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计划在2013年开始试验其第二颗格罗纳斯·K导航卫星。首颗格罗纳斯-K卫星已在2011年2月成功发射。俄现共有31颗格罗纳斯卫星在轨,其中24颗正在工作,提供全球覆盖,4颗用作备份,2颗正在维护,1颗正在进行测试。整个格罗纳斯系统需要24颗工作星和2颗~3颗备份星来实现全球覆盖。俄打算在2012年~2020年间发射13颗格罗纳斯-M型和22颗新一代·格罗纳斯K型卫星。  相似文献   

2.
正11月3日,俄罗斯联盟2-1b/"弗雷盖特"M型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一颗格罗纳斯-M型导航卫星,代号"宇宙"2529。卫星由信息卫星系统(ISS)-列舍特涅夫公司建造,发射质量1415千克,设计工作寿命7年。截至本次发射前,该系统共有26  相似文献   

3.
10月3日,俄罗斯联盟2-1b型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一颗格罗纳斯-M型导航卫星,代号“宇宙”2474。这是联盟U型火箭8月24日发射进步号货运飞船失败后联盟号系列火箭的首次发射。俄联邦航天局称,此次发射将使格罗纳斯系统自1996年以来首次恢复全面运行能力。新发射的这颗卫星是该系统的第24颗工作卫星,将使系统能实现全球覆盖。联盟2-1b型火箭是联盟号火箭的升级型号,采用了与联盟U型火箭不同的新上面级。俄计划在年内再发射4颗格罗纳斯卫星,其中3颗将在11月份由一枚质子号火箭发射,另一颗将由联盟号火箭发射。  相似文献   

4.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1,(2):26-29
加注过量致质子号发射失败2010年12月5日俄罗斯质子M/DM03组级火箭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3颗格罗纳斯导航系统卫星时失败,导致这3颗格罗纳斯-M型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已坠入夏威夷以北的太平洋海域。12月10日俄联邦航天局公布了故障调查委员会的初步调查结论。令人吃惊的是,此次失败的原因竟是火箭上面级推进剂加注过量。此次发射升空的质子号火箭采用了新型上面级,即DM03组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5月27日,俄罗斯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一枚联盟-2.1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大约14秒,一道闪电击中火箭顶部,顺着尾迹一路向下,触达发射架。幸运的是,火箭飞行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继续上升,最终把一颗格罗纳斯-M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闪电击中火箭或发射塔架并不新鲜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政府新闻处2011年4月29日表示,现年53岁、刚刚被解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职务的弗拉基米尔·波波夫金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航天局长,取代担任这个职务7年之久的65岁的阿纳托利·佩尔米诺夫。近年来关于佩尔米诺夫即将离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传闻不断,且在2010年底损失了三颗"格罗纳斯-M"卫星后招致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近日宣布,俄政府计划在2012年上半年再发射3颗格罗纳斯卫星,全年将在该计划上开支约205亿卢布(6.42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太空新航线     
俄欲重建导航星座 2001年12月1日,俄罗斯质子K型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飞,成功地把3颗“格罗纳斯”全球导航卫星送入轨道。这标志着俄重整该系统的计划拉开了序幕。3颗卫星中有两颗为“乌拉甘”型,另一颗采用新的“乌拉甘”M型设计。M型卫星寿命更长,功能也更强,今后将逐渐取代老的卫  相似文献   

9.
2016年国外导航卫星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国外共进行8次导航卫星发射活动,成功8次.其中美国1次,成功发射了1颗全球定位系统-2F (GPS-2F);欧洲2次,成功发射了6颗"伽利略-全运行能力"(Galileo-FOC)卫星;俄罗斯2次,成功发射了2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M(GLONASS-M);印度3次,成功发射了3颗"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截至2016年底,国外在轨运行导航卫星85颗,在轨运行并提供导航服务的卫星66颗,其中,美国GPS系统31颗,俄罗斯GLONASS系统23颗,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11颗,日本"准天顶卫星"(QZS)1颗(主要提供GPS增强服务).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俄罗斯成功发射了3颗格洛纳斯-M全球导航系统卫星。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中心发言人博布列涅夫说,3颗格洛纳斯-M导航卫星搭乘一枚质子-M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并顺利进入了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1.
<正>3月17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雷达5号机"。这是H-2A火箭连续第二次发射与国防有关的卫星。该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研制,由内阁卫星情报中心运行。本次发射前日本共有6颗卫星在轨工作,包括3颗光学卫星和3颗雷达卫星。此次发射的卫星光学分辨率0.6米,雷达分辨率优于1米,将接替2011年12月发射的"雷达3号机"卫星。  相似文献   

