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我国空间站采用的高压太阳电池,开展低轨道等离子体环境下高压太阳阵样品充放电效应试验,在实验室复现了高压太阳电池阵静电放电和二次放电现象。结果表明,高压太阳电池偏置电压为-70 V时开始出现静电放电,且静电放电次数随着偏置电压的减小而增大,并在高密度的等离子体环境下更容易发生静电放电。当偏置电压为-100 V,串间电压为80 V时观测到了二次放电。  相似文献   

2.
研究高压太阳电池阵静电放电产生脉冲信号的特性,有助于深入了解太阳电池阵充放电形成机制。在试验中,利用电子枪模拟GEO空间带电环境,辐照太阳电池样品表面。利用电流探头CT-2、单极子天线和数字存储示波器测量静电放电所产生的脉冲电流、辐射电场并记录其波形。试验结果表明:太阳电池在静电放电过程中产生了脉冲宽度为几μs的瞬态电流,其峰值幅度为几A;辐射电场的脉冲信号持续时间几百ns至几个μs,其峰值幅度达数百V/m。脉冲信号的时域特征表现为脉冲群,其波形具有陡峭的前沿,能量分布的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0.1~50 MHz之间。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对在轨静电放电测试仪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21,30(1):124-131
低地球轨道(LEO)航天器高压太阳电池阵存在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发生静电放电(ESD)导致其失效的风险,需要确定产生一次放电和二次放电的电压阈值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文章模拟LEO等离子体环境,采用刚性基板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试验件,试验研究了LEO条件下高压太阳电池阵在无防护与涂胶防护状态下发生一次放电和二次放电的电压阈值。在太阳电池组件同样并联间隙情况下,试验结果表明:无防护试验件发生一次放电的电压阈值为110 V,涂胶防护试验件发生一次放电的电压阈值为120 V;太阳电池电路通0.83 A电流,无防护试验件发生二次放电的电压阈值为150 V,涂胶防护试验件发生二次放电的电压阈值为160 V。因此,在设计高压太阳电池阵时,建议合理控制相邻太阳电池串之间的电压差和并联间隙,以及采用在相邻太阳电池串之间涂敷硅橡胶等措施,以有效控制太阳电池阵静电放电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电子系统的电磁脉冲效应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民胜  问建 《航天电子对抗》2007,23(3):15-17,24
电磁脉冲对电子系统具有很强的干扰和破坏作用.为研究电磁脉冲对电子系统的影响,进行了静电放电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系统的辐照效应实验.实验表明,单片机系统在静电放电电磁脉冲作用下,会出现多种故障现象.在效应实验基础上,研究了单片机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5.
LEO航天器高压大功率太阳电池阵静电放电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5,(4):65-70
为了避免低地球轨道(LEO)航天器的高压大功率太阳电池阵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而发生静电放电(ESD)现象,导致太阳电池阵弧光放电引起太阳电池阵失效,须要确定高压大功率太阳电池阵产生一次放电和二次放电的电压阈值。文章模拟LEO真空等离子环境,采用刚性基板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试件,试验研究了LEO条件下发生一次放电和二次放电的电压阈值。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发生一次放电的电压阈值为95V;在提高电池串间隙时,发生二次放电的电压阈值由120V提高到145V。分析一次放电和二次放电的产生原因可知:一次放电主要发生在三交结区;二次放电是由电子轰击产生的,2.0mm间隙可以有效提高二次放电电压阈值。此研究结果可为LEO高压大功率太阳电池阵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维非稳态传热、传质、裂纹扩展方程,对复合固体推进剂在静电激励下的危险性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了使一种HTPB推进剂发生危险的临界放电能量为0.74 J,与文献报道值0.76 J接近,说明本数值计算模型比较准确。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考察了某推进剂的特征参数,如断裂韧性、裂纹扩展速度、固相分解热、燃速及静电放电时间对该推进剂发生危险时的临界放电能量和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放电时间、断裂韧性、裂纹扩展速度、燃速对推进剂发生危险变化的临界能量影响较大,断裂韧性越大、裂纹扩展速度越低、燃速越高的推进剂越容易在静电激励下发生危险。  相似文献   

