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提升中国在国际通信卫星市场的竞争力,满足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公用平台的更高需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发了中国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公用平台——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简称东五平台)。本文介绍了东五平台的技术特点和能力,简要概述了平台技术方案及其特点,并介绍了东五平台研制进展与试验验证情况。东五平台性能指标先进,可满足通信和遥感等领域卫星需求。  相似文献   

2.
实践二十号卫星在轨核心试验全部完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引言2020年6月,基于我国新一代大型公用平台——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简称"东五平台")研制的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完成全部核心试验,充分验证了东五平台性能及其搭载的多项核心技术。实践二十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说东方红二号卫星使我国掌握了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技术,那么,东方红三号这颗新一代通信卫星则让中国实现了"赶上20世纪80年代通信卫星国际水平"的目标。它是我国第一颗面向全社会的民用卫星,实现了我国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自旋稳定型到三轴稳定型的飞跃,首创了卫星公用平台设计思想。东方红三号公用卫星平台除已应用于"中星""天链"系列通信卫星外,  相似文献   

4.
正通信卫星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在航天科技领域的科技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东方红五号平台的出现填补了该系列大型卫星平台型谱的空白,可满足中国近20年内大功率通信卫星的需求。作为我国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大型卫星公用平台,东五平台注定要成为中国卫星研制历史上又一座里程碑。东方红五号平台的立项之路,走了整整十年。相比之前的"东方红家族",  相似文献   

5.
资源一号是一颗新型卫星,许多技术填补了我国卫星研制领域的空白,它的研制和成功运行,为我国空间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 建立了高精度、高性能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公用平台 资源一号卫星公用平台能适应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2月27日,实践二十号卫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0年1月5日,卫星经过7次变轨,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东经115.5°。该卫星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简称"东五平台")的首飞试验星,将对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平台——东五平台进行全面在轨验证,对提升新技术成熟度、促进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东五平台能力目前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满足我国未来20年的大容量卫星应用需求。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从服务国内到走向世界,回望"东方红"卫星系列卫星及平台的发展历程,研究院用半个世纪的攻坚克难,在太空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东方红"画卷。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5月4日0时6分,亚太6C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升空,这是继2015年亚太九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再次为香港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研制的一颗通信卫星,也是我国基于大型公用平台东方红四号研制的第15颗民商用通信卫星。"替代星"也要勇争市场亚太6C卫星是香港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亚太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第一代移动通信卫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移动卫星业务,美航宇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已经完成了拟于90年代中期发射的第二代移动通信卫星的论证。JPL提出的这代移动卫星使用大功率的通信卫星公用舱,采用UHF频段,星上装有20米直径的大型可展开天线,可提供24个波束,有9000条信道,可为几十万用户服务。一、公用舱移动通信卫星的设计目标是要实现最大的卫星信道数量和最低的用户费用,然而它们要受到卫星公用舱容量的限制。所提出的  相似文献   

9.
今后对各种卫星,尤其是通信和广播卫星的需要量会急剧增加,利用形式也将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卫星朝大型、大容量和多用途方向发展,可以说九十年代是大型卫星时代。随着卫星大型化,要求有长寿命、高可靠性的星上仪器和公用舱系统,欧洲、美国、日本等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了一些新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信卫星篇     
正中国通信广播卫星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80年代以后得到快速发展,广泛用于电视广播、电话、电报、传真、数据传输、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等业务。自1984年东方红-2卫星成功发射以来,中国通信广播卫星走过了从探索到实践、从试验到实用、从单星到公用平台、从国内到国际的道路,先后取得了自主研制实用通信卫星,开发大容量、长寿命、高可靠通信卫星公用平台,通信卫星整星出口等成就。作为中国通信广播卫星的主要承研  相似文献   

11.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7,(10):12-15
印将造纳星平台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奈尔称,该机构正在研制一种100千克的"卫星公用舱",用于满足对纳星日益增多的需求。这种纳星平台面向第三世界国家和印度  相似文献   

