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反舰导弹末端蛇行机动突防效果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末端蛇行机动是反舰导弹突防的一种重要手段。基于伴随技术,利用简化的导弹—突防拦截模型,得到了突防反舰导弹蛇行机动时拦截导弹的脱靶量,并分析了影响拦截导弹脱靶量的各个因素,研究结果为反舰导弹的作战使用和末端机动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跃升机动、蛇行机动、摆式机动和螺旋机动4种机动的变轨通用控制指令形式基础上,以拦截弹脱靶量的大小作为评判靶弹突防效果的指标,建立了末端机动靶弹突防效果的脱靶量分析模型,并提出了上述4种形式变轨突防最优参数的设计方法。在这些最优参数的作用下,导弹靶弹的机动变轨可实现最佳的突防效果,从而提升防空导弹的实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3.
变质心再入弹头螺旋机动突防弹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林  于剑桥  王亚飞 《航空学报》2016,37(5):1484-1493
为提高高超声速变质心再入弹头的突防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主动螺旋机动的突防弹道。在建立变质心弹头动力学模型和弹目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控制变量,通过控制质量块的偏移位置,将速度矢量和弹目连线的夹角控制在固定值并且使速度矢量绕弹目连线以一定转速旋转来实现螺旋机动。在实现螺旋机动的基础上,推导了弹体处于螺旋机动状态下的螺旋机动半径和稳态脱靶量均方根的解析解。六自由度弹道仿真表明,所设计的突防方案使再入弹头能够进行有效的螺旋机动,通过合理控制机动幅度大小,可以在实现螺旋机动突防的同时保证较高的命中精度。  相似文献   

4.
反舰导弹末端螺旋机动策略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使反舰导弹在与水面舰艇攻防对抗过程中获得较好的突防效果,文章首先对水面舰艇的反导防御体系进行建模,研究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攻防对抗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反舰导弹的螺旋机动突防方法,最后以拦截弹平均脱靶量最小为评价指标选择最优的末端螺旋机动突防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芳  林涛  张克 《航空学报》2015,36(6):2037-2046
针对由于敌防空系统防御能力不断提高所带来的进攻导弹突防难题,提出主动反拦截突防(IAIP)的概念,以弥补传统机动突防仅考虑进攻导弹的逃逸而忽略其攻击任务的缺陷。根据IAIP制导的内涵,在综合考虑目标的机动性能、拦截导弹末段的拦截特性及进攻导弹的控制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建立进攻导弹-目标-拦截导弹的三体运动模型。将突防制导指令的设计等效为最优控制的求解,其中突防指令为实现燃料最省目标的最优解,进攻导弹的过载、拦截导弹的脱靶量、进攻导弹的攻击角、打击精度和突防后的视线角,分别为控制约束、路径约束和末端约束。借鉴控制变量参数化(CVP)方法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数学规划问题,并将路径约束离散化后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得到突防时机给定条件下制导指令的数值解。提出基于CVP的混合遗传算法(CVP-GA),用于求解最优突防时机及制导指令。仿真结果显示,采用IAIP最优控制算法的进攻导弹在成功突防后的打击精度仍可满足任务要求,且其燃料消耗相对于传统串联式突防方法降低了23.7%,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超声速反舰导弹末端非平面机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基于过载控制技术,对超声速反舰导弹的末端非平面机动进行了研究,包括摆式机动和螺旋机动。对于每种机动方式.提出了控制信号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过载控制设计的反舰导弹可以实现各种末端非平面机动,在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赫泰龙  陈万春  周浩 《航空学报》2018,39(11):322241-322250
脱靶量是导弹制导系统设计和评估的重要指标,对于一阶环节线性比例制导系统,可以得到脱靶量的解析解,而对于更接近实际的高阶制导系统一般得不到解析解,通常由直接仿真或伴随仿真获得;研究了高阶线性比例制导系统脱靶量的幂级数解,为脱靶量的解算提供一种新的手段。首先,构造伴随系统,假设伴随系统的解为幂级数与指数函数乘积的形式;然后,利用幂级数法给出了脱靶量的幂级数解的系数递推关系;进一步严格证明了脱靶量幂级数解的收敛性;最后针对一阶环节和高阶二项式环节等特殊制导系统,通过选取适当的指数衰减参数,得到了幂级数解系数简化的递推关系,并且一阶环节制导系统的幂级数解和解析解是一致的。在计算脱靶量时,实际用到的是脱靶量幂级数部分和,而部分和项数的确定依赖于指数衰减参数。因此,还分析了指数衰减参数对幂级数解部分和的收敛速度的影响,并给出了指数衰减参数与部分和项数的选取方法,为幂级数解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雨琪  宁国栋  王晓峰  郝明瑞  王江华 《航空学报》2020,41(z2):724276-724276
