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获得减压阀动态特性,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常用的反向卸荷式减压阀动态仿真模型.采用AMESim仿真技术进行了仿真,重点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减压阀动态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减压阀动态特性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措施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建模仿真是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增压输送系统性能特性的有效手段,仿真可缩短研制周期,减少研制费用。总结了国内外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增压输送系统的建模方法、数值求解技术的发展概况,并针对增压输送系统模块化的特点,介绍了航空航天领域主要流体仿真软件的功能及国内外利用商业建模仿真平台进行推进剂增压输送系统仿真研究的应用情况,为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增压输送系统工作特性仿真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流量调节器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昕 《火箭推进》2004,30(3):19-24
针对一种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液体流量调节器,建立了描述该流量调节器稳流工作过程的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流量调节器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探讨了结构参数变化对流量调节器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确定液体火箭发动机制造工艺和过程关键特性的方法。运用FMECA法分析和研究了液体火箭二级发动机设计关键特性、工艺关键特性和过程关键特性,识别出三类关键特性242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工艺关键特性与过程关键特性判别准则,即策划与甄别准则。该准则可有效推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精细化管理,为发动机成熟度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在方案设计和系统性能估算阶段,对液体火箭发动机进行方便快捷的系统研究,基于MSC.EASY5仿真平台,采用模块化建模思想,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工作过程主要组件的仿真模型,通过Fortran/C等自编程序与EASY5链接,进一步扩展了模型元件范围,并扩充了流体种类,使其适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并根据发动机循环方式,搭建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针对RD-170发动机系统建立系统模型,并进行稳态点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已有资料相符合,且仿真快速便捷,仿真结果精度高。以上结果表明,本文建模与仿真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正>液体火箭发动机热过程基础研究是探索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所发生的流动、传热及燃烧等过程的基本规律,其研究内容涉及液体推进剂喷雾燃烧过程,工质与结构间复杂传热过程,液体推进剂物理化学特性、流体流动等。液体推进剂雾化、蒸发、燃烧和传热仿真技术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的理论基础,其与试验研究相辅相成,在正确分析与评估发动机工作性能、减少研制经费和研制周期、防范试验危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自动器是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用于调控工作过程的关键组件,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靠性。为研究自动器管路系统的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根据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中流量调节器、单向阀两种典型自动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国产自主化系统仿真软件平台MWorks,采用Modelica语言搭建流量调节器—管路系统和单向—管路系统模型,并分别开展了频域特性和时域特性仿真求解。考虑到MWorks以时间为仿真变量,为实现频域特性求解,将拉氏算子设置为全局变量,并通过拉氏算子与频率的关系以及频率随仿真时间变化的函数,得到频域参数随频率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MWorks中可通过以拉氏算子为变量的陈述式方程或传递矩阵形式的频域数学模型来构建液体火箭发动机组件频域模型,并可通过组件连接的方式完成系统动态特性仿真,且仿真结果满足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对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研究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文中介绍了火箭发动机喷嘴动态特性试验台及发动机谐振点火器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9.
窦唯  胡长喜 《火箭推进》2013,39(2):40-45
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水击压力的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和试验对比分析,研究了影响液体火箭发动机水击压力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发动机关机后推进剂管路的压力瞬变特性,从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许琨 《上海航天》1993,(2):19-23
通过对方案设计阶段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的分析,提出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预测的方法和方案阶段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模型。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发动机系统可靠性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综合运用可靠性框图分析、故障主效应分析,、故障数据分析及故障树分析等可靠性分析方法,评估发动机不同设计方案的可靠性水平,并举例对某型号发动机的方案论证进行了典型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2.
彭健  赵龙  田尊华 《航天控制》2006,24(1):61-64
建立卫星/INS组合导航仿真平台可以先行对结构设计、相关算法和精度分析验证提供支持,是优化设计指标和加快开发周期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卫星/INS组合导航系统的特点,利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模块分解,设计了一种扩展性好的卫星/INS组合导航仿真平台结构。并提出了与此平台构建相关的关键仿真模型。另外,还提出了一种从数值上对卫星轨道根数进行仿真的方法,避免了直接由动力学模型来计算卫星轨道根数的复杂性,简化了卫星轨道根数的仿真。  相似文献   

13.
