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二○厂为了治理空气压缩机站严重的噪音污染,进行了长时间的消音研究,研制成两室串接式抗性扩张室消音装置。经一年多使用证明,消音效果很佳,完全达到了预定的技术指标。其噪音经南昌市环境监测站测量,由原来的105分贝A降低到72.5分贝A,比国家允许的噪音标准85分贝A还低10多分贝A。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产生噪音的地方很多,主要有进气声、排气声、齿轮油泵打油声,阀片的沙沙声,马达的嗡嗡声等。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这些噪音中居首位的是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  相似文献   

2.
最近,MD—90完成了向联邦航空局取证的噪音试验,根据试验数据,MD—90比联邦航空局的第二阶段噪音要求低22分贝。这一结果比麦道公司试验前估计的数字还低19分贝,因而成为同级飞机中噪音最低的飞机。早些时候,MD—90在奥兰治县的药翰·韦恩机场表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飞机铆接用的风钻,噪音值一般都在90分贝以上。尤其是老式风钻,如五、六十年代的“PC-8”、“-2”、“05-8”、“Z-8”、“ZJ-8”及七十年代的“FZ81”等,有些工厂仍在生产线上使用,有些工厂则成百成千地装箱库存。这些风钻,尺寸大、重量大、扭矩大、寿命长、噪音大。在钻扩孔时,装风铣刀去锐边时,它比新型的小风钻要好用些。在开敞的部位工作,尺寸和重量大些的缺点并非十分碍事。但噪音大,这是一个突出的缺点。  相似文献   

4.
Atlas Copco工具厂生产了一种可进行自动扭矩调整的新型气动螺丝刀。这种型号为LUM/LUF14的气动螺丝刀是为固紧小型螺钉而设计的,它适合于固紧1/4英寸的螺钉,能够提供5~34磅·英寸的精确的固紧扭矩而与连接形式无关。此外,该工具工作噪音小,仅在58~61分贝(A级)之间。  相似文献   

5.
分贝是我国级差的法定计量单位,其符号为dB,在电子和声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分贝在电子测量领域的主要应用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厂空气压缩机站进气消声器安装之前,那里的噪声污染比较严重,设计安装了两室串接式扩张室消声器后,1—100/8型空压机进气口噪声从102~105分贝(A)降至72.5分贝(A)。不但噪声降低到国家标准要求的85分贝(A)以下,而且周围厂房因进气噪声所引起的振动也消除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飞机的大型化和喷气化,如何解决飞机场周围的噪音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了。日本新技术事业团最近公布已开始研制能准确识别飞机噪音和跟踪飞机噪音测定装置的消息。 测定飞机噪音的方法,一般是在市内选择噪音小的地方设置测定器,连续不断地终日记录噪音,以后与飞机记录核对,从而识别飞机和测定噪音。另外,在象成田机场等国际机场周围数处设置噪音测定器,并通过在线与电子计算机连结,进行集中监视。但此方法由于难以发觉飞机的噪音与其  相似文献   

8.
飞行安全公司的新贝尔412EP全运动飞行模拟器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署的D级直升机合格证。这种新型直升机模拟器是由飞行安全模拟系统分部设计并制造的。贝尔412EP是贝尔普通的双发系列直升机的新的性能提高型。以全景日光目视系统为基础(垂直方向扩大到60°),模拟器提供了联邦航空署最高等级的飞行重现,提高了飞行操纵台噪音的重复,并为飞行员提供了附加的实物感知。加上瞄准、噪音及凭感觉的特  相似文献   