针对飞行器机动突防问题,基于微分对策理论对飞行器在攻防对抗中制导阶段的机动突防策略进行设计与分析。首先将攻防对抗问题转化为二人零和博弈问题,并设计了二次型目标函数;其次,考虑到飞行器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采取了适当假设以得到博弈问题的解析解,便于实际应用;最后对该机动突防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攻防对抗中制导阶段,飞行器采用微分对策制导律,相较于正弦机动不仅减少自身54.3%的能量消耗,而且增加了拦截器58.6%的能量消耗,将显著增加飞行器末制导段对抗突防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典型末端规避战术实时性低、操作难度大和规避效果差等缺点,研究了一种实时指令控制的战斗机末端规避战术轨迹控制方法;分析了增大脱靶量的末端规避原理,在以导弹为原点的球坐标系下建立了导弹与战斗机的相对运动模型;结合战斗机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脱靶量末端规避数学模型;选取脱靶量为优化指标,建立了战术轨迹最优控制指令模型;提出了滚动关联粒子群算法并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战斗机的最优战术机动控制指令;通过仿真,对比了滚动关联粒子群与粒子群、混沌粒子群三种算法对最优控制指令模型求解的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反舰导弹末端机动对近程反导舰炮的突防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武器系统的射击误差,依据反舰导弹突防“密集阵”系统的对抗过程建立突防模型,并对比分析了速度突防和机动弹道突防的优劣,指出了反舰导弹末端机动对于提高突防概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飞机桶滚机动规避空空导弹攻击的作战背景,建立了导弹与飞机的空间交会模型。以导弹脱靶量、过载以及舵偏角速率为依据,对桶滚机动不同机动时机、周期下的规避效果以及规避原因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导弹脱靶量与机动时机的关联性较弱,可随着机动周期的增大而减小。当机动周期为 2~3 s时,导弹脱靶量较大,飞机规避效果较好。飞机桶滚机动规避导弹的原因不仅在于导弹交会过程中过载的增大,而且还在于导弹交会过程中舵偏角速率的增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虚拟目标概念和三维空间追逃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Lyapunov稳定性的扩展比例导引律。该导引律能同时满足脱靶量要求和末端落角要求,保证了大空域变轨弹道的各段弹道平滑衔接。利用该导引律引导反舰导弹实现了各种形式的大空域变轨弹道。采用大空域变轨弹道有利于提高反舰导弹的机动能力和突防能力。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基于Lyapunov稳定性的扩展比例导引律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Optimal guidance of extended trajectory shaping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To control missile's miss distance as well as terminal impact angle, by involving the timeto-go-nth power in the cost function, an extended optimal guidance law against a constant maneuvering target or a stationary target is proposed using the linear quadratic optimal control theory.An extended trajectory shaping guidance(ETSG) law is then proposed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missile-target relative velocity is constant and the line of sight angle is small. For a lag-free ETSG system, closed-form solutions for the missile's acceleration command are derived by the method of Schwartz inequality and linear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closed-form results. Normalized adjoint systems for miss distance and terminal impact angle error are presented independently for stationary targets and constant maneuvering targets, respectively. Detailed discussions about the terminal misses and impact angle errors induced by terminal impact angle constraint, initial heading error, seeker zero position errors and target maneuvering, are performed.  相似文献   

14.
曹光前 《飞行力学》2001,19(3):45-48
针对大配平角误差起始条件下导弹捕获高机动性目标问题,分析了一解非线性末制导运动,得到了稳定性充要条件,基于滑模态控制技术,综合了一种新型的梆-梆末制导律,它是一般非线性末制导运动方程的通解,相对于线性二次型解具有明显的优点:不需目标加速度和剩余时间信息;能够在各种起始大配平角误差条件下收敛。最后给出的仿真算例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该制导律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