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每月小抄     
【2009年2月18日】 华盛顿卡内基学会的艾伦·博斯博士说:“我认为,类似地球的行星必然存在,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每颗恒星都有类似地球的行星在围绕它运动。我们已经发现了质量是地球几倍的行星在围绕质量较低的恒星运转,尽管它们还不能算是类地行星,但却越来越接近地球。”  相似文献   

2.
林林森 《飞碟探索》2010,(12):18-19
<正>地球俘获月亮根据古代的许多记载和传说,我坚信月亮在大洪水之前不是地球的卫星。那么它的原来轨道究竟在哪里呢?从洪灾过后它突然出现在地球上空这一线索看,它应与洪灾有所关联,可以判断出它距离火星和地球都不会太远,因为这是洪灾暴发的中心区域。显然,月亮是受到这次灾变的影响才跑到地球附近的我在全太阳系中寻找了一遍洪前它可能存身的地方,在排除了种种不可能的情况之后,用计算全太阳系各行星所形成的斥距方法,终于找到了一个空  相似文献   

3.
尽管创造地球要花45亿年或仪仪是7天,要毁灭它则远远不要那么长的时间,我在这里推荐一些热门的方法来"消灭"地球,当然,还有它上面的生灵.噢,您别人真,我是开玩笑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地球     
<正>地球过去与现在是一样的吗?今天的地球和46亿年前的地球是不同的,46亿年前地球没有大气、没有海洋、没有河流、没有高山,也没有生命。今天地球的外壳是由几个巨大的板块组成的,1912年,魏格纳在不经意间发现了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的轮廓如此之契,之后他通过反复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根据魏格纳的推测,在10  相似文献   

5.
《太空探索》2014,(7):42-43
<正>我们在2014年第4期谈到,本年度是NASA地球科学任务大爆发的一年。有5项大型地球科学任务要上天。但卫星在地球科学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呢?NASA给出了明确的政策和一些有趣的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何时能将凯歌应用到应用上呢?NASA的政策NASA局长博尔登在2014年5月6日发布的一封公开信中说:"NASA在研究和保护地球环境方面的角色空前突出。气候变化是我们必须立刻加  相似文献   

6.
自从有了太空飞行,人们才有可能从几百公里之遥去欣赏地球的美景.从太空观察地球能看到哪些壮观的景象呢?还是让我们听听宇航员的描述吧.前苏联宇航员沙塔洛夫乘坐“联盟4号”飞船飞上了离地球200公里的太空.他说:“我所看到的地球山脉和大型的地球仪一样,在我的下方飘过一个个国家,与地球仪上不同之处是看不见它们之间的分界线.” 他还说了自己的感受:“地球显得不像我童年时代所想象的那样巨大了,至少不是无边无际的,只要用一个半小时就能围绕它飞一周.”  相似文献   

7.
UFO信箱     
云南田振志:我是在1996年结识《飞碟探索》的。近来读王中纲先生《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飞碟探索》2001年第4期)一文,对于王先生能有幸在黄河岸上一睹“没有光亮,没有声响,个头有轿车那么大,速度和轿车差不多”的飞碟,我是羡慕不已。但是,对于王先生文中称UFO“倒像是地球人驾驶的一种新型飞行器”的观点和其下的几点理由,我却不敢苟同。在此不揣浅陋,谈谈我对飞碟及王先生文章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与更多有识的朋友来一起探讨关于飞碟的问题。关于飞碟是否客观存在、在地球上频繁出没的众多的UFO其实质是…  相似文献   

8.
UFO信箱     
内蒙古效衡乾:我是《飞碟探索》的热心读者,在读完贵刊2002年第3期董玉华的《它们仍将保持沉默》一文后,我觉得文中有几个观点不妥,下面提出我个人的一些意见:第一,作者写道:“外星人已来到地球,而又不与我们接触,是为了遵循宇宙法则,即不干涉文明的自然进化过程。那么它们没有必要频繁到达地球,可以每过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来一趟。”从这里不难看出,作者犯了一个基础性的错误,那就是作者把所有到达过地球的外星人都说成是一种外星人了,即他们来自同一文明。我认为,既然承认有外星文明存在,那为什么只能是一个,而不是许多个?既然是许多个,这…  相似文献   

