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森尼韦尔的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航天系统公司,日前已经完成了对天基红外系统(SBIRS)导弹预警卫星飞行软件的全面评审。该飞行软件是为指挥和控制SBIRS导弹预警卫星而设计的。设计SBIRS的目的是,为全球范围的导弹发射提供预警,同时为导弹防御、技术情报和战场空间特征等任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雷刚  鲜勇  王明海 《飞行力学》2006,24(1):63-65
提出并建立了在地心坐标系下导弹被动段预警弹道的运动方程,将运动方程建立在同一坐标系下进行解算,这一方法突破了以往在导弹发射系求解导弹弹道在预警弹道仿真中的局限,同时有利于仿真子系统间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3.
面对21世纪的弹道导弹威胁,美空军一直在研制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1995年,先后开展研制“导弹防御警报系统”,“国防支援计划”(DSP),“后继预警系统”(FEWS),导弹警报,定位和报告”(ALARM)系统计划等等。1995年美国最后决定研制“天基红外系统”(SBIRS)预警卫星,待SBIRS预警卫星系统建成后,美军的天基预警能力将跃上一个新台阶,SBIRS预警卫星将不仅能比DSP卫星更出色地完成战略导弹预警任务,而且还能对针对美国与其盟国以及海外驻军的战区弹道导弹攻击实施有效的预警和踊跃,从而能满足21世纪美军对战略和战区弹道导弹预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舰载导弹垂直冷发射技术广泛应用于多国海军舰艇武器系统,空中不点火导弹("哑弹")对载舰的危害是舰艇安全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考虑"哑弹"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导弹出筒速度、出筒倾角和风速,据此建立典型舰载导弹垂直冷发射过程的"哑弹"弹道数学模型,计算在不同风速和风向、导弹不同出筒速度和载舰不同横摇角度情况下"哑弹"的运动轨迹,分析计算"哑弹"在各种因素及其组合作用下落到载舰上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弹道导弹预警是能否成功拦截来袭导弹的决定性因素,分析了导弹预警卫星(DSP)地面数据处理中心使用的传统数据处理方法在弹道导弹预警中的弊端,提出了运用三次参数样条函数计算预警弹道的新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优越性,并给出具体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6.
弹道导弹预警探测识别技术是反导理论和实践需要突破的核心关键技术.美国为了取得反导方面的战略优势地位,长期致力于推动预警探测识别技术的发展,美国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发展可分为部署初期预警系统、发展新型预警探测识别技术、升级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并提升目标识别能力等3个重要阶段,目前仍在不断改进完善.其中,林肯实验室在预警探测识别技术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研究,在美国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美国还利用原有导弹试验靶场,建立太平洋反导试验台,开展了大量反导试验,这也是美军加快生成反导作战能力的“孵化器”和“磨刀石”.通过分析美国预警探测识别系统发展情况,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洪都科技》2014,(4):22-22
【据韩国中央日报10月10日报道】韩国空军表示,10月8日FA-50国产战斗机在东海上空首次进行的空对地武装实弹射击大获成功。照片是FA-50战斗机发射空对地导弹AGM-65G的场面。利用韩国技术自主制造的国产战斗机FA-50成功进行了首次导弹发射活动。空军10月8日在东海上空首次发射了空对地导弹(AGM-65G)。当目的发射训练中,FA-50从1.2千米高空发射红外制导导弹AGM-65G(Maverick),成功命中了约7公里外用废旧船只做成的目标。空军表示"这次实弹射击的成功证明,韩国利用自主技术制造的FA-50对地面和海上目标都能够精确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8.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7,26(1):41-41
按照美国空军中将、导弹防御局(MDA)局长奥柏林的说法,五角大楼希望在波兰部署的远程导弹拦截装置,不会对俄罗斯核威慑力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SPACENEWS))报导,美国导弹防御局(MDA)宣布,美“末端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于6月25日,在太平洋上空大气层内,成功拦截了1枚由助推火箭分离的模拟导弹弹头。  相似文献   

10.