9.
PW6000toEnterFlightTest被普惠公司称为是唯一专门为100座飞机设计的发动机PW6000将于今年年底在试飞台上开始飞行试验。作为空客公司新机型A318的发动机,PW600O被认为是推力在1.6万磅至2.4万磅之间对环境最为友善的发动机。不仅拥有比第3阶段噪音限制低ZO分贝和废气排放远低于国际民航组织现有和拟议的排放标准的优势,PW60OO还将保持更长的在翼时间和最低的维护成本。普惠公司的目标是PW6O00的全寿命成本比其竞争者CFM56-5低3O%。普惠公司计划通过降低涡轮温度和设计先进的冷却系统,使PW6000成为世界上寿命最长、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着重阐述了中华世纪坛在实际工作中为解决噪音问题所采用的测试方法,寻求一种解决长时间、多数据测试分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渐开线圆柱齿轮是广泛使用的一种传动元件。齿轮的工作性能,如传动精度、传动的振动和噪音、承载能力以及使用寿命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齿轮的制造精度。例如齿轮一转转角误差影响着传动精度;齿轮一齿转角误差影响着传动的振动和噪音大小,而齿的接触影响着承载能力等。因此,提高齿轮的制造精度一直是齿轮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1553B要求应满足这样一个质量因素,即在200mv有效值(RMS)的白噪音情况下操作,具有10~(-7)或更少一些的字误码率。在试验室里人们如何可靠地进行这项测试呢?如何分析某个设计的噪音抑制呢?在试验室进行测试需要特地把白噪音耦合到传输线上,并注意连接监控设备。对白噪音影响的分析要求考虑到4MHZ的频带限制,并要考察,例如上升时,峰值和停滞等,各种不同情况下噪音可能引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轴流离心组合压气机性能及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某轴流、离心组合式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转速典型工作状态下该压气机的性能和流场细微结构,为进一步提高压气机的压比、效率,扩大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裕度,对压气机进口导流叶片和第一级静子叶片安装角进行优化调节,对改进后压气机的典型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增大,在90%设计转速和最大压比不变的情况下,最高效率提升1.05%,典型工况下流场结构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压气机进口畸变问题是航空发动机领域内一个极为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它早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然而至目前,主要的研究多局限于稳态畸变问题。航空发动机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进口流场情况是不可能简化为稳态畸变来研究的。本工作旨在对压气机进口周期性动态畸变作一初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可调弯度进口导叶在对转压气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NUMECA软件对对转压气机进口导叶不同弯度时进行流场模拟,得到了进口导叶不同弯度时的流场结构和性能参数.进口导叶正弯时,总增压比明显下降,稳定工作范围明显变小;进口导叶负弯时,随着弯度的增大,总增压比逐渐上升,堵塞点右移;进口导叶弯度为-15°时,稳定工作范围明显较大.结果表明: 采用可调弯度进口导叶能够调节和改善对转压气机性能和流场结构,可调弯度进口导叶能够调节转子进气攻角,使其更接近设计攻角,从而改善压气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变容二极管谐振开关的一种设计方法。用于L波段单刀双掷开关,可以得到大于36分贝的隔离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两个缩尺模型螺旋桨的气动与声学性能对比实验。一个为三叶桨 (A桨),它是一种生产型号的缩尺模型,另一个为四叶桨 (B桨),是用当代气动与声学计算方法设计的新桨的缩尺模型。两桨的最大直径均为 0.6 6 m,转速均在 150 0~ 30 0 0 r/min之间运转。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作状态及功率系数的情况下,四叶桨的拉力系数比三叶桨高,而噪音比三叶桨低;在相同工作状态及拉力系数情况下,四叶桨的噪音也比三叶桨低。四叶桨效率及整个性能均优于三叶桨。   相似文献   

18.
进口压力对涡流管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设计的涡流管,并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实验研究了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进口压力对涡流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常温涡流管,在背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进口压力的增加,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制冷系数都显著提高,但是当进口压力增加到一定的值以后,继续提高进口压力,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反而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气动布局的两种亚声速进气道建模,并针对两种进气道的敏感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对背部双发布局飞机进气道的隔道高度和喉道设计马赫数参数的研究可知,隔道高度增大或者喉道设计马赫数减小,使得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增大,增量约0.5%。而对背部单发复杂形状进口(M型进口)布局飞机进气道的喉道形状研究显示,喉道形状越接近进口形状,进气道性能越好,较其他喉道形状进气道,M型喉道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最高,最大增量约为1.5%。  相似文献   

20.
变循环发动机模式转换对压缩部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变循环发动机在模式转换过程中模式选择阀回流对压缩部件产生影响的问题,建立了不同模式选择阀角度的压缩系统模型,开展了多工况联合数值仿真,详细分析了在模式转换过程中外涵的流动特征以及回流对压缩部件的影响,针对回流发生机理,从整机调节的角度提出了避免回流的措施并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表明:变循环发动机在模式转换时直接打开模式选择阀将导致气体发生回流,回流使风扇工作点升高、喘振裕度下降,模式选择阀打开至14°时风扇接近喘振边界,回流导致CDFS进口产生进气畸变,压力畸变指数最高达到15%,从而影响CDFS的性能。在模式转换前打开喷口和后涵道引射器,再配合调节前涵道引射器和CDFS进口导叶,可以避免发生回流,从而保证变循环发动机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