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概要地介绍了武器装备研制对测试计量保障体系的需求,提出了以型号计量师系统为平台,以系统工程管理的方法,构建、完善新型航空发动机测试计量保障体系以及体系的主要任务与要求.文章可供其它型号研制测试计量保障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计量保障在型号工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型号计量保障的概念、工作依据,从质量管理、型号研制各阶段的需求、经济性、决策性等方面阐述了型号计量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做好型号计量保障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的计量工作远离型号,使得型号产品的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该文对如何做好型号计量保障工作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做好计量保障工作的关键、重点,对型号工程中如何发挥计量保障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空空导弹为例介绍了型号计量测试任务的实施和测试数据的应用,对在型号研制、生产过程中如何有效发挥计量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概要地介绍了武器装备研制对测试计量保障体系的需求,提出了以型号计量师系统为平台,以系统工程管理的方法,构建、完善新型航空发动机测试计量保障体系以及体系的主要任务与要求。文章可供其它型号研制测试计量保障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型号计量是型号研制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提高型号研制水平和效益的有效手段。该文从建立和完善计量管理体系、加强型号计量保证和计量基础管理、更新计量管理观念等方面,阐述了计量对型号研制、生产的监督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重点型号机载产品作为国家的重点任务 ,因其技术水平高、研制周期短、科技含量大 ,尤其是以计算机部件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 ,就显得更为重要 ,因而 ,对于整个型号研制过程的质量保证工作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结合六三一所机载型号产品的研制特点及实际情况 ,对机载型号产品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做一介绍。1 组织机构的要求为了保证型号产品研制过程顺利进行 ,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阶段的研制任务 ,我们首先在组织上落实 ,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有关领导和有关人员的技术责任和质量责任 ,对型号产品研制全过程实施有效的技术与质量监督…  相似文献   

8.
型号计量是型号研制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是提高型号研制水平和效益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建立和完善计量管理体系、加强型号计量保证和计量基础管理、更新计量管理观念等方面,阐述了计量对型号研制和生产的监督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设置审批行政许可工作结束后,对通过许可的计量技术机构在管理和技术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计量工作的实际,分析了在计量站管理、型号计量保证等方面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通过健全计量站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型号计量保证的顶层策划促进计量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型号研制中,参研人员的计量保证意识,测试设备的选用,测试方法和试验方法的确定,测试数据的准确可靠程度,都将关系到型号的研制质量,进度和成本,本文介绍了计量保证的基本概念,并结合某型号的研制,重点叙述了我们在开展计量保证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多星测控调度是一个复杂的NP—hard问题,其模型和算法的研究一直是求解的关键和难点。本文从组合优化角度对问题进行描述,建立了多星测控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启发式调度算法予以求解。最后,将算法应用于一个6站10星的调度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仿真表明,算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求得任务支持率高且资源使用相对均衡的解,具有较好的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12.
飞机复杂装配部件三维数字化综合测量与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机复杂装配部件的全尺寸数字化综合测量与评估,能为飞机制造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测量工作要求在没有专用测量工装、不影响后续装配工序、受现场环境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具有被测对象外形复杂、存在自身遮挡、各部位测量数据要求不同、数据拼合及模型配准困难等难点。本文提出一种综合采用离散目标点摄影测量、结构光面扫描测量和手持式光笔接触测量的现场测量方案,以相互兼容的视觉目标靶点为不同测量方法之间数据定位融合的桥梁,实现了复杂装配部件的全尺寸现场测量。为使测量数据与CAD数模有高可靠性、高精度的配准,研究了配准点集的约束强度度量指标,以及配准误差的定量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配准约束强度优选参考值和临界阈值,可以有效指导飞机装配部件的现场数字化综合测量和质量评估。运用提出的综合测量方法和配准点选取准则,对某型飞机前机身进行了现场实际测量和数据分析,为复杂装配部件几何精度综合评估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3.
