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第11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主办.内容:1.遥感技术近年来的成就及跨世纪发展动向.2.空间与航空遥感技术;包括遥感仪器、系统的新进展.3.遥感信息的获取、记录、压缩和传输技术及方法.4.遥感图像的处理与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区域环境模型的研究.5.遥感技术应用.时间:5月;地点:海南;规模:120人.空间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问题学术研讨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主办.内容:深入探讨有关空间物理各层次,包括:太阳、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等现有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 今年七月一日至六日,中国宇航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空间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在江西庐山召开了第二届遥感技术学术报告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从事遥感科学技术的科研、生产、应用和教育等十八个部门,八十四个单位,共一百五十名代表。会议的主要内容为:(1)开展学术交流,检阅科研成果;(2)组织专题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3.
当前,遥感技术正在世界各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及重视,遥感卫星获取的资料已经成为许多数据库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为了扩大空间遥感数据在科学上和经济领域中的应用,需要有才能的专家们对空间传输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研究。英国是利用卫星照片绘制地图的主要国家之一,通过计算机增强信息处理过的卫  相似文献   

4.
《国际太空》2013,(11):72
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19届中国遥感大会"拟订于2014年4月中下旬在扬州市召开。本届会议旨在交流近年来国内遥感在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遥感技术最新成果。希望通过本届会议的交流与沟通,为遥感领域专家、学者和政府主管部门搭建联系纽带,为研发单位和用户提供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5.
发展我国的空间用高准确度原子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子钟在科学技术、军事和商业中应用甚广,在空间任务,特别是卫星导航系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还没有自己的空间用高准确度原子频标,发展适合空间应用的星载原子钟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 卫星遥感在我国已开展十几年了。自七○年以来我国先后发射了十一颗不同类型的科学试验卫星,取得了大量卫星遥感和空间探测等方面的试验数据,为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里的应用、研究提供了资料。一九七五年后,我国购进了美国陆地卫星象片、磁带,促进了我国卫星遥感事业的全面开展。今年七月一日至六日,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空间学会在江西庐山召开了第二届遥感技术学术报告会。这次会议由十八个部门,八十四个单位,共一百五十名代表参加,交流论文一百三十篇,通过会议综观了我国的遥感技术发展情况,这次会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卫星遥感在我国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8月21日,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所集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于一体,致力于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火工装置技术、空间激光探测技术、航空光学遥感技术、复合材料结构成型技术六大专业的探索与研究。研究所具备我国空间光学遥感器研制的较高水平,引领着国内空间光学遥感领域多项前沿技术的发展,成功在轨应用100余台光学遥感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多项,重要科技成果400多项。环境工程与试验事业部拥有温湿度气候箱/室、力学试验、特殊环境试验、以及防护类试验,致力于军民品的高低温、湿热、振动、跌落、冲击、摇摆、加速度、温度高度、太阳辐射、热真空、淋雨、沙尘、盐雾、霉菌等环境类试验、防护类试验和可靠性试验及热控设计实施、真空系统研制集成,承担了国家多个重大专项建设和重要型号研制项目。客户已涵盖航天、航空、电子、汽车、轨道交通、半导体、智能制造等各行业多个领域,规模为国内同行业领先,设备设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由于八十年代中期的第二代地球观测卫星(如陆地—5和 SPOT 卫星等)及遥感技术的发展已带有商品的色彩,这为欧洲及发展中国家探测其自然资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在欧洲,今后要发展应用空间遥感技术有许多问题还待进一步考虑:第一,陆地卫星-5,SPOT 卫星以及现有的或计划于八十年代期间发射的第二代地球观测卫星,是否仍能满足欧洲九十年代  相似文献   

9.
日本为推进国内的空间实验和应用,于1986年2月设立了“空间环境应用推进中心” (财团法人),目前已经开始制订年度事业计划。设立该中心的目的是进行有关空间环境应用的调查、试验研究,以及空间应用的普及等活动,以利推动产业界方面的空间环境应用,进一步提高日本的科学技术水平,为产业界的发展作出贡献。新制订的事业计划如下:一、有关空间环境应用的试验研究和研制。二、有关空间环境应用的调研。·作成空间实验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碲镉汞(MCT)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红外半导体材料,近十几年来,由于国防工业和遥感技术发展的需要,碲镉汞红外探测器的独特性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简要讨论了碲镉汞红外器件和材料的发展和进展情况;论述了碲镉汞红外器件在空间的应用,主要包括卫星侦察、目标跟踪、地球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和防护、气象预报、宇宙空间观察等;此外还讨论了空间技术发展和遥感技术发展对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和材料提出的一些新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简讯     
高空摄影和遥感技术交流展览会即将在京举行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中国宇航学会主办,地质部地质遥感中心协助办理的“高空摄影和遥感技术交流展览会将于5月13日至19日在地质博物馆(北京,西四)举行。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芝加哥航空公司和香港柯达(外贸)公司将展出和交流高空遥感用的各种遥感照相机、航空感光材料和遥感图象的摄影处理技术。遥感技术是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技术,对寻找矿藏、石油、地下水等地球资源,进行污染调查、灾害预报以及农林牧业的估产等均有重大的作用。为使这次交流和展览活动能对各有关单位起  相似文献   