12.
正如今,随着微电子、微机械、纳米等技术的发展和卫星设计思想的创新,卫星正变得越来越小。从我国第一颗采用公用平台技术的小卫星实践—5研制立项算起,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现代小卫星已经成为我国装备体系和业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的商业航天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小卫星的商业化潜力越发明显。我国小卫星研发起步虽然落后,但是此后发展的速度、应用水平提升的势头却非常迅猛,从兴起开始,先  相似文献   

13.
《国际太空》1999,(9):1-2
8月8日,实践-5卫星圆满完成任务庆祝会在京举行。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福祥介绍,我国实践-5卫星,自5月10日在太原发射升空后,已成功在轨运行90天,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科学研究和试验任务。这颗卫星的有效载荷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力学研究所承担的,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用户要求。此举表明,我国小卫星研制已建立公用平台、并具备了小批量生产的能力,研制技术达到国际水平。徐福祥说,卫星公用平台是一…  相似文献   

14.
《国际太空》1997,(4):12-13
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中小国家要求拥有自己的小卫星,在国际市场上,小卫星日见走俏。作为欧洲最大的空间制造商、拥有研制Spacebus公用平台丰富经验的法国宇航公司自然不会熟视无睹,最近推出了名为“PROTEUS”的小卫星公用平台(“PRO-TEUS”是法文“可重构的观测、通信与科学平台”的缩写)。该平台经法国空间研究中心评审,已被选为该中心计划发展的小卫星平台。PROTEUS平台的概况、任务、组成和性能可参见本刊1996年12月号“法国宇航公司小卫星计划”一文。小卫星之所以吸引人,是由于它具有“较快、较好、较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英国航宇公司拟在世界范围内力求使专用通信和直接电视卫星新平台商业化。新平台是欧空局的“通信和电视大型卫星”的发展型,取名为“奥林巴斯”(Olmpus)平台。该卫星主要是由英国航宇公司设计,与荷兰Fokker公司、意大利航空公司及塞莱尼亚公司,以及加拿大斯派尔航宇公司一起共同制造。欧洲大型卫星将在加拿大总装和测试。  相似文献   

16.
在本刊第九期里,我们就大型平台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优点作了介绍;这期将连载三篇文章,分别介绍大型平台的公用系统、通信设备及航宇局的研制计划。至此关于大型平台的报导就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7.
热电致冷器和毛细泵驱动的小型热公用回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合卫星应用的小型热公用回路,可以实现发热设备在星内立体布局,摆脱对散热面的依赖,使卫星的集成度提高,满足大型有效载荷按功能集成后的散热需要。用毛细泵代替机械泵,可以实现无运动部件的高可靠、长寿命、适合卫星应用的小型两相热公用回路。该回路需要对毛细泵主动加热促使工质流动,需要消耗一定的功率。如何降低毛细泵的功耗,是毛细泵驱动的热公用回路实用化的关键。理论和实验证明,热电致冷器在小温差下有较高的热泵系数,用热电致冷器加热毛细泵比直接电加热更经济。  相似文献   

18.
展望21世纪中国空间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到下世纪初的目标是逐步建成几个急需的、长期稳定运行的应用卫星系统:通信广播,环境资源勘测,减灾,微重力资源,小卫星等;优先发展卫星的有效载荷技术和公用平台技术,加强卫星应用研究,重视预研和基础技术开发,加深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国也将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太空新航线     
中国“北斗”挂太空 10月31日0时02分,为我国航天事业屡建奇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再显神威。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托举我国新研制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入茫茫夜空。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第63次发射。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采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公用平台和全三轴稳定技术。卫星设计寿命8年。该星的成功发射,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它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首发星。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卫星总体设计角度概述地球观测卫星太阳电池电源系统的设计特点。着重阐述太阳同步轨道参数对电源系统设计的影响以及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可展开式太阳电池翼板,镉镍蓄电池组和电源控制装置等设计的考虑。此外,对适应公用舱设计的有关技术也作了一些探讨。本文对其它近地轨道卫星电源系统的设计同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