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应用 GP-IB 接口构成瞬态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压力传感器动态校准的实例。介绍了 GP-IB 接口的特性和在自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和测试软件的编制方法。给出了接口部分和压力传感器动态测试与数据处理软件的编制框图。  相似文献   

2.
程控扫频信号源是无线电自动测试中必不可少的仪器。目前国内的及国外引进的扫频源多数不具备程控功能,利用我单位研制的扫频源控制器,可使无程控功能的扫频源不做任何改动,便可成为程控扫频信号源。扫频源程控器可作为输入扫描电压为0~10伏的进口及国产的、未带程控器的扫频源附阵。配接高压放大器也可作为扫描电压大于10伏的国产扫频附件。配有程控附件的扫频信号源,通过 GP-IB 接口与计算机连接。本程控器体积小,使用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3.
程控扫频信号源是无线电自动测试中必不可少的仪器,目前国内的及国外引进的扫频源多数不具备程控功能,利用我单位研制的扫频源控制器,可使无程控功能的扫频源不做任何改动,便可成为程控扫频信号源。扫频源程控器可作为输入扫描电压为0~10伏的进口及国产的,未带程控器的扫频源附件。配接高压放大器也可作为扫描电压大于10伏的国产扫频附件。配有程控附件的扫频信号源,通过GP-I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本程控器体积小,使用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4.
微机应用于自动测试,首光离不开接口电路。现在已有标准的串行RS-232和并行CP-IB接口。有了这些接口,可以很容易地组建成各种自动测试系统。但是对于早期生产的,具有较高情度的仪器,一般都不具备这种接口装置,只是具有BCD码供打印输出。在这些仪器上加装标准接口线路也不现实。为了充分发挥达些仪器的效用,利用这些已有的BCD码输出,使它们也能加入到自动测试系统中去。我们搞了这样一个BCD码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利用微机对仪器仪表实行自动测试,在国外十分普遍。目前国内情况,尚是开始应用阶段。由于仪器很少具有IEEE-488接口,因此我们先搞一个BCD码接口,并在APPLE机上改制了一个BCD码相应接口,使自动化测试得以实现。我们先后对SM215数字电压表、国产PZ8数字电压表、JS2A数字频率计用BCD码接口进行自动测试,效果相当好。但是这种系统有一个缺点,它不能多台同时进行,因此限制了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对IEEE-488接口在数字电压表的自动测试作一简要介绍,同时介绍如何利用BCD码接口与IEEE-488接口联合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功率敏感器传统的计量方法繁杂低效,本文探讨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小功率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利用GPIB接口总线实现计算机与小功率标准装置各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案,研究了通过SCPI控制各仪器的自动化测试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IBM-PC/XT 及其兼容机(简称 PC 机)的 GP-IB 接口可以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来实现。但是,这种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较昂贵,为此,开发了一种市场上容易买到、且价兼的芯片而以软件为主来实现具有控者、讲者和听者功能的 GP-IB 接口。文中介绍了这种接口的设计考虑、逻辑图和流程图。  相似文献   

8.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市场上无线电测试类仪器保有量快速扩充,测试任务逐年增长。面对快速增长业务,传统的人工手动测试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针对以上问题,采用TestCenter软件平台,结合已有计量标准设备,适当增加接口及智能开关设备,设计了一套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经验证,该自动测试系统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测试速度快。  相似文献   

