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1月22日~26日,美国空军空间作战中心在科罗拉多州斯克里埃弗空军基地举行了代号为“斯克里埃弗-2001”的首次太空战演习。美国的这次演习以未来太空作战可能面临的情况为背景,动用了多种卫星系统。据一些参加演习的有关人员透露,演习中的“蓝方”代表美国,“红方”代表中国,而“褐方”则代表中国台湾省。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爱好和平国家的担忧和警惕。美国新政府刚刚上台不久,就举行太空战演习,究竟目的何在呢?  相似文献   

2.
夏禹 《卫星应用》2012,(4):75-78
北京时间2012年4月20—4月27日,美军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Nellis AFB)举行"施里弗-2012"(Schriever 2012)太空战演习。这是美国自2001年以来的第7次"施里弗"系列演习,是自2010年陆续发布新版《国家航天政策》、《国家安全空间战略》以及《国防战略指南》以来的首次"施里弗"演习,也是首次有北约正式参与的太空战演习。本次演习验证了美国近期军事航天战略转变的具体举措,检验了多国联合空间作战能力,对美国和北约军事航天力量组织和运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欧未来一段时期军事航天领域发  相似文献   

3.
“谁能控制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美军的太空作战演习首次将太空作为作战行动的主要场所,标志着美军太空战略正在发生巨大转变。演习的直接目的是检验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的作战指挥系统、航天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航天系统与地面系统的配合能力。更深层次的目的,则是 加强美军的太空战威慑能力,凭借其太空系统向美国的敌人发出微妙但却清晰的警告。本文分析了美国太空演习的种种情况,提出了建设航天作战实验室,以研究由空间军事开发而引起的太空作战理论、作战原则与战争形态嬗变性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2年空间系统攻防对抗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以后,国外(尤 其是美国)控制空间的策略已逐 步从反卫星为主演变为更全面的 空间系统攻防对抗。美国在 2002年9月公布的《美国国家 安全战略》中指出,保护卫星和 空间能力是确保美国向全球迅速 部署军事力量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立平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1):F003-F003
作为长期计划的一部分,为获取“空间优势”,美空军空间司令部于2004 年 9 月公布其新型的地基通信干扰系统(CCS)已具有初始作战能力(IOC),该系统专用于干扰敌方卫星通信(SATCOM)。2003年美空军转型飞行计划提出了保护己方重要空间资源并阻止敌方利用空间的需求。为此,列举了6个2010前近期部署的系统,其中之一就是地基通信干扰系统(CCS)。其余5个系统是反监视和侦察系统(CSRC),快速攻击识别与报告系统( RAIDRS),Signal Integrated Space Picture,天基空间监视系统(SBSSS)和Space Control Range。CCS从初始概念研究到200…  相似文献   

6.
2001年,西南空管局从澳大利亚引进了一套空管自动化系统——“欧洲猫”2000(EURoCAT2000)空管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欧洲猫”),安装在成都双流机场。成都原来使用的是东芝(TOSHIBA)雷达数据处理系统(以下简称东芝)。新旧两套设备的维护方式和手段有着很大的区别。而京、沪、穗三大管制中心采用了同一厂家的“欧洲猫”空管自动化系统设备,使设备维护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东芝系统为代表的设备维护有了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航天电子对抗》2010,(4):53-53
2010年5月7日至5月27日,美空军太空司令部在内华达州的内里斯空军基地,进行了第6次太空演习,代号“施里弗-6”。演习的假想作战时间设在2022年,具体科目和前5次一样,保持高度机密。关于此次演习,美国军方对外仅说了3个重要目的:1)研究太空空间和网络空间的“替代概念、能力和力量态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回顾了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当前的遥测、遥控和高级在轨系统(AOS)建议的结构,然后讨论了CCSDS重新构造的空间数据系统建议的结构,分析了重构建议的主要特点以及和先前建议体系的不同之处,详细介绍了空间包协议和空间数据链路协议。最后,举出重构建议与其它协议在端-端的空间数据系统中运用的两例。  相似文献   

9.
美军第三次太空战演习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俊 《中国航天》2005,(8):17-19
2005年美军举行第三次太空战演习 美军航天司令部于2005年2月4日至11日在内华达州西部的纳利斯空军基地举行了代号“施里弗”3的第三次太空战演习。这次演习虽然被命名为“施里弗”3,但与第一次“施里弗”2001和第二次“施里弗”2太空战演习的地点不同,“施里弗“2001和“施里弗”2演习的地点是在科罗拉多州东部的施里弗空军基地。  相似文献   

10.
《火箭推进》2005,31(2):36-36
欧洲新火箭“维加”(Vega)距离首次发射还有不足三年时间,项目的初始阶段已经结束,目前从图纸阶段迈向建造、试验系统和发动机的火箭建造阶段。  相似文献   