12.
正3月21日,由阿里安航天公司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用俄制联盟2-1b/"弗雷盖特"M型火箭发射了一网公司的34颗组网卫星。这是一网公司低轨宽带互联网星座的第二次全面组网发射。"一网"在轨卫星数量已达74颗。"一网"第一代星座将包括648颗卫星,其中588颗为工作星,另60颗是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2月17日,由阿里安航天公司经营的俄制"联盟"STB/"弗雷盖特"MT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的航天中心发射了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第11颗~12颗工作卫星,即"伽利略"11和12,又称"伽利略-全面工作能力正样星(FOC FM)"8和9。这是"联盟"号火箭2015年第三次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伽利略"卫星。本次发射是阿  相似文献   

14.
夏光 《国际太空》2010,(3):23-28
<正>1月□□1月17日,中国长征-3C火箭成功发射了第3颗"北斗"导航卫星(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1月28日,俄罗斯质子-M火箭成功发射了虹-1M-2(Raduga-1M-2)军用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格洛纳斯导航卫星制造厂家信息卫星系统-列舍特涅夫公司负责人特斯托耶多夫7月8日称,为弥补在7月2日"质子"号火箭发射失败事故中被毁的3颗卫星,俄将在年内晚些时候发射2颗格洛纳斯卫星。这2颗卫星将分别在9月初和10月底由"联盟"号火箭在俄北部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格洛纳斯系统现有29颗在轨卫星,其中24颗正在工作,3颗为  相似文献   

16.
李浩悦  陈杰 《太空探索》2011,(10):16-19
从2010年12月5日"格罗纳斯"M卫星发射失败以来,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俄罗斯航天发射遭遇了4次失败,损失了6个航天器。航天发射失败事件每年都会发生,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频繁出现并不多见,本文对这些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报道。  相似文献   

17.
9月19日凌晨,我国第14、1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改1型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升空,并被准确送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2万多千米的中圆转移轨道。这是我国第2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表示,"一箭双星"对于加快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进程、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意义重大。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也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顺利进入收官阶段。2007年4月14日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此后,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阶段的5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GEO)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和2颗中圆轨道(MEO)卫星的发射。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2月12日,阿里安5ES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了4颗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即"伽利略"19-22,使"伽利略"在轨导航卫星数量增至22颗。这是阿里安5火箭第二次发射伽利略卫星。按计划,阿里安5ES火箭还将在2018年7月以一箭四星方式为"伽利略"项目再发一次。之后伽利略卫星由新一代阿里安6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俄制联  相似文献   

19.
苏联自1962年4月26日发射第一颗宇宙-4以来,到1979年9月28日为止,共发射了465颗照相侦察卫星,平均每年发射26颗左右。最近几年发射数目在不断增加,每年都在30颗以上:1975年发射37颗,1976年发射35颗,1977年发射32颗,1978年发射35颗。去年到9月28日为止已发射了31颗。苏联的侦察卫星从提尤腊塔姆和普列谢茨克两个靶场发射。提尤腊塔姆发射的是实验型或特殊型的飞行器,大部分侦察卫星从普列谢茨克发射,该发射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发射场。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12日,日本H-2A-202型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雷达3号”雷达侦察卫星,用于监视朝鲜的导弹和核计划及开展自然灾害监测。这是H-2A火箭第20次发射和第19次发射成功。日本现有3颗光学侦察卫星在轨工作,2011年9月新发射的另一颗光学卫星尚未投入使用。有两颗雷达卫星被成功发射入轨,但后来因故障报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