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卢榆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7,(Z1)
航天器表面在轨道运行中会出现电荷积累现象,尤其高轨道航天器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改善航天器表面的导电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据此,本文对两种常用的航天器表面涂层在模拟空间亚暴环境下电导性能的变化及其规律作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氏地球轨道环境对航天器表面材料的影响和航天器表面材料的低地球轨道环境寿命评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低地球轨道环境和地面试验环境下,有无保护涂层的业胺所受冲蚀作用进行了成功的数值模拟,获得了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数值计算结果。该工作对航天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低地球轨道环境对航天器表面材料的影响和航天器表面材料的低地球轨道环境寿命评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低地球轨道环境和地面试验环境下,有无保护涂层的聚酰亚胺所受冲蚀作用进行了成功的数值模拟,获得了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数值计算结果.该项工作对太空航天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基同波束干涉测量,建立了航天器姿态测量数学模型及方程,给出了姿态解算方法,并对方程可解性与解算精度因子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拟在轨航天器轨道运行,进行了基于同波束干涉测量的航天器姿态解算数值仿真和误差分析,对解算误差和观测俯仰角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3个地面测站针对航天器上3个下行天线信号开展同波束干涉测量,辅以精度因子约束进行姿态解算,可以获得有效的航天器姿态信息,其精度最高可达0.001°。该方法可以作为在轨航天器姿态测量的备份手段。 相似文献
5.
卢榆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8,8(2)
处于空间电环境条件下的航天器表面会出现电荷积累,形成高的电势值。已提出不少模型和计算方法以求评估航天器的电势绝对值。对此本文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黄玉明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3,13(4):22-29,37
文章讨论了RVD 光学测量位姿的有关问题,包括测量原理、唯一性、实时性、抗噪音性等,安装在跟踪器上的光学敏感器的数目、布局、焦距等,以及安装在目标器上的特征图案、模式识别与靶面定位、数目与布局等,并给出了数学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国空军、航宇局,以及西欧的欧空局等部门开展了以防止和控制航天器带电为目的的材料研制计划。与此同时,美国航宇局的路易斯研究中心等部门也研制了一些同步轨道环境模拟器,以评定材料的带 相似文献
8.
盛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5,5(5):50
<正> 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短短20多年,航天事业发展迅猛异常,成为当代新技术革命浪潮的重要支柱。起初,铝合金等轻型合金是卫星的主要结构材料,但铝合金等材料在重量、刚性、强度和热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远不能满足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大容量、高性能、长寿命、多用途卫星的发展,要求卫星结构具有超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的材料,以减轻结构重量、承受发射过程中的过载、保持适宜的自振频率、并维持卫星有一稳定的惯量比;卫星结构还要维持各种仪器装置在寿命期间有很好的指向性。这就要求结构材料在发射的温度环境,高真空、强紫外、带电粒子辐照、激烈高低温交变的空间环境及其 相似文献
9.
防水透气材料在航天器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一种新型防水透气材料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该防水透气材料在航天器上应用的主要特点和普遍性规律,介绍了该防水透气材料在我国航天器中应用成功的实例。阐明了该防水透气材料具有较大的透气量和较好的防水性能,可以满足航天器使用要求,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RTV-Ⅱ黑漆和13-17白色涂层二种航天器温控材料的电导在综合空间环境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实验表明RTV-Ⅱ涂层材料的电导从1984年到1986年,几乎每年下降一个量级,因而充电状态明显改变。13-17涂层材料的电导对空间真空环境响应不明显,但对电子辐照和光辐照响应显著,尤其对光辐照存在强烈的记忆效应。预测该涂层在轨道上由光照区进入星蚀区也不会出现明显充电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