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资料窗     
不明飞行物不明飞行物就是未经查明来历的空中飞行物。国际上通称为UFO,俗称飞碟。据目击者报告,其外形多呈圆盘状(碟状)、球状和雪茄状,在空中高速或缓慢移动。20世纪以前较完整的目击报告有300件以上。飞碟热首次出现在1878年1月,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农民J.马丁看到空中有一个圆形物体。美国150家报纸登载这则新闻,把这种物体称作“飞碟”。1947年6月,美国爱达荷州的一个企业家K.阿诺德驾驶私人飞机,途经华盛顿的雷尼尔山附近,发现9个圆盘高速掠过空中,跳跃前进。这一事件在美国所有报纸上得到报道,又一次引起了世界性的飞碟…  相似文献   

2.
张叶 《航天员》2014,(6):74-75
作为80后的一代,想必许多人都对电影《E.T》并不陌生,那位萌翻了的“外星宝宝”至今是无法超越的外星人形象,而“外星人”貌似也一直是科幻影片的热门主题。近期,北美新上映的科幻影片《地球回声》(Earth to Echo),依旧采用了“ET+小孩”的模式,五日累积票房1350万美元,高达A-的影评分值也证明了该影片的不错潜力。  相似文献   

3.
谢红云 《航天员》2013,(6):66-66
一些科幻电影告诉我们,在太空,我们是听不见声音的。“在外太空,没有人能听到你的峙.声尖叫”就是电影《外星人》里面最时髦的—句话;电视剧《萤火虫》在表现外太空射击的时候,也没有使用任伺声音效果。但是。在《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等电影中。  相似文献   

4.
胡杨 《航天》2012,(9):1-1
“这是一份来自一个遥远的小小世界的礼物。上面记载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影像、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我们正努力生活着我们的时代,进入你们的时代。”这是35年前,“旅行者”1号携带的一张铜质磁盘唱片上,美国总统卡特对“外星人”的问候。在这个送给“外星人”的见面礼上,录制了地球上人类55种语言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其中包括4种中国方言及中国古琴曲《流水》。  相似文献   

5.
商业航天出新招,头发将被送上天美国刚成立不久的相会2001有限责任公司准备把数百万自愿者的头发送往木星之外的星际空间。这一稀奇古怪的做法是想借头发把大量的人类DNA样本送到太阳系以外,以与“外星人”沟通,但作为一家商业性公司,相会2001公司主要还是...  相似文献   

6.
叶子 《航天员》2014,(5):74-75
对于科幻迷们来讲,无论是迷你剧《太空堡垒卡拉狄加》,或是外星人题材的《陨落星辰》,新世纪以来凡是赢得了他们一致好评的科幻剧集都没离开“人工智能”四个字。7月9日,由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监削的科幻类剧集《传世》(Extant)在CBS火热开播,该剧一改往日美剧中阳光海滩、美女帅哥的传统题材,连续引入宇宙探秘、人工智能、人类起源等众多科幻元素,全力打造了一场新时代的科幻剧情,一度掀起了美剧收视狂潮。那么,究竞《传世》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在俄罗斯的乌里扬诺夫斯克装配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运载火箭“鲁斯兰”号。这架飞机-运载火箭并不像新奇的飞碟那样深不可测,它本质上就是一架庞大的AH-124-100军用飞机。但是经过乌里扬诺夫斯克航空制造者们的精心改装使它变成一架看上去色彩斑斓的能够完成航天任务的大型飞机。“鲁斯兰”号是乌里扬诺夫斯克的工作人员经过9个月的时间研制而成的。它将把能载有3吨重卫星的火箭送入1万至1万千米的高空并完  相似文献   

8.
索阿娣  薛滔摄影 《航天》2010,(12):18-19
"我的梦想是成为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的航天员,登上月球,遨游太空,徜徉于星海之中","我的梦想是可以和外星人交朋友,教他们我们中国的语言和文化"……10月30日,随着5个怀揣梦想的孩子和航天英雄杨利伟一起拼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图案,为期3年多的“开启天宫的梦想——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9.
采用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姑夫”和“姑父”古今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姑夫”和“姑父”是亲属称谓语的异名同指现象。“姑父”的产生以及现代汉语中“姑父”有取代“姑夫”的倾向是语言系统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思想内涵丰富,以人民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种概念;“人”和“人民”各有其特定的涵义;在内涵上,“人”要比“人民”更丰富,在外延上,“人”要比“人民”宽泛得多;在中国现阶段,就落实以人为本来看,也有其特定的要求和针对性。因此,人为本中不能解读为以人民为本。  相似文献   

