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射设备作为进入发射流程的复杂机电液一体化产品,其单点故障环节影响火箭发射成败,通常采用冗余设计的方法来提高任务可靠度,确保发射过程安全可靠。文章介绍冗余设计的分类、级别、原则,针对进入发射流程的发射设备,从系统级、单机级、零部组件等方面介绍冗余设计技术在发射设备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杰 《中国航天》2006,(2):25-26
2005年,全球共进行了55次航天发射活动,发射的有效载荷数量为76个。在55次航天发射中,进行了17次商业发射,将18颗大型商业通信卫星送人地球同步轨道;进行了13次军事发射,有17颗军事卫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3.
5月7日,俄罗斯质子号火箭成功发射了美国的“直播电视”-5卫星,这是质子号在2002年的第2次商业发射。去年12月,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负责人曾乐观地表示,在2002年将与国际发射服务公司合作进行至少9次商业发射任务。此外该中心还计划发射欧洲的天体物理卫星Integral、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针对卫星发射主动段存在遥测盲区问题,开展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数据接收方法的研究,突破发射场通信建立、地面测控天线指向控制、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接收系统搭建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PID的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接收系统,进而高质量实现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数据全时段接收与监测。提出的方法在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发射任务中得到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数据接收完整且有效。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卡普斯丁亚尔航天发射基地在沉寂12年之后,将在1999年再次用于发射卫星。这座发射场靠近里海,人烟稀少,1947年首次用于导弹发射,1962年3月进行了第一次卫星发射(卫星为宇宙1),1987年1月22日发射宇宙1815后再未进行过卫星发射,只是偶尔用于导弹试射。服役期间,该  相似文献   

6.
从战术导弹所采用的垂直发射技术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垂直发射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重点论述了战术导弹采用垂直发射技术对其作战使用性能的影响,对舰艇作战能力的影响,并对垂直发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对垂直发射技术在武器系统作战使用中的作用做出客观,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9,(3):46-46
朝鲜2月24日宣布其正在准备发射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朝鲜宇宙空间技术委员会发言人当天宣布说,如果此次卫星发射取得成功,国家的航天科技将在建设经济强国方面向前迈进一大步。发射将在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花台郡舞水端里的东海航天发射基地进行,将采用“银河”2型航天运载火箭发射“光明星”2试验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8.
测控系统是航天发射任务中不可缺少的支持保障系统,为适应未来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本文提出建立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载火箭发射测控系统,其作用为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提供测控支持服务,这样将大大增强运载火箭发射的灵活性,降低发射成本,并且对这一发射测控系统组成结构和体制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9.
臧红岩  高长生  荆武兴 《宇航学报》2022,43(12):1597-1605
针对机动发射条件下弹道导弹集群的飞行诸元快速规划问题,将神经网络预测与最小二乘优化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弹道导弹发射诸元快速规划方法。首先分析了弹道导弹助推段飞行策略并选取适当的发射诸元,以发落点信息为输入,设计双隐藏层诸元预测网络,通过弹道仿真获取弹道数据建立数据集完成网络训练,利用该网络可以得到发射诸元迭代初值。在此基础上,为了消除数据集中样本数据不平衡对发射诸元规划精度的影响,以落点射程、横程、高程偏差最小为指标函数,结合最小二乘优化方法进行迭代获得发射诸元精确解。最后在典型发射场景下,进行了弹道导弹集群机动快速发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可显著提高计算速度与精度,且在给定的大范围机动条件下,能够满足弹道导弹集群对远距离、多目标的快速精确打击。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战术导弹所采用的垂直发射技术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垂直发射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重点论述了战术导弹采用垂直发射技术对其作战使用性能的影响、对舰艇作战能力的影响,并对垂直发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本文旨在对垂直发射技术在武器系统作战使用中的作用作客观、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火箭基冲压组合循环(RBCC)发动机火箭冲压模态下火箭推力增益,基于模拟飞行Ma=4来流条件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火箭射流与冲压主流超/超剪切流动的特性,探讨了火箭推力增益的组成,并给出了提高火箭推力增益的措施:1)冲压流道、火箭工作参数的选取必须确保两股超声速剪切流之间的流动匹配,在有限空间内快速、低损的实现高能火箭射流与低能冲压主流间的动量及质量输运,最大限度地提高发动机喷管排气速度及压力;2)采用高室压火箭,通过增加推力室室压,提高火箭燃气膨胀程度,减小火箭推力增益损失。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主发动机加助推器和简易控制方法实现固体火等高飞行的设计方案,助推器工作结束后,火箭达到预后飞行速度,主发动机开始工作,使火箭的推力等于其所受阻力,同时火箭产生的升力等于其重力,保证火箭可靠速飞机,火箭控制系统可保证其在某一高度上平飞。  相似文献   

