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建造H-2运载火箭的发射场。H-2运载火箭主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于1992年完成,吉信发射场将于1991年12月前完工。现在种子岛的东南端有发射H-1运载火箭的大崎发射场和发射缩比H-2试验火箭的竹崎发射场。 由大崎发射场往东1公里便是正在兴建的发射H-2运载火箭的吉信发射场。进入发射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巨型塔。一个是发射塔,塔高75米,长30.5米,宽26米,比大崎发射场的发射塔(高67米,长26米,宽25米)要高大。这是因  相似文献   

2.
尚辉 《中国航天》2006,(8):28-33
2006年1月24日和2月18日,H-2A运载火箭成功进行了第8次和第9次发射。至此,H-2A火箭已进行了9次发射,其中除第6次发射失败外,其余8次获得成功。作为日本航天的旗舰火箭,H-2A火箭的成功已开始扭转因H-2火箭接连失败使日本航天面临的不利局面,使之重获生机。另一方面,在日本宇宙航  相似文献   

3.
东方一剑 《航天》2010,(8):41-44
从2005年2月26日,日本用H-2A火箭把多用途运输卫星-1R送入太空起,H-2A一直保持了百发百中的记录。2009年,又成功发射了新型运载火箭H-2B,使日本运载火箭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H-2使日本航天走向自主今年2月4日晨,历时10年研制的日本H-2大型运载火箭在因天气等原因推迟3天后从种子岛航天中心的吉信发射场点火起飞,成功地进行了它的首次发射,把两颗试验性的有效载荷送入了预定轨道。H-2火箭全长约50米,直径4米,起飞重量为2...  相似文献   

5.
2009年1月,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应邀访问日本,同日本航天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并参观了H-2A火箭的第15次发射(发射世界上第一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通过这次访问,我们对日本运载火箭的现状和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H-2A系列火箭的发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H-Ⅱ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已于1985年4月正式开始。它是一种新型的一次使用的、可满足九十年代航天需要的运载火箭,拟将完全由日本独立研制。该火箭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吨。H-Ⅱ火箭预定于1992年发射日本的第四代卫星。H-Ⅱ火箭具有以下设计特点:1)一箭多星发射结构,多数任务是一箭双星发射,每星重量为1吨;2)新运载火箭尽量选用了 H-Ⅰ火箭的研制经验;3)设计结构简  相似文献   

7.
正日本H-2A-204型运载火箭2015年11月24日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的"电信星12优势"("电信星"12V)通信卫星。这是H-2A火箭首次执行商业静地轨道通信卫星发射任务。H-2A火箭2001年投入发射,迄今已飞行29次,成功28次,是世界上可靠性最高的火箭之一。该系列火箭2007年私有化后交由三菱重工经营,曾在2012年5月发射本国"全球变化观测任务-水"(GCOM-W)1卫星时搭载发射了"韩国多用途星"(KOMPSAT)3对地观测卫星,还已拿  相似文献   

8.
日前,日本政府决定,将于今年11月重新发射H-2A运载火箭,并把一颗多用途卫星送入太空。由于这是该型火箭因发射失败而中断使用一年后的首次发射,故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种子岛航天中心为其H-2火箭建造了新的发射场。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该发射场的助推器试车台、LE-7发动机研制设施以及履带式机动发射平台等设施。  相似文献   

10.
地面系统用于支持和保障火箭的发射与试验,对火箭的使用性能、发射能力、发射场配置及工作流程等有重要的影响。调研了国外运载火箭地面系统发展现状,总结了国外运载火箭地面系统发展趋势。从快速发射、简易发射、安全发射、自动发射和通用发射等方面提出了地面系统发展思路和主要关键技术,为我国后续运载火箭地面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长征六号甲是我国首型采用固液捆绑构型的中型低温动力运载火箭,文章简单介绍了该型火箭测试发射任务执行基本情况,总结分析了火箭在发射场执行测试发射任务的技术特点、流程特点、任务保障特点及应对措施。提出基于固液捆绑火箭的快速测试发射技术发展方向,分析了火箭新技术应用、测试发射流程优化、发射场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发展需求,为型号研制工作及发射场测试发射能力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商业航天新军蓝源公司9月15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第36号综合发射设施宣布,它将在卡角建立制造厂和发射厂,用于生产和发射其规划中的轨道运载火箭。拟在2020年前开始发射的这种火箭近期将用于发射卫星等有效载荷,远期还将用于载人飞船发射。发射场将建在第36号综合发射设施所在位置。该发射设施曾是宇宙神火箭的发射场,包括36A和36B两座发射  相似文献   