王瑾  李运泽  宁献文  王浚 《宇航学报》2013,34(5):734-740
为了提高航天器热控系统的控温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感温蜡温控阀的单相流体回路热控方法,利用感温蜡温控阀的全自动流量、温度比例调节特性实现温度控制。通过集总参数法建立感温蜡温控阀、热源载荷和空间辐射器等部件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该热控系统的温度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感温蜡温控阀的布局方式,以及感温蜡熔程、时间常数和温度延迟等热特性对单相流体回路热控系统温度动态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对基于感温蜡温控阀的单相流体回路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跳跃式返回的再入动力学特性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空高速再入返回是航天返回技术面临的新问题。研究采用跳跃式返回方式解决高速再入产生的高过载、高热流峰值问题。建立了完整的航天器再入大气层飞行动力学模型;依据航天器跳跃式返回飞行剖面和返回飞行的运动特性,将再入大气过程划分为初始再入段、初次再入下降段、初次再入上升段、大气层外飞行段和二次再入段,详细研究了各飞行段航天器的动力学特性,简要分析了各阶段的制导任务。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初步摸清了航天器深空飞行跳跃式再入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控制液体火箭发动机起动过程中故障的发展,以便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其关键部件损伤与系统性能之间折衷考虑,实施减损控制。提出一种以减小部件损伤为目的的发动机开环控制结构,并对其所涉及的相关模型作了简短的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减损控制律,可对控制输入序列进行优化选择。仿真研究了某火箭发动机起动过程实施减损控制后的两个实例,结果表明通过减损控制,可以实现在系统性能不明显损失的情况下,较大幅度地减小关键部件损伤。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小卫星瞬态外热流下的动态传热特性规律,以小卫星双层集总参数模型为研究对象,推导得到动态热平衡方程。类比阻尼振荡系统,采用时频变换和传递函数分析的新思路,对温度与热流波动量间的幅值特性和相位特性变化规律进行理论研究,并利用数值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推导获得了小卫星传热系统自然频率和阻尼比的热参数准则式,并证明了小卫星传热系统在热激励下振荡特性为过阻尼。阻尼比和频率比的增大及热流静位移的减小均可降低温度的波动幅度,不同频率比范围下阻尼比对热流的波动量与温度波动量间的相位差的影响呈相反规律,数值结果与解析分析结果一致。可为低热惯性小卫星的热控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钱默抒  熊克  王海洋 《宇航学报》2018,39(8):879-888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子级再入垂直着陆阶段,利用滑模动态面控制(SMDSC)技术设计了一个精确垂直回收控制策略。首先考虑运载火箭的燃料消耗、质心变化及转动惯量摄动等特点,建立运载火箭一子级返回段动力学模型。然后针对范数有界的不确定性和有界连续的未知干扰,设计一个滑模状态观测器和一个自适应参数估计器用于获得其估计值;随后,基于获得的状态估计值和未知参数估计值,设计了一个基于自适应动态面技术的跟踪控制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比两种不同控制策略下的运载火箭垂直返回姿态角跟踪能力。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滑模动态面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8.
郑威  吴建军 《宇航学报》2004,25(6):604-608
结合基于模型知识的诊断推理方法和键合图理论在定性建模方面的优点,提出并研究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基于定性键合图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以某大型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定性键合图模型,给出了基于此类定性模型的故障诊断机制,并利用仿真数据验证了诊断结果,对该方法及其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诊断快速有效和易实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非定常燃气流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超声速喷流核心区及其外围亚声速区燃气流动态分布和流动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欧拉方程条件的伽辽金有限元方法以及FWH方法,实现并完成喷流噪声传播特性、辐射特性数值模拟。喷流噪声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燃气流推进初期,强喷流噪声区域紧随燃气流前锋;燃气流场相对稳定后,强喷流噪声区域主要位于燃气流等能区末稍,一些小尺度试验的燃气流激波系附近也存在较强喷流噪声。这些强喷流噪声主要由燃气流前锋带动的大涡动态卷吸、燃气流强湍流脉动以及激波扰动引起。受数值模拟网格分辨率影响,当前仅能保持中低频段声压级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总体接近。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限元Matlab软件平台对流体动压密封进行了计算机数值仿真分析与计算,研究了流体动压密封动环对数螺旋槽半径和螺旋角与流体动压密封开启力和泄漏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流体动压密封设计准则;通过激光打标工艺试验得出了激光打标刻蚀对数螺旋槽的工艺规范,采用该工艺规范加工出的对数螺旋槽动环满足设计要求。流体动压密封介质运转试验结果表明:流体动压密封有限元Matlab计算机数值仿真分析与计算是合理的,流体动压密封设计和工艺规范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