13.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液火箭发动机因其推进剂能量较高、安全性好、易实现推力调节、可实现多次启停、药柱稳定型好、温度敏感性低、环保性佳和经济性好的特点,十分符合下一代航天平台绿色环保、智能随控、快速响应的发展需求,在探空火箭、亚轨道飞行器、靶标、小型运载火箭、助推器、上面级动力系统、姿轨控动力系统、着陆器和其他许多民用商业航天领域中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固液火箭发动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国内外固液火箭发动机相关的典型项目、工程应用和关键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固液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有待进一步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电火箭是将电能转换为动能的动力装置。电火箭按工作特点可分为电热式和电离式两大类。论述了各种电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和研究现状。介绍了电火箭的航天飞行试验和应用情况。分析和展望了电火箭的发展趋势 ,指出重点发展的电火箭为稳态等离子体发动机、电弧加热发动机和离子发动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固体助推发动机技术在航天运输领域的应用,运载火箭对航天动力系统的需求不断提升。美国、欧洲、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均发展并应用了固体助推发动机技术,并呈现出大推力、低成本、高可靠的技术特征。在总结国外固体助推发动机技术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顶层规划、总体设计、工艺实现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固体助推发动机技术的总体需求,为我国固体助推发动机技术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后续,发动机研制应在运载火箭总体与动力联合优化的基础上,持续开展性能提升和关键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16.
Liquid propellant rocket engines for a launch vehicle are an essential aerospace technology, representing the advanced level of hi-tech in a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China's aerospace industry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liquid rocket engine technology has also been effectively developed. In this articl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 China's liquid rocket engines are discussed. Then, the performance features of China's new generation liquid rocket engines as well as the flight tests of the new-generation launch vehicles are introduce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he most recent progres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large-thrust liquid rocket engine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LOX/LCH_4变推力发动机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国内外变推力发动机和LOX/LCH4发动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LOX/LCH4变推力发动机系统方案。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此方案进行了功率平衡和推力室传热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方案完全能够实现10:1推力变比。LOX/LCH4变推力发动机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运载器和航天器中,对我国探月及后续的载人登月工程均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对LOX/LCH4发动机的技术发展和未来的载人登陆火星等任务都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战术火箭/固体火箭发动机一体化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综合考虑发动机内弹道性能与火箭外弹道关系的情况下,融内外弹道为一体,系统分析了发动机装药参数,燃烧室设计参数、喷管设计参数、尾翼参数对发动机性能及全弹性能的影响,针对远程战术火箭,建立了火箭总体/固体火箭发动机一体化优化的模型。在所建模型基础上,以火箭弹总体性能最佳目标,对总体和发动机设计参数以及药柱几何参数同时进行优选,完成了九个变量的寻优计算,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空间热物理技术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航天器和火箭发动机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为背景,探讨了航天器热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火箭发动机热设计、推进剂燃烧等问题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李京浩  胡小平  韩泉东 《火箭推进》2007,33(6):12-16,42
研究数据挖掘技术在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利用两种典型的贝叶斯分类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和TAN分类器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进行分类,对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试车数据和仿真数据进行了故障诊断,结果和实际试车情况相符,从而验证了贝叶斯分类器可以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