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镍铁合金电镀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廉价的铁代替贵金属镍,降低成本。镍铁合金镀层具有光亮镍镀层的特性,针对其特性建立了工艺流程,论证了电流密度,光亮剂含量及杂质对镀层质量的影响;镀层厚度对镀层抗蚀性的影响;叙述了各组份的功能;确定工艺配方及参数。对比光亮镍电镀工艺,镍铁合金电镀工艺具有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之优点,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工艺。  相似文献   

2.
铁基管件的装饰电镀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中间镀层及合理的电镀工艺。如选用高氰Cu-Sn合全电镀液,成本低,镀层质量好,但溶液剧毒,磨光、抛光劳动量较大;选用镍、光亮镍作中间层,成本又很高;选用光亮Ni-Fe合金作为中间层,电镀液维护较困难;选用酸性亮铜镀铜,再镀薄镍作为中间镀层,成本低,效果好。在工艺上必须采用辅助阳极、镀软铁、化学浸铜等工序可防止置换铜粉和二价铁污染溶液。无毒碱性光亮镀铜代替酸性光亮镀铜将是较理想的铁基管件装饰电镀工艺。  相似文献   

3.
宋凉  刘兴斌  叶晖 《火箭推进》2009,35(1):54-58
为保证钎焊镍层的要求,对耐高温材料TaW10进行了钎焊镀层的工艺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TaW10表面镀镍工艺,包括预处理过程和镀镍过程。对镀层的性能(外观、结合强度及钎焊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TAW10执行吹细砂-除油-浸酸-预镀镍-镀镍工序,得到的镀层结合强度高,经试生产钎焊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在玻璃封接体上化学镀镍的工艺方法及简要的反应原理,说明了可伐合金基体材料和镍磷合金镀层的特性,指出了工艺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文通过L93正交试验表研究了搅拌速度、微粒添加量、施镀温度、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四个因素对Ni-P-SiC-MoS2化学复合镀镀层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粒的添加量和搅拌速度对镀层硬度较大,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及温度对镀速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脉冲电镀是一项弓队注意的现代技术.目前已有不少论文论述了脉冲电镀的理论和镀层特性.本文重点讨论用钛、不锈钢和铬镍铁合金制造的人造卫星推进元件脉冲镀金工艺及其镀层特性.  相似文献   

7.
化学镀是获得功能镀层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内对化学镀Ni-P合金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对Ni-B合金的研究和应用不足。Ni-B合金镀层外观光亮、色泽如铑、镀层厚度均匀、化学稳定性好、孔隙少、焊接性能相当于锡铅合金,比Ni-P镀层好、硬度1100HV、耐磨。应用实例为发动机缸体砂型模具,模具结构中含铸铁、铜、铝三种材料,形状复杂,技术要求高。应用化学镀Ni-B后模具寿命比原模具(电镀镍层)提高3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试验,选择了一种较经济适用的工艺方案。并可通过化学分析来调整控制槽液各成分。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抗蚀性能好,孔隙率低,经热处理后镀层硬度可以大大提高,因而增加了镀层的耐磨性,它不受零件几何形状影响,较电镀镍层具有很多优越性。它有着广泛的用途,既可以作为防护性镀层,又可以作为耐磨性镀层,有时还可以代替铬镀层使用。但成本较电镀镍稍贵。  相似文献   

