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新月异的航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全世界已有8个国家能自行研制和发射航天器,把5000多个航天器送到外层空间,开创了空间文明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地球是人类生存之本和一切物质财富之源的断言似乎已显得过时,而宇宙空间以其无穷无尽的宝贵资源吸引着日益增多的人们去开发它和利用它。现在,各类形形色色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宇宙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  相似文献   

2.
高国柱 《中国航天》2005,(10):10-14,17
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苏联成功发射了航天飞机这种新型的载人航空航天器。它的出现对目前的航空法和空间法制度提出了现实挑战。针对航天飞机所引发的争议,一些学者提出了航空航天物体这一概念,以区别于国际空间法中的空间物体以及从技术角度来区分的航天器和航空器。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从固体和液氢/液氧发动机到核裂变和太阳能电力驱动的先进火箭动力系统; ·能从四大洲及月球上把从几千克到上百吨的有效载荷发射到太空; ·发射了美国的航天飞机和苏联的能源号/暴风雪号等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 ·建立了深空通信网,能够发送和接收来自太空航天器的数据; ·发现并测绘了行星际空间场及其粒子; ·实施了国际联合空间飞行,如阿波罗-联盟号空间飞行、哈雷彗星探测器组以及国际紫外探测器等; ·通过在航天飞机的飞行  相似文献   

4.
美俄反卫星导弹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俊 《中国航天》2007,(5):40-42
自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苏、美、英、法、中、印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相继研制和发射了各种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和洲际弹道导弹等航天器。至今,已有20多个国家发射了自己的卫星。卫星和航天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地球和空间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5.
庞统  晨曦 《航天员》2011,(3):19-21
航天飞机为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除外部燃料箱外,航天飞机轨道器和固体火箭推进器都可以重复使用。航天飞机执行一次任务,包括准备、发射、飞行和返回4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一架从飞机上发射的航天器,它能在起飞后1小时40分钟内,飞到世界任何地区上空,这是科学幻想吗?不是。波音宇航公司和普拉特·惠特尼公司最近刚完成了一项美国空军委托的研究,声称这种飞机一航天飞行器组合体可能将于1988年进行飞行。波音公司把它叫做“空中发射突击飞行器”(ALSV),打算使它象航天飞机一样能  相似文献   

7.
美国目前还不能探测到苏联在深空中某些关键区域的活动。然而,苏联已有能力用其机动洲际弹道导弹进行航天发射,而且航天飞机即将运行,这将给美国空间探测带来更大的压力。 苏联的航天飞机即将运行,这对美国的空间观察哨来说是个不祥之兆,因为航天飞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卫星从低空轨道发射到深空。 美国的陆军空间监测和跟踪系统很难探测到这种秘密发射的卫星或识别其有效载荷,这一点使美国大伤脑筋。 如果苏联航天飞机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197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批准研制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STS),即航天飞机,NASA从此正式开始实施航天飞机计划。这是一种通过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像飞机那样返回地面,稍加整修即可再次使用的载人航天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日本提出了研制小型载人航天飞机方案。这种小型航天飞机,机身长度约14米,全部装备重量约11吨。它准备装备在大型火箭的头部,利用火箭发射入轨。机上最多装载4人,有效载荷500公斤左右(见图)。在轨道上使用轨道修正发动机,与其它人造卫星或空间站实现接近和对接,以便进行人员、物资的补给、回收或舱外活动。还可以作小规模的空间实验和观测。但这种小型航天飞机上不能配备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40年之际,由王希季院士和李大耀研究员合著、论述卫星设计基本原理的专著《卫星设计学》出版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截至1996年底人类已把4830颗各种航天器送往宇宙空间,其中各种人造卫星4382颗,占总数的90.7%。我国自1970年以来,也发射了各种人造卫星40颗。这些人造卫星是人类开发太空、利用太空资源的主力军,也是发展载人航天、探测星际空间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