7.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EMC测试及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在国内和俄罗斯的电磁兼容(EMC)测试的指标要求、探测器与参试设备状态、地面测试设备,以及进行的静电放电试验、RE101磁场辐射发射试验、RE102电场辐射发射试验、RS101磁场辐射敏感度试验、RS103电场辐射敏感度试验、俄方电场辐射试验、俄方传导辐射试验等的测试方法,给出了EMC测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YH-1火星探测器满足俄方提出的对EMC要求.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中的数据随机存贮器(RAM)非常容易受到电磁脉冲(EMP)的干扰。为研究电磁脉冲对计算机数据存贮器的影响,以静电放电电磁脉冲(ESD EMP)为干扰源,以单片机的外部数据存贮器为实验对象,进行了静电放电电磁脉冲对外部数据存贮器的辐照实验。实验表明,在静电放电电磁脉冲作用下,外部数据存贮器(RAM)的内容很容易被改写。在实验基础上,对外部数据存贮器的加固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航天遥感器研制过程中的防静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从应用新技术、新器件可能对航天遥感器产品带来的静电损伤的现象入手 ,介绍了静电放电原理、带来的危害及生成的因素。分析了航天遥感器在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静电放电现象和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研制过程中应采取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静电防护是卫星总装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提高航天器总装过程的静电控制水平,文章以某型号卫星为例,针对卫星总装实施特点,对卫星的总装过程进行了静电防护的相关试验和分析研究.首先使用FMEA分析表格,提出静电防护的关键项目,再利用静电检测手段,对这些关键项目进行静电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数据分析,查找出卫星总装过程中静电防护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静电控制措施.这些研究成果为航天器总装静电控制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是对航天器总装过程静电防护深入研究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飞行器是在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空间飞行的器械,包括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飞行器在机动过程中,飞行器结构的截面载荷是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截面载荷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结构设计的可靠性。针对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结构内部应力难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载荷测试仪实测应变载荷与LS-DYNA软件结合仿真分析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单个桁条组件的应力性能进行有限元仿真验证,确认每个桁条组件的测点布局,设计载荷测试仪进行高精度载荷测量,测试仪由8通道应变测量模块与6通道温度测量模块组成,系统由单片机与FPGA共同控制,通过应变信号调理电路与温度信号调理电路提升信号的线性度,采用Flash实现大量数据的存储,通过RS422转USB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通过上述工作验证了载荷测试仪高精度采集方案,结果表明载荷测试仪采集到的应变数据与温度数据呈高线性度,对导弹的弹体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冶金方面分析了T250与30CrMnSiA材料焊接工艺性。通过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研究试验,选择焊丝材料,确定材料焊接状态,制定了合理有效的焊接工艺规范和措施。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测试和力学性能检测等手段,对T250与30CrMnSiA异种材料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和显微硬度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T250和30GrMnSiA异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填充HT250焊丝,采用热输入量较小的焊接电流进行焊接,接头强度与30GrMnSiA材料强度相当。  相似文献   

13.
庞军 《火箭推进》2009,35(5):46-49
当液体轨姿控发动机所处的测试环境、电磁环境比较复杂,供配电线路干扰较大时.多功能测试仪测试发动机回路阻值结果可能会偏离实际值,出现测试值整体失真现象,主要原因是多功能测试仪对电感性负载测试过程中,存在寄生振荡电路的影响。通过试验验证.在测试电路中增加消振电容,能够有效地消除寄生振荡,解决回路阻值测试整体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战术导弹发动机无线电子干扰滤波器是确保导弹发动机战勤安全的一个重要电子产品。为了评价它的可靠性,需对其进行可靠性验证试验。据此,结合一种导弹发动机无线电干扰滤波器的可靠性验证试验,讨论了其可靠性验证试验的数学模型,试验方案设计和试验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山峰  汤伟 《火箭推进》2014,40(4):77-82
针对某型号发动机循环预冷试验中的电机干扰问题,通过研究试验测量系统信号线连接模式,测量系统及电机系统供电模式,确定了相邻导线耦合/公共地线耦合及公用电源线耦合3种可能的耦合途径.结合对试验系统的分析,逐一研究了3种干扰耦合途径的耦合原理,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确定了循环电机干扰的耦合机理;通过研究干扰抑制方法,结合本试验系统,制定了适合本系统干扰模式的干扰抑制方法,切断了干扰耦合途径,彻底解决了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郭晓慧  石柱 《航天控制》2005,23(4):45-47
TlcsVTE原型是针对某型号上位测控软件研制的测试环境,旨在对该型号的上位测控软件进行确认测试。本文重点阐述TlcsVTE中功能覆盖率算法的实现思路。该算法是基于被测软件运行环境的体系结构以及被测软件的功能分解进行设计的。该原型中采用了本文所述的算法辅助测试人员对被测软件进行功能测试以及覆盖率的实时统计。应用该原型测试被测软件,功能覆盖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7.
电磁干扰环境的量化表征是武器装备电磁干扰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的基础。针对电磁干扰环境量化表征参数如何计算的问题,归纳并补充了武器装备天线口面感受到的电磁干扰环境的量化表征指标体系,在“时域、频域、空域、能域、极化域、调制域”六个域上梳理了常见有源干扰样式的描述参数,通过推导计算建立起干扰样式描述参数和量化表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明确了天线口面电磁干扰环境表征参数的计算方法,可为武器装备电磁干扰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提供输入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影响某固体发动机静止试验推力测试偏差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试车架结构问题,发动机工作过程产生的偏斜力与偏心力以及各个方向的振动是推力测试偏差过大的主要因素.据此优化设计试车架结构,控制并减少安装偏差,消除侧向力对工作传感器的干扰,提高推力测试的可靠性,以满足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测试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卫星导航干扰对消技术和干扰测向技术是卫星导航干扰对抗的两个典型方向,并逐渐成为当前卫星导航抗干扰装备的标配功能。如何实现干扰对消和干扰测向的高效集成成为制约工程实现的主要瓶颈之一。提出一种GPS抗干扰及DOA估计的工程集成方法,通过优化噪声子空间估计工程实现,实现了高性能抗干扰和高精度干扰测向的高效集成,与抗干扰模块和干扰测向模块相比,集成模块极大降低了工程实现资源。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对抗干信比60dB的干扰,并提供2度的测向精度。  相似文献   

20.
Three experiments are reported that used an interference paradigm to test the extent to which perceptual orientation to a task environment interfered with retrieval from long-term spatial memory. Visual and spatial sources of interference were tested. The findings were consistent with a spatial locus of interference and showed that orientation to the task environment disrupted the accessibility of relative direction under two retrieval conditions: when the imagined viewpoint was 180 degrees misaligned with the actual viewpoint and when the actual body location was anterior to the imagined body location. While the former finding replicates previous reports of interference in perspective-taking tasks, the latter finding is new and difficult for current models of spatial long-term memory retrieval to explain.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articulate further the constraints that perceptual orientation to the task environment place on spatial retrieval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models of spatial mem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