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尖端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的不断发展,微小型车铣加工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切削加工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军民制造领域。为获得微小型正交车铣加工参数引起的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以高效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正交车铣轴类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为研究对象,采用三水平五因素正交实验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重点研究了车铣加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车铣加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数值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相同刀具下正交车铣加工轴类零件,其工件尺寸、车削主轴转速、工件进给量、铣削主轴转速和切削深度依次从大到小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质量,可指导高效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的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2.
融合机床精度与工艺参数的铣削误差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熊青春  王家序  周青华 《航空学报》2018,39(8):421713-421713
为弥补现有五轴联动数控铣床加工飞机结构件的加工精度评估系统的不足,提出利用机床精度检测数据和零件特征及其工艺参数来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飞机结构件加工误差预测模型。通过完成训练的网络权值分布,计算出各输入指标对最后评估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实例分析检验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经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得到的结果和样本零件的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数据基本吻合,选取的评价指标具有有效性。该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融合机床精度检测数据和零件特征及其加工工艺参数,对飞机结构件的铣削加工误差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对航空航天大直径薄壁环形零件,传统的线切割机床需要配备专用工装满足零件的等分或不等分及与发动机轴线的倾斜角度,不利于研制零件快速反应与低成本要求。据此,分析了多轴联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这类零件的可行性,并从机床结构、硬件、软件及编制程序等方面提出了方案。经加工验证,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薄壁零件切分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可见,用多轴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这类零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数控线切割机床自一九七○年生产以来,发展很快,应用广泛,已经成为工业部门一种重要的工艺装备,在制作模具和加工精密零件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随着数控线切割机床的迅速发展,应用范围的扩大,加工零件几何形状的复杂程度和加工难度的增加,程编工作已成为用好这类机床及其充分发挥其效能的重大问题之一。程序编写不出来,或者时间跟不上,就会使机床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致出现停机和无法加工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介绍和分析了柔性制造系统对其加工对象和所用机床的各项技术性要求。提出一种通过计算机进行零件/机床选择的方法和步骤。同时还介绍了已经在Apollo工作站上开发完成的零件/机床选择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6.
薄壁零件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重量比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但由于刚度低,薄壁件加工时受切削力与夹紧力的影响易产生变形,从而导致较大的加工误差.采用预测力致误差的解析解和有限元等方法难以应对复杂的加工工况.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误差补偿方法,可预测并补偿3大主要误差源:几何误差、热误差和力致误差.首先,对机床...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Breton公司(布莱顿)作为龙门五轴机床制造商,可以为航空零件加工领域提供一套完整的产品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航空领域对不同尺寸、形状和材料的精密零件有不同的加工要求,这就需要有不同的加工技术和加工机床.  相似文献   

8.
<正>数控机床在线测量技术是加工测量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扩展数控机床的功能,有效地提高现有机床的使用价值,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随着航空、航天以及汽车等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高精度、复杂大型零件的加工与精度评价成为业内关注的突出问题,通常这类工件产品需经过多次的加工—测量—修整,才能满足设计要求。数控机床作为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制造装备在制造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正朝着高精度、高效率、开放化、智能化、复合化的方向发展。复合化的目标是尽可  相似文献   

9.
豪克能PT金属加工技术是复合能量加工技术,基于该技术的豪克能PT超极+机床创新地实现了金属零件的镜面加工与表面改性于一体.一次加工即可使零件表面粗糙度达到镜面级别、疲劳寿命提高几十倍,同时还提高了零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密封性,零件表层的晶粒还能得以细化.作为机床发展里程碑式的第三代机床,豪克能PT超极+机床实现了工件成形加工→表面完整性加工→表面改性的一站式加工模式,它将开启豪克能PT金属加工的新时代,在抗疲劳制造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机床制造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制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潜力。机床工具部门的进一步发展与机械制造工艺的新的发展趋势有关,其主要特点如下:1.发明和推广先进的工艺方法,使毛坯大大接近于待加工零件的形状和尺寸。2.无论用切削法还是用其他加工法(如可塑性变形法,电物理法和电化学法等),  相似文献   

