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6月2日至5日.海口空管中心在三亚空管站举行了技术保障工作发展规划研讨会。海口和三亚两地空管技术保障部的主要管理人员、分管领导、综合业务室和航务部相关领导共计20人参加了会议。海口空管中心主任陈超和三亚空管站站长兰建琼参加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以“营造一流的环境、培养一流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空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培养民航系统的复合型人才和专业技术带头人,呼和浩特空管中心技术保障部近日组织各科室对各专业之间进行交叉授课,互相学习,有效提高职工的综合业务能力和空管设备的维护维修水平。  相似文献   

3.
实现空管和谐,建设美好空管,是空管人孜孜以求的行业理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空管,是对空管行业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和谐空管是怎样的?怎样才能做到空管和谐?我们认为,和谐空管就是要“内和”和“外顺”,这是和谐空管的核心内容和建设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卢健 《空中交通管理》2009,(10):35-36,39
引言 随着空管一体化改革的逐步深入,空管设备运行管理一体化的扎实推进。要实现空管持续安全,急需大量专家级的技术人才。专家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空管设备运行管理一体化的瓶领,而这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并非短期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 空管雷达是ATM(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监视空中飞行情况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是确保飞行安全、实现雷达管制和提高空域容量的基础。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空管雷达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巨大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射频大功率晶体管器件的成熟与商品化,空管雷达进入了全固态时代,国际上出现大量全固态、可无人值守的空管雷达。全固态空管雷达大量采用集成化、微电子化的设备,从而在系统可靠性、稳定性、自动化和商品化水平上有很大提高,使空管雷达发展到一个更为实用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空管系统中的具体运行部分——管制指挥工作历来是空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与飞行安全紧密相关,也与国家利益、民族的声誉紧密相联,所以管制指挥工作一直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空管系统目前已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规范而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管制基础实施不断完善,空管运行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民用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和航空业务的日益增长,航空科技不断进步,先进的空管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应用,对民航空管技术保障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具备较高4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而且还必须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因为,空管技术部门具有高科技、高风险的特征,要确保航空安全和空管技术保障部门的正常运转,就必须依靠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术保障队伍。所以,重视和搞好空管技术保障人员的职业化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2003年,我国空管保障架次达到555万,2004年,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的日起降架次在900左右,首都机场日起降高峰达995架次,位于亚洲前列。飞行量的增长与空管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以及与空管有关的边缘学科随之涌现,强化专业技术培训以提高空管人员素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要发展,人才必先行”。安全是空管行业的立足之本,而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空管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员工的安全素质以适应航空运输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安全压力,便越来越受到民航界的关注。为此,系统、科学地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空管发展的需要,空管技术保障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空管技术保障部门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型团队,其人员特点、工作性质及工作要求相对于其它部门有很大不同,人才队伍建设也要与其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基层管理者,主要任务就是承上启下。既要充分理解领会上级的管理策略和意图,又要很好地把方针、政策、措施落实到基层运行中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管理和被管理更是现代各行业突出的矛盾。在空管行业的基层部门,此矛盾的处理上更要讲究科学性;妥善处理基层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对生产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此矛盾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空管安全和空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成为世界航空运输大国,运输总周转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而且发展势头强劲。在民航大国发展成为民航强国的进程中,建设安全空管、和谐空管的任务致关重要。近年来.空管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体化运行、“三横三纵”逐步推进、“三定方案”有序落实等,优化了空管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了系统资源,为建立安全、高效、优质的现代化空管系统奠定了良好基础。而要达成空管内部人、机、管理和环境的和谐配合。切实提升空管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由于空管信息网中安全隐患的存在,因此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实施一整套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实现空管信息网的安全管理。控制措施包括策略、实践、步骤、组织结构和软件功能。必须建立起一整套适应空管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当风险发生时,不至于影响空管各部门的正常业务运作。坚持科学管理,空管信息网安全管理工作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中,从而使空管信息网成为信息网安全管理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构建和谐空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每个空管人都责无旁贷。构建和谐空管,不但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空管事业发展的需要、全体空管人发展的需要。应该把“和谐空管”作为空管系统发展的一种目标、方略和机制,从现在就开始研究和探索构建和谐空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兰大区域管制中心的建设、使用和运行支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通过建立三个标准统一的、可靠的、现代化、网络化的区域管制中心,形成支撑我国东部地区空管体系的三大支柱;通过标准统一、系统软硬件设备一致的三个区域管制中心的建立,大大提高我国民航空管系统的整体保障能力;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建设项  相似文献   

16.
ADS—B在欧洲     
欧洲是“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技术的策源地。世界上第一次机载“飞行情报舱显器”(CDTI)与ADS—B技术的联合演示,就是1991年2月瑞典民航局在首都的Bromma机场进行的。但是在欧洲,ADS—B技术的应用似乎更艰难些。相比美国和澳大利亚,欧洲各国要统一推广某种技术标准,难度大多了。好在本世纪初,欧洲一体化进程大大推进了新航行技术在欧洲的应用。2004年5月,欧洲空管(叫ROCONTROL)发布了欧洲实施新航行技术的政策,制定了一个“欧洲民航委员会通过新通信和监视技术应用推进空管一体化”(Co—operative ATS through Surveillance an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Deployed in ECAC——CASCADE)的实施计划,吹响了欧洲空管向新技术进军的号角。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将继续持续高速发展,这既为民航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向空管提出了新的挑战。空管向空中飞行提供最直接的服务,包括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而每种服务的质量都取决于空管内部人、机和环境的和谐配合程度。因此,建设安全空管、和谐空管的任务致关重要,也是实现民航强国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空管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需要灌输和培养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这就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产物,是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空管的根本指针和根本保证,也是建设和谐空管的本质要求,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可以设想,没有安全文化的不断传播和积累,没有安全文化作背景,就不可能建设和谐空管。  相似文献   

18.
打造民航气象技术实体 建设民航气象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全国民航空管工作会上,民航局空管局《夯实持续安全基础、推进一体化建设、实现民航空管系统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发展和创新为主线,科学理性地提出了空管系统近期的工作目标,严谨务实地部署了空管系统2009年的工作任务。2009年空管系统的中心工作是夯实持续安全基础、推进空管一体化建设。因此气象系统要围绕空管系统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扎扎实实打造技术实体,稳步推进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空管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着手,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保障安全的关键在于空管人力资源管理的观点,指出空管安全管理应该以人为本,转变观念,不断提高对空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及对空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探求适合我国空管工作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提升空管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0.
赵普洋 《空中交通管理》2006,(B12):38-39,21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高速发展,据ICAO统计,2004年我国航空公司定期航班完成总周转量240.76亿吨,比2003年增长36%,2005年完成259.20亿吨,比2004年增长12%。在客货运输量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民航总局在“十一五”民航安全规划中,又提出将每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降低到0.3以下。可见,摆在民航安全管理人员面前的任务有多么艰巨,而业内人士一直在查找、探求事故和差错的原因。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航空中心的统计表明,有80%的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目前,关于人为因素在飞行人员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是,对空管人员的研究相对很少,而对于空管技术保障方面人为因素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因此在这种形势下空管技术保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人为因素”安全管理的探索,以提高空管技术保障安全工作以及航空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