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精品欣赏     
那是她最喜欢的颜色。深蓝,接近于紫色。 她是一个沉默的女人,如同这沉默的风景。树木生长在水中,以坚强的姿势,水面平静开阔。黄昏已经过去,然而夜晚还未来临,空气中浮动着将暮未暮的气息。 你抢拍着镜头,知道这是最后一刻,光线稍纵即逝。云层色彩转深,湖水的凉意渗入。你感觉到了安静,无边无际的安静。 在巨大的孤独中,你突然想起她的美颜,想起她平静的笑容,隐忍的等待,想起许多岁月以来,她的寂寞。正如这平静水中的,生长的树木。  相似文献   

2.
九月的申城,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世界杯女足、特奥运动会,向世界播洒中国的微笑。九月的上海,精彩纷呈,盛事满堂。欢度国庆节,喜迎十七大,让历史翻开崭新的篇章。淮海路上,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笑语欢声,激情飞扬。21辆绚丽花车已经集结,将展示浓郁的民族特色、异域风情;36个表演团体已整装待发,将搭建璀璨的和谐纽带、友谊彩虹。9月15日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云集上海,欢聚淮海路,共同感受美好与欢乐。  相似文献   

3.
春天的故事     
《航空港》2016,(2)
<正>一春天的时候,我在临街的路边开了一家服装店。店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并不好。我心里很着急。脾气,自然也好不到哪里了。我的门口,经常走过一对打扫卫生的老夫妇,很多的时候,他们一个人推着车,一个人打扫着马路,一路走过去。他们打扫后扬起的灰尘,常常令我厌恶。我厌恶这里的生意差,如同厌恶他们扫起的灰尘。以至有一天,那个老头拿着一个空杯子,怯生生地走近我的门口,说:  相似文献   

4.
《航空港》2017,(3)
<正>张曦是我的房客,也算我的小朋友。说房客,是来自异乡,在上海打拼的张曦租了我的房。说小,是他的年纪,比我小上一轮。大学毕业,张曦开始摇摇摆摆地,像一只刚学会走路的企鹅寻找前行的路。沙发前,坐着我,也坐着张曦。跑了一天人才市场,张曦抹了把汗,说:"哥,这工作真不好找啊。"我俩一见如故,短短几天,已无话不谈。我说:"加油吧!"  相似文献   

5.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计量工作,是一项长时间的连续操作过程,它的测量精度高,连续工作时间长,给计量人员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研制了微机控制晶振测量仪,它以单板计算机为控制中心,控制测量晶振的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可实现无人操作。本文是该仪器研制的总结。全文主要分为晶振测量的概述,仪器设计的构思,仪器功能的论述,仪器电路的设计,软件编制。最后,就本成果的经济效益做了简要论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航空港》2008,(2)
当冬天慢慢靠近,天气变得干燥,寒气阵阵袭人,身体也发出信号,要你给她更多的关照。缺水的空气,让肌肤干燥粗燥。寒冷的气候,使身体需要更多热能来维护。而"肥甘厚味"的日常膳食,增加了肠胃的负担。冬季,是养阴滋补的大好时机,冬季得到科学而充裕的调养,未来的一年,都可以健康活力,精神抖擞。  相似文献   

7.
沈嘉禄 《航空港》2011,(5):82-83
女人是天生的色彩大师。懂得色彩的女人,上帝赋予她当一个画家的权利。成为画家的女人对色彩倍加敏感,对情感也倍加敏感。她用色彩表达对人生的看法。富有情感的美女画家,无论故作冷漠还是难抑冲动,都是一座现代化城市里不少缺少的风景,她本身就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悠长,曲折,带了一点点伤感,因而令人倍加珍惜。这样的女人,她的画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还有颇费猜想的人生故事。读她,读她的画,都是一次美好的旅行。  相似文献   

8.
无奈抉择     
崔立 《航空港》2016,(4):72-73
<正>何倩要带孙诚回家。孙诚怕。怕何倩的母亲。上一次,孙诚去何倩家,就被何倩的母亲给赶了出来,紧随而来的是那些礼物,像是长了翅膀从屋里飞出来,扔的满地都是。何倩的母亲瞪着眼,像是与孙诚有深仇大恨要拼命。何倩是要拉的,但完全拉不住母亲。不怪孙诚,怪只怪,孙诚是警察。何倩的父亲也是警察,若干年前,何  相似文献   

9.
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起来的。能够蓬勃发展是靠的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的优良传统。我党的干部,特别是老一辈的党的领导干部,没有官架子,平易近人,一心想的是解决群众的问题,自己则不拿或少拿津贴。评定技术等级时,干部是互相谦让,而最难、最重、最苦的工作,他们带头干。因此群众对干部的印象不是“官”,是实实在在的带头者,领导者。所以当时群众都心甘情愿地在他们领导下苦干,积极建设航空事业,对照当今“倡廉反腐’中揭发出的某些事实,很值得深思。我党的优良作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应再强调树立。不能争职,争资,争房,争职称等,若不迅速纠正,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会半途而废的,所以本文是很值得一读的。  相似文献   

10.
王若存 《航空港》2012,(6):114-115
对于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的著名影片《柏林苍穹下》,有着许多解读。历史,记忆,创伤等等,而在我看来本片对于爱的阐释也颇值得探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云雾笼罩的天空,云层积淤,一只眼睛在云翳中猛然睁开,眨眼。然后出现的是天使丹尼尔,以沉静的旁观者姿态站在凯撒·威廉纪念教堂的顶上。那只眼就是丹尼尔之眼,他能看到一切,也能听到所有人的心声。他就是眼睛和耳朵,所有其他的天使也是如此,绝对的超验的视觉和听觉。他们选择什么?凝视抑或是游离的眼神,倾听抑或是随意的试探。无论选择什么,他们都是记忆,历史的记忆。他们记录战争,记录城市,记录芸芸众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