11.
山特维克可乐满当前,对小的精密车削零件的要求正变得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我们在不断研发新的刀具,以提高加工性能。我们现在可以提供范围广泛的用于瑞士纵切机床(加工零件的最大尺寸为32mm)的切断刀具解决方案,它们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并可对安全而可预测的切削工艺产生很大的影响。检查切削工况很重要,棒材直径和零件公差对所选刀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戴华 《洪都科技》1991,(1):44-46
把工艺相似的零件归拼成族,并把这样的零件族按成组加工进行成批生产,可以缩短机床重新调整的时间。但是,改进机床在小批量生产中的利用问题在推广成组加工后仍然是一个现实问题。 选择零件族进行成批生产的最佳顺序可以进一步缩短辅助时间。本文介绍了最佳顺序与六角车床加工的有关经验。 当加工一批零件转到另一批零件时,六角车床的重新调整时间平均为20~60分钟。  相似文献   

13.
电解车削是电化学加工扩大应用的一种工艺方法,用于加工多种高难加工的回转形零件,例如航空发动机的细长轴、薄壁盘、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盘、环等零组件。七十年代,因新机试制需要,我们在摸索性试验基础上,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台大容量的立式电解车床。加工压气机薄壁盘、涡轮盘和涡轮承力环等零件。机床容量为15000安培,24伏,工件最大允许尺寸为φ1000×300(高)毫米。实践证明,此机床的研制是比较成功的,其上的一些专用装置(引电系统、绝缘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零件结构和加工工艺的日益复杂及数控机床加工速度、精度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数控机床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特别是航空、航天、军工等制造业必不可少的加工设备,而以提高数控加工效率和自动化水平为目标的多轴复合加工机床又已经成为机床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IngersollPowerMillTM系列机床为卧式、具有高加速度和大功率的铣床,机床设计集中了所有先进机床的优点,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能加工的零件涵盖了钛合金和铝合金零件  相似文献   

16.
郭小冬 《惯导与仪表》1998,(3):42-46,21
侧重从机床,夹具,编程等方面,介绍五面加工中心在惯测组合的主要结构件-本体加工中的应用,突出了此类机床加工多面体零件的高效率,以及实现零件一次装夹大面加工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7.
所谓“实用精度检验”,是以使用中的机床为对象,通过简便而快速的检验,达到以下目的: 1.确实掌握机床主要精度的实际情况,对能否保证所加工零件的精度做到心中有数; 2.及时发现机床存在的故障,分析其原因,及时排除,避免进一步恶化; 3.结合所加工零件的质量问题,分析是否由于机床精度不好所引起。  相似文献   

18.
达索公司为加工“阵风”零件购置新设备法国达索飞机公司投资2000万法郎向法国Forest-line机床公司购买了3台新型机床,以便供加工”阵风”战斗机零件使用。这些机床均安装在该公司的比亚里茨工厂。所购置的3台机床是:1.牌号为Num.1060的复合...  相似文献   

19.
成组加工是一种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点的加工方式。国外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就开始推行,我国电气仪表、纺织机械、机床与飞机制造方面也曾不同程度地试行过。近几年来又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成组加工零件分类的研究方面发展得更快。目前国外零件分类法将近有二十种,其中用于成组加工的就有三级分类法的苏联的米特洛范诺夫分类法和鲍尔瓦托夫分类法;属多级分类法的苏联的分类法,西德的奥匹兹分类法和ZAFO分类法,英国的布雷斯分类法,捷克的  相似文献   

20.
机床加工性能和刀具切削性能的发展使得薄壁件的高效率和高精密加工成为可能,也使得薄壁件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薄壁零件结构复杂、刚度低,在铣削过程中易发生变形,因此精准预测与控制薄壁件的加工变形是机加工领域亟需解决的工艺难题。通过对薄壁件分类以及加工工艺分析,归纳总结引起薄壁件加工变形的因素,对加工变形影响最为关键的铣削力计算模型进行简述;结合国内外薄壁件变形预测与控制方法的研究,以弹塑性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薄壁件加工变形进行预测,通过加工工艺优化、辅助支撑技术、高速切削技术和数控补偿技术等方法对薄壁件加工过程的变形量进行控制;基于数据驱动数字孪生体的更新迭代,实现薄壁件实际加工过程的孪生及薄壁件变形预测与控制,构建了以数字孪生为平台的薄壁件加工变形预测与控制理论框架;最后对数字孪生在薄壁件加工变形预测及控制的发展与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