9.
某型导弹28框手打模,材料为ZG45、表面硬度HRC 30~35,外壁100×200处磨损0.2~0.3mm,论证用电刚镀修复,为此应用TD—60电源、TD型刷镀笔、TDY—101特殊镍和TDY—102快速镍刷镀液及规范化的刷镀工艺,结果符合技术要求、刷镀表面镀层的匀、组织细密,恢复原设计尺寸,五年来模具的使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2A12铝合金表面耐蚀性差和高温化学镀成本高、镀液不稳定且易分解的问题,提出了在其表面进行中温化学镀Ni-P镀层的工艺方法。本文研究了镀液p H值和温度的变化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并对镀层厚度、热处理后镀层表面硬度及耐蚀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中温化学镀Ni-P镀层的可行工艺方案。当镀液p H值为4.5,镀液温度为70℃时可获得较好的镀层表面形貌;镀后400℃热处理保温2h后,镀层硬度可达408HV;铝合金自腐蚀电位由施镀前-0.96V提高到-0.55V,耐蚀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用CZ84添加剂解决冷轧钢片凹折零件滚镀光亮镍时出现的镀层发暗、发黑、生红锈的问题。着重讨论了新的工艺配方各成分及其操作条件的影响,讨论了镀液的配制、转化,零件的防锈及不合格镀件的返修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永磁材料NdFeB因超高的磁性和低廉的价格,成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材料,但由于耐蚀性较差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本文通过研究永磁体表面中温化学镀工艺来提高其耐蚀性能,改变镀液的主盐浓度、温度和pH值,获得了理想的中温化学镀工艺为:硫酸镍35g/L,次亚磷酸钠30g/L,乙酸钠30g/L,氟化钠2g/L,酒石酸40 g/L,pH为6.5,温度70℃。在此工艺下,获得的表面镀层覆盖完整、镀层的胞体致密且大小均匀,表面无明显缺陷;化学镀镀层厚度均匀,镀速为19.80μm/h,符合工业生产要求;化学镀使永磁体表面硬度和耐蚀性均得到了提高,在上述工艺下,表面硬度由450Hv提高到610Hv,腐蚀电流密度由0.30A/cm~2降低到0.8×10~(-6)A/c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结合牢固的镁合金镀金层而开展了工艺试验,包括镀前处理、电镀工艺、电镀溶液制备、采取实际工艺措施,工艺流程的合理化等,经过这些步骤,获得了符合技术要求的镀层.经外观、结合力、潮湿试验和实际使用,均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AZ31镁合金进行表面化学镀镍,优化了化学镀工艺。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EDS)等测试方法对镀层表面形貌、结构、成分等做了测定和分析。最后通过电化学实验和盐雾试验等测试方法对Ni-P镀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化学镀工艺的优化,制备出了外观平整、光亮、结合力强、耐腐蚀性能好的Ni-P非晶镀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真空扩散焊接技术进行了铜及铜合金焊接工艺试验,研究了焊接温度、保温时间、焊接压力、镀层(Ni)对接头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测量分析了接头金相、力学性能与显微硬度。结果表明:通过镀镍有效消除了零件表面粗糙度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扩散界面的接触面积,焊合率超过95%;连接界面铜与镍扩散充分且均匀;接头拉伸强度与母材等强,断口位于母材侧,为韧性断口。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金属密封件镀金工艺技术,该工艺采用亚硫酸盐镀金方案,以单脉冲电源为镀覆电源,以预镀镍层为中间镀层来制备金镀层,得到了结晶细致、厚度均匀并与基体上结合牢固的金镀层.研究了金镀层的沉积速率和结合强度,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组织结构,进行了金属密封件气密性试验和典型试验.结果表明:金属密封件金镀层的技术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能够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中,该发动机已通过地面热试车考核.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转子轴承配合面尺寸超差影响轴承装配问题,结合零件内腔注蜡、产品工序复杂、加工周期长等特点,拟采用刷镀工艺对轴承配合面尺寸进行修复。通过对刷镀工艺的可行性、可靠性及刷镀工艺参数等技术重点和难点分析,设计及优化了匹配该转子刷镀的工艺参数及工装。经过对转子轴承配合面室温刷镀,满足转子轴承配合面铜镀层厚度要求,修复后的转子轴承配合面尺寸不仅满足要求,同时转子在皮带转速试验中镀层状态表现良好,现已通过水试考核验证了工艺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可调距螺旋桨的加工表面质量对其高服役性能和长寿命服役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本文开展加工表面残余应力测量和数据处理的研究,采用基于压痕功的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及神经网络求解算法,针对镍铝青铜材料力学性能,由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关系数据库,训练神经网络,实现对镍铝青铜材料加工残余应力的求解。通过对镍铝青铜加工试件残余应力测量数据的计算与分析评价,开展了不同加工参数对残余应力影响规律的实验测量研究。通过测量实验与数据分析,获得了不同刀路下残留高度及机床不同转速与残余应力间的关系。测试实验表明:基于压痕功残余应力测试方法能评价不同加工参数下镍铝青铜材料的残余应力状态,可为实际加工生产提供工艺参数优化指导。  相似文献   

19.
印制板制造过程中,用表面涂复铅锡合金镀层代替全板镀金、镀银,为进一步改善这种工艺,增加红外热熔过程,用红外高温辐射加热于铅锡镀层,使镀层熔融重新结晶,既能提高质量,又可增加生产效率,因此,除介绍这种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其发展运用状况外,就热熔所采用的设备及具体工艺过程作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20.
通过粗化、敏化和活化的方法,使金刚石表面产生微孔、使金属镀层在其表面更易沉积,从而提高金刚石与镀覆层之间的结合力。通过胶体钯对金刚石进行敏化-活化处理,使其表面微孔吸附一层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钯,再在表面沉积一层化学镍层,然后就可以像普通金属一样进行镀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