11.
闻新  肖睿铮 《航天》2014,(10):60-61
水星的命名 几千年前,人们观察到在天空中有一颗“星星”似乎总是跟随着太阳。此“星星”在日出之前可以在低空中看到并在日落后才能再次看到。一些人认为他们在早上看到的和在傍晚看到的是两个不同的物体。后来,古希腊人发现这两颗“星星”实际上就是同一颗星星,即水星。  相似文献   

12.
在管制过程中,有很多种因素决定差错的产生,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人为因素就是“想当然”。按照《辞海》的解释:“想当然”就是“凭主观推断,以为如此。”人们为什么会在空管安全上“想当然”,为什么这些“想当然”会有那么多人相信,这需要我们在行为科学以及安全管理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迟惑 《航天》2012,(5):14-18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电影《星球大战》及其同名小说就风靡世界,在中国也拥有大量拥趸,许多青少年是被这本小说点燃了对宇宙和航天的兴趣。在《星球大战》中,有两个主角是机器人。其中一个是不会说话的维修机器人,叫做R2D2,小说的中文版中称它为“阿图迪图”;另外一个是碎嘴唠叨的勤务机器人,叫做C-3PO,中文版中称它为“希斯瑞普”。两人一唱一和,为影片和小说增色不少。希斯瑞普经常把R2D2昵称为“阿图”,也就是R2的发音。  相似文献   

14.
黎成龙 《航天》2009,(5):30-31
宇宙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祖先有着最早、最正确的认识。“宇宙”的俗称就是“世界”,把“世界”拆开来看,“世”是指时间,“界”是指空间。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古籍《淮南子·齐俗训》中说,“宇”是指空间,“宙”是指时间。再往前推,战国(公元前480~前221年)时的尸佼在《尸子》一书中指出:“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  相似文献   

15.
对“莫”的词性的看法在学术界一直存在有分歧。本文从《诗经》的实例分析来探讨“莫”的用法。认为“莫”作主语时,是代词;“莫”作状语时,是副词:作谓语时,是动词;作定语时,是形容词。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漏水是很平常的事,可是在太空尤其是在执行出舱活动时,漏水可真不是小事,它可能使航天员有“窒息”的生命危险。不久前,意大利航天员卢卡·帕米塔诺(Luca Parmitano)在进行太空行走时,就因“头盔”漏水不得不提前终止任务。之后,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回忆了那次太空历险经历,与我们一起分享他是如何度过这次惊险的。  相似文献   

17.
肖志军 《航天员》2013,(3):45-45
滕州,因古滕国故地而得名,历史悠久,名士辈出,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的故里,“木鸳”的诞生使滕州与航天事业有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同时,滕州也是一块崇军尚武的热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20多位共和国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18.
王敏 《航天》2011,(12):27-27
在茫茫太空中,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神奇相约,顺利交会对接。如果说牛郎和织女要走到一起,需要有根红线。而“神八”飞向“天宫”,从相距150千米到400米,这段非常重要的飞行,就缺少不了交会对接微波雷达这位“大媒人”,为“天宫”“神八”的“胜利之吻”牵起红线。  相似文献   

19.
时来 《航天员》2011,(4):17-21
有一群人,来自地球,却超越地球;有一群人,不在你的视角内,却在你的梦想中,有一群人,不为个人而活,却为太空而存。这群人是太空城堡的建设者,是太空之家的“居民”。  相似文献   

20.
陈善广 《航天员》2009,(2):F0002-F0002,1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3月6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升空,它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在迄今进入太空的所有航天器所携光度计中,“开普勒”望远镜的光度计体积最大,该装置将帮助望远镜观测行星的“凌日”现象,以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NASA4月16日在网站上公布了“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批照片,展现了银河系的天鹅座、天琴座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恒星众多,不久后“开普勒”望远镜将“瞄准”这一区域搜寻类地行星。公布的这批照片既有“开普勒”望远镜的视野全景图(下图),也有局部放大图。全景图上分布着数百万颗恒星,局部放大图之一(右图)显示的是距离地球约1.3万光年的一个星团,其代号为NGC67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