12.
目前空间遥感技术的不足之处是,在垂直方向探测大气的分辨率不高,只有几千米分辨率,而水平方向可达到几米分辨率。近年各国都在积极开展研究空间探测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或称激光雷达),它是以激光为光源的有源遥感器,可连续测定物质的密度及其组成和温度在三维空间分布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高精度时间频率在空间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探讨CSCD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上世纪50年代原子频标出现以后,极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原子频标的发展,高精度时间频率信息在空间科学技术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在空间科学、基础物理以及卫星导航技术方面应用前景,并对国外正在开展的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技术方面的计划、准备开展的相关应用研究,以及对毫秒脉冲星守时技术也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给出了开展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技术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际太空》2013,(9):69
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遥感大会"拟订于2014年4月中下旬在扬州市召开。本届会议旨在交流近年来国内遥感在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遥感技术最新成果。希望通过本届会议的交流与沟通,为遥感领域专家、学者和政府主管部门搭建联系纽带,为研发单位和用户提供交流平台。会议同期将举行"第八届中国青年遥感辩论会"、新技术新成果展览会及项目洽谈会等。一、征文主题  相似文献   

15.
扼要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内的重大应用成果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指出了在我国特定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下,只有合理地运用航天或航空的遥感技术才能完成对我国农业资源的调查、监测和区划工作,以及大范围的资源环境管理工作。体现了我国在遥感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和应用的迅速发展过程,阐述了遥感技术应用于我国农业领域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并提出了目前建立多层次农业资源监测系统的任务和中近期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所于1967年11月开始从事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光学遥感器研制的单位。截至目前,研究所先后为我国各类遥感卫星提供了上百台(套)空间光学遥感器,超过我国所有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前言在空间科学技术蓬勃发展、日臻完善的时代,空间科学技术与工业、经济各部门的技术休戚相关。空间技术如何向民用转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美国是空间科学技术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政府用于空间方面的投资逐年递增,根据NASA1973年的报告,NASA 每年花费在研究探测有关地球方面的经费约30—4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高光谱遥感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表形态和目标特性是空间对地遥感的两个重要问题.经过近40年的发展,高光谱遥感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从数据获取、处理到应用都积累了大量成果.作为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年轻学科,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以需求为导向,在发展中又不断探索完善需求的历程.高光谱成像仪作为获取目标图谱数据的重要仪器,其发展对于整个高光谱遥感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类型高光谱成像仪的成像体制及应用案例,得出了近40年来高光谱成像仪发展历程所展现出的技术特点,结合当前发展现状,对未来高光谱成像仪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核心指标的提升和技术体制拓展进行了综合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同时为相关领域的科技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要做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实现。在众多的高新科技中,遥感技术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以其特具的优势,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遥感卫星具有视点高、视域广,数据获取快和可重复覆盖、连续观测的特点。获取的数据为数字化,可实时或准实时传输到地面接收站,通过数据分发网络进入到用户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卫星遥感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相配合,构成数字地球的基础数据库。目前,遥感卫星已发展成为拥有气象、资源、雷达和海洋卫星等系列的卫星观测系统,分辨率由1000m、100m、20m、10…  相似文献   

20.
沈永言 《国际太空》2011,(12):55-61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当今社会进入了一个全面的产业融合时代。三网(电信网、广播网和计算机网)融合、3C(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融合以及3S(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融合等都是典型的产业融合现象。空间信息技术和卫星应用的发展将产业融合带入天地融合的新阶段。天地融合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产业融合的重要特征、产业创新的重要方式、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天地融合要求制度创新为保障,制度创新要求观念创新为前提。 1 产业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产业融合的实质与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一些以大规模生产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经济时代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出现了以产业交叉、产业渗透和产业重组为主要形式的全面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