9.
一、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是电子计量测试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到来,我单位愿为用户提供下列服务: 1.自动测试系统验收或组建:系统软件研制和开发; 2.智能仪器软件的读写和修复; 3.GPIB接口的研制和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0.
提出采用匹配函数描述测试点与仪器端口的匹配程度,用来指导自动测试系统仪器选型和资源配置.匹配函数采用面向信号的方法构建,综合了测点信号属性与仪器性能参数、仪器可靠性、仪器成本、仪器操作复杂度等因素,使得仪器选型和资源配置策略的制定更符合工程需要.给出了资源配置策略和算法,并对资源配置进行了并行测试优化.通过给出一个典型实例,证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测试成本,增强系统可靠性,提高测试效率和吞吐量,并为自动测试系统硬件设计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分布式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分布式自动测试系统设计的主要问题,并且结合应用实例,重点介绍了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和VXI仪器的分布式自动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2.
自动测试系统校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动测试系统的校准是计量界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校准规范。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采用一种面向实际应用的自动测试系统校准方法。对于系统中的仪器,根据实际的测试需求及精度不同分别采用仪器检定和仪器校准方法,对于自动测试系统特有的测试通道采用回路标定、替代标定两种标定方法,满足了被测设备的测试准确度要求,实际测试也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XML的自动测试系统资源描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自动测试系统(ATS,Automatic Test System)信息共享和互操作能力差的问题,应用XML(eX lensibleMarkup Language)语言实现了ATS的模型化描述,模型化的信息包括测试设备、接口连接装置ICA(Interface ConnectorAssembly)、测试适配器和被测设备UUT(UnitUnder Test).对测试设备的性能和UUT测试需求采用统一的信号与测试定义标准STD(signal and test definition)进行描述,实现了测试设备性能与UUT测试需求的自动匹配.通过引入逻辑资源的概念对测试设备性能与仪器通道之间的动态映射关系进行描述,以实现测试过程中仪器资源的合理分配.采用XML作为ATS的建模语言,提高了ATS资源建模的开发效率和系统内信息的互操作程度.  相似文献   

14.
自行设计制造的频率自动测试控制器,是一种能同时对十路信号进行测试控制的仪器。文中介绍了该仪器的技术指标和工作原理。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比较适用的自动测试仪器。  相似文献   

15.
合成仪器技术作为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装备综合保障中占据重要地位。介绍了合成仪器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及特点,详细论述分析了合成仪器中涉及的包括信号调理、ADC/DAC、数据处理器与总线、系统软件等关键技术及实现,并展望了合成仪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频率计量自动化测试,我所研制出一种AFM型频率计量自动化测试装置。它利用了廉价的PC-1500A袖珍计算机作为控制机,再加上适当的接口电路、驱动电路及两个1×16的高隔离度RF同轴多路开关,就可以构成一种多用途的实时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同时可以控制1-32台受检仪器。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自动测试系统大多数采用串行测试的工作方式,测试效率很低.针对这个问题,建立了基于图论的测试任务关系模型,用"图"来描述测试任务占用仪器资源的情况,将测试任务调度的工程问题转化为图论中的数学问题.在测试任务关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任务调度算法:CTG算法和CTG-T算法.对于多个测试任务,利用这两个算法可以得到并行度最大或者测试时间最短的任务分组方案,能有效地实现并行测试.这两个算法是基于图的染色理论得到的,对其正确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例仿真.两个算法已经在实际系统中得到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能够大大提高自动测试系统的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自行组建的信号发生器自动测试系统,包括系统的设计思想、基本组成及工作特点。对测试软件编制过程中遇到的一部分技术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本文就选用不同电平时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电平单位不同时如何判断校准点以及校准如何实现,低电平测量时如何保证准确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给出了诸如建立单位选择子菜单,电平的实时校准与预校准相结合,以及在高、低电平式测试时分别采用不同的触发方式等具体措施。就利用功能键陷井技术实现的人工干予及其在自动测试中的作用,以及利用出错陷井技术和其它方式提高软件的容错、纠错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还简要讨论了建立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测试工作方式的意义及其构想,并提出了实现的方法。最后,给出了进一步完善信号发生器自动测试软件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频率合成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较详细地介绍频率准确度的表征和频率稳定度的表征来说明测试程序中各参数的计算方法所依据的理论根据,并对主要仪器的诊断程序作了简要介绍。系统采用AST386/33+GPIB接口板作为系统控制器,GPIB接口板采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研制的作为个人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工作站的接口板,测试程序采用ESBASIC语言,该语言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在GWBASIC的基础上,加进了GPIB控制和测试语句而研制的。该语言功能强,尤其对带有GPIB接口的仪器操作特别方便,并可在汉字操作系统下运行,各种曲线绘制程序采用图形语句功能较强的QUICKBASIC语言。  相似文献   

20.
机载设备自动测试系统通用开发平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当前自动测试系统(ATS,Automatic Test System)开发技术存在的不足,构建了一个ATS通用开发平台.该平台对ATS软硬件进行联合设计,用户只需通过接口输入被测设备信息及测试策略流程,平台即可自动完成大部分软硬件设计工作,包括仪器选型、适配器设计、测试程序生成等.设计结果会传递到平台提供的ATS运行环境,供用户进行被测设备的测试、故障诊断.经实例验证,ATS软硬件联合自动设计技术可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设计的标准化、通用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