周伟  李赛  王学仁  谢飞 《航空学报》2018,39(2):221299-221299
为解决太阳能无人机(UAV)总体设计中任务需求表达模糊、技术指标重要度排序决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质量功能展开(FQFD)的太阳能无人机总体设计指标排序方法。该方法在传统质量功能展开(QFD)质量屋的基础上,引入三角模糊数,表征任务需求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在模糊隶属度函数未知的情况下,采用α加权修正水平截集去模糊化方法计算技术指标重要度,获得技术指标重要度排序,为总体设计优化决策提供依据。最后以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的总体设计为例,对任务需求—工程特性—技术指标的两级质量屋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续航能力、巡航高度、动力系统效率、巡航速度和气动效率是太阳能无人机最重要的5个技术指标的结果。此方法客观性较强,可处理复杂的系统不确定性,为太阳能无人机总体方案设计及决策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温燃油对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新一代飞机性能的提高,燃油成为飞机的主要热沉,承担巨大的散热压力,导致发动机进口燃油温度大幅提高.为了保证发动机控制系统在高温燃油环境下的控制品质和工作可靠性,针对高温燃油的特性变化对发动机控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高温燃油对液压机械装置、电气元件和发动机滑油系统的影响,给出了燃油温度限制的参考值.研究结果表明,必须对燃油温度进行限制才能保证发动机控制系统在高温燃油环境下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5.
面向信号的自动测试是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方向,建立统一的测试系统模型是面向信号测试系统中信号管理与任务调度的关键。为了实现面向信号的测试系统软件的规范化描述,文章采用测试软件分层描述的方式,以信号模型为中心,给出了仪器模型和测试任务模型,并论述了各模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多星多任务运控系统任务需求是根据实时执行的各种任务而不断变化的,因而其在不同的任务状态下系统具有不同的可靠性结构。首先,给出了系统任务阶段分解的方法;然后,利用连续马尔可夫链理论建立了基于多星多任务运控系统的可靠性模型,给出了固定费用投资下对系统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的边际分析算法;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实时测控信息类型复杂、信息处理和控制方法多样、对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集群计算平台的实时、高可用测控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主一备双工热备节点的分布式集群管理控制模式,即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任务除在一个节点上进行处理外,另一节点同时运行该任务处理(但不输出处理结果),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任务故障监测的心跳机制、任务故障迁移和恢复的分配方法。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在一个处理周期内发现任务故障,并实现故障任务的迁移和恢复,不仅减少了系统建设成本,而且缩短了故障任务迁移和恢复时间,提高了测控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实时网络系统可靠性建模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针对实时网络系统对任务完成时间有严格约束的特点,首先建立了实时网络系统中的任务模型,然后通过在网络系统可靠性模型中引入时间权函数建立了基于任务的实时网络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了系统的可靠度矩阵,最后针对JAST计划中的航空电子蝶型网络给出了建模实例。  相似文献   

19.
面向应急条件的多星动态调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应急条件下多星动态调度问题,建立了多目标数学规划模型,提出了应急条件多星成像任务合成策略:建立多星多轨任务合成图(MSMOTMG)模型,提出任务合成算法CP-TM。为克服合成导致任务成像机会减少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合成任务分解的修复技术。此外,为进一步提高调度效率,考虑了任务在等待队列中的向后移位策略,提出了综合考虑任务合成、修复和向后移位的多星动态应急调度(TMRBS-DES)算法。通过大量模拟实验,将TMRBS-DES算法同RBHA算法,以及3个baseline算法(BS-DES、TMR-DES和TMBS-DES)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TMRBS-DES算法提高了调度质量,适用于应急条件下多星动态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20.
A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is described which supports space station telerobots in a variety of modes. 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hierarchies: task decomposition, world model, and sensory processing. Goals at each level of the task decomposition hierarchy are divided both spatially and temporarily into simpler commands for the next lower level. This decomposition is repeated until, at the lowest level, the drive signals to the robot actuators are generated. To accomplish its goals, task decomposition modules must often use information stored in the world model. The purpose of the sensory system is to update the world model as rapidly as possible to keep the model in registration with the physical world.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entire control system hierarchy and how it can be applied to space telerobot applications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