9.
读者心声     
我今天翻阅了贵刊2000年第12期,其中《太空垃圾,离地球有多远?》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第42页至第43页)。巧的是,我最近对空间碎片的研究颇感兴趣。对于这篇文章,我有一些看法,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0.
《飞碟探索》2010,(8):29-29
备注:我多年来始终对UFO抱有一定兴趣,曾是《飞碟探索》杂志的老读者,并且相信在广袤的宇宙中,地球并不是一枝独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我竟然目睹了一次UFO。我在2010年4月的澳大利亚旅行中,乘坐的是北京至悉尼的国航CA173次航班,  相似文献   

11.
读后感     
我是一名中学生,看了2002年第8期《太空探索》杂志“探索俱乐部”中发表的康宇立同学写的《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存在》一文后,我有些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UFO信箱     
《飞碟探索》2004,(6):42-42
重庆张智华:我喜欢看《飞碟探索》,不仅是因为对神秘的世界充满好奇,同时也是想获得一些科学知识。我对贵刊2004年第3期发表的《遥远的明亮星宿》一文有些疑虑,提出来与作者探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2003年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距离地球最远的两颗恒星,它们距离地球大约有800亿光年之遥……天文学界认为,宇宙的年龄大约在100亿~200亿岁之间。这两颗恒星大约形成于宇宙80亿岁左右,是宇宙中年龄最大的已知天体之一。当时这两颗恒星的体积只有现在的1/7,距离地球也要近得多,只是随着宇宙不断地快速扩张,它们与地球的距离才越来越远……”疑…  相似文献   

13.
从太空返回地球,我确实出现了一些改变,比如常会被问及,在太空中是否会感到自己非常渺小。还有一些变化是我个人的感受。在太空行走时。我能够从太空看到地球,但当太阳出现时就看不到了。你不能直视太阳,因为在太空中太阳太耀眼了,就是非常明亮的白光,但你能够看星星,有时或许还能够看到月亮。  相似文献   

14.
月球是地球仅有的一颗天然卫星,它距地球384400千米,质量仅为地球的1/81。它不断地从地球“偷”能量,并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从地球身边悄悄溜走。1959年,苏联的“月球-2”飞行器第一次拜访了月球。同年,“月球-3”对月亮背面进行了40分钟拍照,揭开了月亮背面的谜团。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  相似文献   

15.
2100年,月球被人类开发,三分之一的人类住进了月球,而10年后,2110年,我要代表全地球的记者,去采访一下嫦娥,看看这段日子月球的生活是怎样的。乘载着"嫦娥12号"飞船,我成功登陆了月球,并来到了嫦娥的住所——  相似文献   

16.
太阳放出光芒至今已有50亿年的历史。太阳是地球、地球生物和人类发生、发展的根源。科学家认为,太阳的旺盛生命可达100亿年。这就是说,太阳还可正常抚育地球50亿年。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到太阳老化时她将96亿岁。地球现在已到中年。地球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人类的发生和发展。人类应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地球资源;努力维持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不要使地球未老先衰。为此,让我们来查阅一下  相似文献   

17.
郑凯 《太空探索》2016,(4):38-39
正在离开国际空间站前,斯科特·凯利发了告别推文:"地球,明天我将回到你的怀抱,晚安。"北京时间3月2日12时25分,3名航天员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其中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凯利和俄罗斯航天员米哈伊尔·科尔年科执行了一项长达340天的实验任务,这是自1999年以来人类持续时间最长的太空飞行。  相似文献   

18.
升起的地球     
我是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看见这幅《升起的地球》的。它的出现,让我苦心经营了多年才获得的安全感瞬间坍塌。在照片里。地球就像一只蓝色的实心球。孤独地悬浮在黑暗、寂静的太空中,一半浮在光亮里,一半沉在黑暗中,旁边是死寂、冰冷、荒凉的月球地平线。  相似文献   

19.
2090年,月球被人类开发,四分之一的人类住进了月球,而10年后,2100年,我要代表全地球的记者,再次去采访一下嫦娥,看看这段日子月球的生活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20.
旋转的地球     
<正>假如没有闰年会怎样?地球就像宇宙飞船,依靠自身的旋转运动和有限资源来支撑人类生存。如果地球停止运转,它将没有夏天和冬天、没有白天和黑夜。地球的运动属于复合式的运动,这是因为它包含两种不同的运动,一个是自转,另一个是绕太阳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4天,比人类规定的年多四分之一天。这样每过四年就会多一天。所以天文学家就把这多出的一天放在闰年里,把闰年的闰日加在2月的最后一天。因此,凡是闰年的2月都是29天。如果不这样规定,大约在780年后,元旦将会同夏至碰在一起。规定闰年的目的是建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