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多机场系统终端区运行效率,保障航空器飞行安全,基于多机场系统多种资源限制约束,以降低总延误时间和风险值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机场系统终端区航班调度优化模型。考虑多机场系统资源竞争特性,设计了包含航班排序和跑道分配信息的双层编码遗传算法。同时,为避免不必要的资源闲置,降低航班在某节点拥堵的后续影响,每层编码中将航班细分为跑道、定位点两个关键节点阶段。运用双层编码遗传算法进行算例分析,与传统航班恢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求解算法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总延误时间和风险值的双重优化。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民航局开展了机场航班时刻容量评估试点工作,笔者有幸参与。通过与局方、一线运行管理人员、学者专家深入交流探讨,笔者深感建立完善容量评估管理体制的紧迫性。结合试点工作体会,面向我国民航"十二五"发展,本文就容量评估管理体制设计提出一些构想,仅供参考。一、航班时刻管理与容量评估航班时刻是指向某一航班提供或分配的在某一机场指定日期的到达或起飞时刻。航班时刻管理是民航"十一五"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公开透明的航班时刻分配、使用和监督制度。2007年民航局颁布实施《民航航  相似文献   

3.
<正>航班正常性管理是我国民航目前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探寻提高首都机场航班正常性的有效方法,2013年7月,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组织了对美国航班正常性的考察,与美国运输部(DOT)、联邦航空局(FAA)就航班正常性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考察了美国芝加哥机场、美国航空公司等单位,就航班正常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航班正常性监管手段、CDM系统的使用和大面积航班延误的处置等方面进行了交流。通过考察,我们认为美国航班正常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民航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首都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旅促会服务协调机制是全国首个机场旅客服务协调机制,虽然成立不久,但在首都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行业内也起到了积极示范效应。随着民航航班量逐年增加与空域资源限制这对矛盾的逐渐凸显,航班正常性及航班延误后的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大面积航班延误后越来越多的旅客违法维权事件不仅影响了民航运行的正常秩序,也成为了影响民航安全的潜在隐患。为此,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对大面积航班延误后的旅客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民航运输的快速发展,时隙资源日益紧缺,为了保证航班的正常飞机,提出了基于BDI(Beliefs-Desires-Intentions)Agent分布式时隙优化模型,并对厦门机场某一时间段内的时隙分配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大大减少航班的延误损失,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一、高度重视航班延误问题我们民航工作总方针三句话的第二句是“正常飞行”。努力提高处置航班延误的水平,对贯彻民航工作总方针,落实总局党委提出的民航工作总体要求,改善服务质量,实现民航发展良性循环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这个问题,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从民航发展难点看航班延误的客观性旅客乘坐飞机,图的是安全快捷舒适,如果航班不正常,这一点就没有保障。世界民航发展史表明,在航空欠  相似文献   

7.
简讯     
<正>春节期间民航运输旅客769万人次同比增长两成China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s 7.69 million passengers during Spring Festival2014年春节黄金周全国民航运行总体平稳。春节黄金周七天(1月31日—2月6日)民航共执行航班56 329班,同比增长15.1%;旅客运输量769.4万人次,同比增长19.8%;航班平均客座率66%,同比增长两个百分点。2月6日民航运送旅客超过126万人次,达到春节黄金周运输最高点。  相似文献   

8.
航班正常性管理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航空运输的正常性、减少航班延误、更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利益,近年来我国民航政府部门出台了一些加强航班正常性工作的相关法规。这些法规的出台使得航班正常性工作引起了社会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也正是由于公众越来越多、越来越热的关注,使得航空公司和相关协作单位更加重视减少航班延误工作。同时民航政府部门也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智地加强航班正常性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制定更加合理的规章政策以减少航班延误,在无法避免的航班延误后使消费者、航空公司和民航其他单位的利益平衡,并将延误成本降到最低。航班正常性管理的法律依据目前…  相似文献   

9.
张瑾 《江苏航空》2010,(1):12-14
<正>停机位分配是民航机场在航班运行保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核心工作,机位分配的快捷、准确直接影响到机场资源的调配、旅客的服务质量、航班保障工作效率等多个方面,随着机场的高速发展、航班量的大幅增加,将有限的资源高效地运转、在细微之处改善服务质量、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方便旅客,成为一个机位分配系统优劣的重要评价因素。  相似文献   

10.
航班延误一向是民航服务质量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公众媒体关注航空运输的热点话题,自从总局公布延误补偿指导意见后,更成为焦点。公众的关注仅仅集中在如何赔,赔多少的问题上。 但是对于行业内部的讨论,比补偿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影响航班运行的核心问题,更关键的是要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切实地去解决问题。本期,记者采访了航空公司及业内相关人士,对影响航班运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另外,约请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董念清副教授对欧盟即将实行的延误补偿规定做了介绍。在下一期中,我们将继续约请相关人士就航空公司如何科学管理航班,安排航班计划;空管部门如何优化空管资源;在航班延误的状态下旅客和员工的心理及应该如何正确应对等话题进行讨论。同时欢迎更多的业内人士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