11.
美国预警卫星探测器及其相关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钟建业  魏雯 《中国航天》2005,(6):22-27,30
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从“导弹探测预警卫星”(MIDAS)、“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S),到“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群,迄今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美国使用的预警卫星系统是第三代“国防支援计划”预警卫星系统。该系统于1989年开始发射,预计到2010年左右退役。目前“国防支援计划”星座由4颗工作星和1颗备份星组成。  相似文献   

12.
新航行系统方案由通信、导航、监视和ATM组成,是以数据综合处理和规程管理运行为主,使硬件设施的高性能和空中交通管理的指导性、灵活性相结合,实现一致的全球一体化的系统。而且,在未来的发展空间里,新航行系统提供了一个滚动式发展的平台。增加的所需总系统性能概念(RTSP),把战略思想从设备的选择转到制定所需总系统性能标准。  相似文献   

13.
系统仿真及其在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俊 《上海航天》1998,15(6):53-59
阐述了仿真、仿真模型和仿真系统的应用特点和关键技术,并以战术导弹为例探讨了系统仿真在武器系统研制、试验和降低成本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国外80年代以来发展的分布交互式仿真(DIS)系统,它们既包括虚拟仿真,也可将真实仿真和构造仿真接入仿真系统,使仿真的范围大为扩展。DIS技术构建的人工合成环境,是一个多武器平台的网络式综合仿真系统,具备人机交互功能,可进行武器研究和大系统虚拟对抗演习等;最后,提出了研究和发展我国防空武器仿真系统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1月(1)波音公司同意收购卫星制造商休斯空间与通信公司,收购费37.5亿美元。这笔交易在11月完成,波音公司购入该公司后组建了波音空间系统公司。(2)全球星公司开通移动卫星电话业务。2月(1)10日,日本的M-5火箭在鹿儿岛航天中心发射本国的天文-EX射线卫星时失败,卫星坠毁。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认为火箭的第一级发生故障,导致火箭出现姿态问题,而火箭的第二和第三级没有能力对错误进行修正,卫星最终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而是进入了距地面仅80公里的空间。这次失败使日本的航天计划又一次遭受沉重打击。(2)12日,亚洲蜂窝卫星公司的盖路达…  相似文献   

15.
NMD中导弹预警卫星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核心——导弹预警卫星系统自1959年以来的发展和未来趋势,详细阐述了国防支援计划(DSP)与天基红外预警卫星系统(SBIRS)的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美国国家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中导弹预警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复合轴系统通过粗瞄结构和精瞄机构配合,解决了空间光通信大角度和高精度跟踪之间的矛盾,是实现高速率空间光通信的重要手段。但是粗瞄和精瞄配合工作也给复合轴系统带来了复杂的解耦问题,使整个系统的鲁棒性降低,在跟踪速率变化较快的目标时,容易出现振荡,甚至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以复合轴系统为研究基础,通过伯德图对系统的跟踪带宽、精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解耦过程是影响复合轴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基于跟踪微分器的线性自抗扰复合轴控制解耦方案,在保证系统精度的情况下,抑制系统在解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振荡发散现象。在卫星轨道模拟平台上进行复合轴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在最大角加速度0.32°/s2的轨道运动和最大角加速度2.26°/s2的微振动情况下,改进复合轴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系统跟踪的稳定性,最终跟踪精度优于1 μrad(3σ)。  相似文献   

17.
黄英 《航天》2012,(2):54-54
日本航空自卫队(JASDF)在2011年度军事演习中完成了爱国者-3系统的测试,该系统是由雷锡恩公司研发的。演习包括爱国者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在战术任务安排下进行目标交战和成功试射。  相似文献   

18.
空间系统在"盟军行动"中的作用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分析了北约“盟军行动”中空间系统的使用状况和主要特点,探讨了空间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对发展我国的空间系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16,(3):101-108
模块化可重构空间系统由多个外形尺寸相同的模块组成,具有组织方式灵活、维修操作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可有效提高空间系统的可维修性,降低空间系统建设成本,满足空间应用的多任务需求。文章对国外模块化可重构空间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如日本"可重构空间系统"(RSS)、应用"超级机器人"(SuperBot)和应用卫星模块(Satlet)的美国模块化可重构空间系统。针对我国模块化可重构空间系统的发展,建议首先发展模块化异构系统,采用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袁俊 《中国航天》2004,(3):42-44
太空战这种新的战争形态,将在21世纪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在21世纪能否拥有太空这个战略制高点,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标志。为了凭借强大的太空军事优势,实现称霸太空、攻击全球的战略目标,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于2001年1月22日至26日,在科罗拉多州以东的施里弗空军空间作战中心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代号为“施里弗-2001”的首次太空战演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