个微小的有效载荷送到月面。按目前的计划,月钉公司将自行研制一种三级火箭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     
正我国科学家在DNA自组装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据科技部网站2018年8月3日报道,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精确自组装纳米标记分析方法在前列腺癌早期检测与预后中的应用研究"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樊春海团队在发展精确自组装的框架核酸并应用于生物  相似文献   

6.
空天瞭望     
波音、洛马提交TSAT标书由波音和洛马公司牵头的两个工业团队7月30日分别向美国空军提交了"转型卫星通信系统"(TSAT)空间段计划研制与生产阶段的投标书。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该项合同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5月6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公布了阿拉伯世界的首个深空探测任务方案——阿联酋火星任务方案,这是继2014年7月16日阿联酋宣布启动火星探测计划之后的又一重要进展。该方案介绍了阿联酋火星任务的科学目标、探测器构型、任务飞行轨迹和任务团队等内容。一、科学目标阿联酋火星任务将通过研制、发射和运行"希望号"火星轨道器探究火星大气随昼夜和季节变换而发生的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美军方启动卫星重复利用验证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力 《中国航天》2012,(10):20-21
鉴于静地轨道卫星建造和发射要花数十亿美元,而且有时还会遭遇发射失败,美国国防部研究人员已启动一项计划,拟通过重复利用在轨退役卫星的部件来降低成本和风险.据《航空周刊与航天技术》网站8月20日报道,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已为称为"凤凰"的这项计划组建了一支基础广泛的工业界团队,由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担任系统集成单位,以验证从报废卫星上回收大型天线等部件并加以重复利用的技术.按计划,该项目将在2015~2016年进行一次在轨试验.  相似文献   

9.
据新华网报道,三大天文"灾难"接踵发生,突然增加了人类对防止地球遭遇外太空"不速之客"袭击的紧迫感。天体坠落事件能否提前预警?一些科学家认为,以现有科学手段,有效预警仍存在一定挑战。2013年2月14日,即在俄罗斯发生陨石雨前一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一个科学家团队公布了一个新奇的计划:利用太阳能构建一个巨大的激光束相控阵,用以监测和提前销毁危及地球的小行  相似文献   

10.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7,(3):137-139
<正>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召开据新华网2017年5月27日报道,当天,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旨在鼓励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的"全国创新争先奖"正式揭晓,共产生了10个奖牌团队、28名奖章人选和254名奖状人选。以谢军总设计师为负责人的北斗导航卫星研发团队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牌;空间站系统总设  相似文献   

11.
罗辉 《中国航天》2010,(3):43-45
<正>印度的导弹研制计划起源于1983年的印度"导弹发展综合计划"(IGMDP)。这一计划由印度的国防研究与开发组织(DRDO)负责。IGMDP由5个核心导弹系统组成,其中包括陆基"大地"系列近程弹道导弹和"烈火"系列中远程弹道导弹以及潜射型K-15"海洋"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12.
正在航天液体动力这个大家庭里,伴随着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的成功发射,代表着"长征"五号"心脏"的氢氧发动机团队实现了"王者归来",走到了世人面前。这个团队的名字,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北京1 1所氢氧发动机团队。这个拥有"越磨砺越坚强"特质的团队,展示了液体动力人"艰难困苦何所畏,越是艰险越向前"的  相似文献   

13.
未来的深空探测与空间环境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深空探测计划的内容、特点和意义,包括:欧空局的Exo Mars火星车、美国"2020火星车"以及中国的2020火星探测计划;金星着陆探测进展情况;欧空局木星系统探测计划"木星冰月亮探索者(JUICE)"和美国的"木卫二飞越任务(Europa Clipper)";"蜻蜓号(Dragonfly)"土卫六探测项目;美国的"彗星天体生物学探索取样返回(CAESAR)"项目;月球探测计划等。还分析了未来深空探测对空间环境模拟的具体要求,空间环境模拟对推动深空探测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对我国未来开展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徐菁 《中国航天》2010,(6):33-36
<正>"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GMES)计划是欧盟继"伽利略"计划之后又一项重大的军民两用航天发展计划。2003年,欧盟委员会(简称欧委会)和欧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空军航天与导弹系统中心2019年5月3日发布"国安航天发射"(NSSL)计划第二阶段"发射服务采购"(LSP)项目的正式招标文件,将在2020年向两家本国发射服务商签发合同。相关厂家需在8月1日前提交投标方案。NSSL计划最近刚由原"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计划更名而来,由空军和国家侦察办公室主管。更名后的该计划不仅可选用一次性使用火箭,也可选用可重复使用火箭。除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TauZero基金会和英国星际学会领导的一个非盈利性的科学家团队,正在致力于星际飞行的研究,这项研究名为“伊卡洛斯星际航行计划”。伊卡洛斯计划的目标是研制出能够到达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地带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17.
<正>美太空飞行有限公司2014年12月9日宣布,它研制的"搬运工"太空拖船在2015年第三季度首飞时将运载新星工厂公司为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凤凰"计划研制的"小号卫星"。"凤凰"计划旨在从报废卫星上抢救仍可使用的天线等部件,并加以重新利用。所谓小号卫星是指能实现推进或通信等具体功能的独立卫星模块,是"凤凰"计划的关键内容。"搬运工"是一种自由飞行的辅助有效载荷部署工具,自带电力、推进和指向系统。它将由运载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开始进行载人航天的研究,主要产品有载人飞船、货运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在载人航天领域,美国通过实施"阿波罗"工程、航天飞机计划、国际空间站计划、"猎户座"飞船等重大工程与计划,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与储备,具备了全面研制生产载人航天产品的能力。美国的载人航天器研制与生产供应链基本完整,在总体设计与总装建造、推进、导航与控制、结构与机构、通信与信息处理、环境控制与生命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     
正我国科学家在结构超滑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据科技部网站2018年12月12日报道,在纳米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纳米尺度光学、电学、力学高分辨检测研究"、"纳米界面超润滑检测技术与机理研究"的持续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在结构超滑领域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2008年,清华大学郑泉水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试验实现了微米尺度结构超滑。2012年,郑泉水团队证实了这一现象,从而颠覆了人们的有关认识。雒建斌院士研究团队在固-  相似文献   

20.
举世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预定轨道,在太空等待与神舟九号飞船交会对接的那一刻。在为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付出心血和汗水的研制队伍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研制天宫一号年轻的总体设计博士团队。这个团队诞生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19名博士都是"70后"和"80后",其中6人是近两三年与天宫一号结缘的。走近这个博士团队,能够感受到他们充满多彩梦幻和追求现实的内心世界。受航天精神传承的航天年轻一代,正以只争朝夕的劲头,为载人航天工程奉献着青春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