抗反辐射导弹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允春 《航空学报》1989,10(4):206-211
 自60年代美国在越南战场首次使用百舌鸟反辐射导弹以来,经过不断改进,重新研制,美国的反辐射导弹已发展到了第三代(第二代为标准反辐射导弹,笫三代为哈姆反辐射导弹)。目前除美国外,英、法、苏联、联邦德国、瑞典、挪威和以色列都拥有自己研制的反辐射导弹。在越南战场、中东战争、叙利亚和以色列的黎巴嫩冲突、1985年的美国和利比亚冲突中,反辐射导弹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英国《防务新闻》近日报道:美国国防部从1985年以来为美国导弹防御局主持发展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项目投入大约900亿美元。按照美国导弹防御局的计划,在未来6年还将为该项目提供大约580亿美元的发展经费。美国导弹防御局的总目标,是发展一种能够摧毁从任何地方发射的、处于任何飞行阶段的敌方导弹的防御系统。美国导弹防御局采取的途径,是按两年一批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分系统,从而逐步提供新的作战能力。从2004年开始,到2005年12月为止,部署了第一批即2004年批导弹防御系统(仅为导弹防御系统中的两个分系统),能够对来自北朝鲜和中东的导弹威胁提供某种程度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天基预警系统是国家战略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单星探测预警是天基预警系统发展的必经历程和重要环节,传统方法多基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对于高纬度地区估计精度很低。本文主要讨论单颗大椭圆预警卫星能否及早给出导弹射向估计的问题。通过建立弹道导弹飞行的动量模型,提出了基于单星观测视线对来袭导弹射向的估计算法,提高了单星观测情况下的预警精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天基预警系统引导地基预警雷达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由于全球定位系统(GPS)能有效地提高制导武器导弹上惯地航系统(INS)的精度,所以其使用范围日见增长。而GPS/INS相结合的系统在以下两个作 领域更有强烈的使用要求,这就是海军的水面火力支持(CSFS)和战术弹道导弹的防卫(TBMD)。本文综述GPS和INS在制导武器系统中组合作用的若干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先进动能导弹(advanced kinetics energy missiles-AD-KEMS)的快速稳健传递对准系统的设计。由于ADKEM有高加速度和较短的拦截时间,导弹的从惯性测量装置(1MU)同地面发射车的主IMU对准必须以高精度在短时间内完成。本文提出的传递对准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惯笥制导精度的评价,传递对准方程,环境试验仿真,机动方案评价,系统误差分析,比较研究,以及滤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防卫支持计划(DSP)对伊拉克飞腿导弹的侦察过程,DSP系统中卫星探测导弹点火时发出的红外信号,确定导弹飞行轨迹和攻击目标,提供空袭报警。其中卫星、地面站、地面指挥之间的通讯联系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10月27日的一篇新闻稿报道,该公司和美国导弹防御局(MDA)2007年10月26日,在夏威夷考爱岛,成功地进行了一次“高空区末端防御(THAAD)”系统的大气层外拦截试验。这次在美国导弹防御局所属太平洋导弹靶场进行的试验,完全达到预期目标,验证了该系统能够探测、跟踪和拦截单个大气层外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文献提出的块对角非线系统相对度分解设计理论和导弹的块对角控制器结构(一种新的导弹飞控系统),以解决某型潜射反舰导弹诸问题为出发点,进行了大量的数学仿真,并与该导弹原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导弹武器系统的使用可用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导弹武器系统使用可用度(Ao)的涵义和影响因素,探讨了使用可用度在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和使用过程中的指标论证、分解与设计、以及试验与评价等。  相似文献   

19.
两点源抗反辐射导弹诱偏(骗)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司锡才  查玉峰 《航空学报》1989,10(6):288-296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相干与非相干两点源诱偏(骗)反辐射导弹的原理,介绍了实验结果。指出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诱偏(骗)技术应采用非相干两点源(或准两点源)。推导了两点源最佳距离Lopi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实现抗反辐射导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直升机技术》2002,(4):11-11
HEW-784是意大利海军EH101直升机预警型的直升机机载预警雷达。这种雷达系统能全天候监视入侵的飞机和进行海上监视和巡逻。 HEW-784雷达的主要任务是探测和跟踪多个高空与低空目标,探测掠水飞行导弹。次要任务是探测和跟踪多个海面目标,地形测绘。它有空对空和空对地两种工作方式。在空对空工作方式时,能进行下视监视(动目标指示),在地面杂波中用多普勒滤波能探测和跟踪高径向速度目标(达128个),晴天平视监视和对导弹告警。在空对地方式时,能探测和跟踪海面目标(达64个),在短、中、长距离上进行地形测绘。它的工作频率为X波段、8~12.5千兆赫,北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