13.
日本正在加紧进行 H-1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以便用它发射用户迫切需要的大容量通讯卫星。H-1是一枚三级运载火箭,它可以把重550公斤的同步通讯卫星送入轨道。日本打算 H-1火箭在1986年研制成功后,用它取代现正使用的 N-Ⅱ火箭(该火箭同步  相似文献   

14.
巴西于4月2日成功地发射了VS-40火箭,从而使其在卫星运载火箭的研制方面又向前迈进了大一步。火箭是从阿尔坎塔拉发射场发射的,带有日晕监测仪器,飞行高度为1248公里。在飞行了24分钟后,火箭在距发射场1920公里处靠近纳塔尔的巴西海上着陆。 VS-40是由VLS卫星运载器的第三和第四级组成的。VLS将于1996年前后开始发射卫星,是巴西第一种航天运载火箭。这种火箭重60吨,高19米,共有四级,全部用固体推进剂,能将150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新型火箭发射空间站货运飞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光 《中国航天》2009,(10):19-23
日本H-2B新型运载火箭9月11日凌晨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升空.发射了该国为国际空间站计划建造的首艘货运飞船“H-2转移飞行器”(HTV) 1。这是H-2B火箭的首次发射.也是HTV飞船的首次验证性飞行。  相似文献   

16.
阳光 《中国航天》2012,(4):14-20
四、日本日本全年进行了3次航天发射。H-2B型火箭1月份发射了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H-2转移飞行器"(HTV)2货运飞船。日还在建造5艘HTV飞船,拟在2016年前大致每年发射一艘。H-2A型火箭分别在9月和12  相似文献   

17.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5,(1):45-45
德尔它2-7925型运载火箭2004年11月6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成功发射了GPS-2R13导航卫星。△俄罗斯2004年11月8日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成功地试射了其第一枚联盟2—1A改进型运载火箭。火箭将一颗“显现号”(Oblik)侦察卫星模拟星送入轨道。△美国航宇局2004年11月2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使用德尔它2-7320—10C运载火箭发射了用于观测宇宙伽马射线爆丛的“雨燕”卫星。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时间2017年3月31日6时27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在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场利用"猎鹰"-9 V1.2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SES-10卫星,并在火箭发射9分钟后,再次实现一子级海上平台回收。本次任务采用了该公司2016年4月首个在海上平台成功回收的火箭一子级,实现人类首次地球轨道运载火箭部分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9.
位于苏联丘拉坦地区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大量新型设施业已完工,它们将用于发射苏联的航天飞机和能源号运载火箭,这表明了苏联今后将发射航天有效载荷的决心。 这组图片大体上反映了发射苏联航天飞机和能源号运载火箭的丘拉坦发射场的概貌。图中可以见到老式苏联土星5级火箭发射台。该发射场的大小相当或略大于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和马歇尔航天中心。  相似文献   

20.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新型“艾普西龙”小型固体运载火箭9月14日在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进行了首次发射,将“行星分光观测卫星”(SPRINT-A,由“大气相互作用认识行星分光观测卫星”英文缩写而来)送入地球轨道。这是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2006年以来的首次航天发射。该设施1962年建立,原称鹿儿岛航天中心,近年来主要用于发射探空火箭。日本1970年的首次航天发射就是从这里进行的。日H-2A和H-2B火箭从内之浦南部的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